眾所周知,持續(xù)高熱量的飲食,攝入過多的熱量,會致使多余的熱量在體內(nèi)堆積,形成過多的脂肪和膽固醇,給機體造成負擔,導致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和痛風等疾病,所以選擇低熱量的飲食,控制總熱量的攝入是有必要的。
極端地控制熱量攝入的方法是不科學的,因為人體必須達到生理上的最少熱量需求,才能安全而有效地運轉(zhuǎn)。這個熱量的數(shù)值根據(jù)每個人的年齡、體重、活動狀況等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如果攝入不足,就可能會出現(xiàn)心動過緩或心動過速、胸悶、胃痙攣等癥狀。
最好的方法是依據(jù)膳食平衡寶塔選擇食物種類,根據(jù)自身狀況來確定每日最低熱量需求,把每天的食物熱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這樣既保證了最低的熱量需求,又能有效地控制熱量的攝入(膳食寶塔圖參見本書P3)。
以一位白領女性為例,根據(jù)她的身體情況和每天消耗,得出她每天大概需要2000千卡熱量。營養(yǎng)學家建議,其中60%的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30%的熱量來自脂肪,10%的熱量來自蛋白質(zhì),這樣的熱量攝入結構才是比較合理的。
已知每克碳水化合物約可轉(zhuǎn)化出4千卡熱量,每克脂肪約可轉(zhuǎn)化出9千卡熱量,每克蛋白質(zhì)約可轉(zhuǎn)化出4千卡熱量。所以這位女性每天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zhì)的重量如下:
碳水化合物:2000千卡×60%÷4千卡/克=300克
脂肪:2000千卡×30%÷9千卡/克=66.7克
蛋白質(zhì):2000千卡×10%÷4千卡/克=50克
根據(jù)上面的計算方法,可以推算出以下幾類人每天大致的熱量需求量、熱量來源和他的膳食結構。
每天需2400千卡熱量
50%~60%的碳水化合物
30%~35%的脂肪
15%~20%的蛋白質(zhì)
每天需2300千卡熱量
50%~65%的碳水化合物
25%~30%的脂肪
12%~18%的蛋白質(zhì)
每天需1800千卡熱量
50%~60%的碳水化合物
20%~25%的脂肪
12%~16%的蛋白質(zhì)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