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用低堿水泥,降低混凝土細孔溶液的堿度
水泥的含堿量是影響堿集料反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很多國家為了防止堿集料反應都對水泥含堿量做了規(guī)定。一般規(guī)定含堿量小于0.6%的為低堿水泥,含堿量為0.6%~0.8%的為中堿水泥,含堿量大于0.8%的為高堿水泥。
應該指出,水泥的含堿量主要取決于其原材料的礦物成分。即使同一工廠、不同時間生產的水泥,堿度也不相同。因此,當發(fā)現(xiàn)集料中含有能引起堿集料反應的成分時,就應對所使用的水泥堿度嚴格檢查,并加以控制。
2.摻用粉煤灰等摻合料降低混凝土的堿性
摻用粉煤灰、礦渣、硅灰等摻合料都能降低混凝土的堿性,從而控制堿集料反應。特別是當水泥含堿量高于允許限值時更應摻加粉煤灰等摻合料,例如摻入水泥質量5%~10%的硅灰即可有效地控制堿集料反應及由此引起的混凝土的膨脹與損壞。摻入水泥質量20%~25%的粉煤灰也可取得同樣的效果。
應該指出,在混凝土中摻加粉煤灰摻合料必須防止鋼筋銹蝕,為此除應注意檢驗粉煤灰的質量外,還應選用超量取代法,以保證摻粉煤灰混凝土等強、等稠度。摻硅灰的混凝土必須同時摻入高效減水劑,以免因硅灰顆粒過細引起混凝土需水量的增加。
3.盡量不用可能引起堿集料反應的集料
集料的活性及礦物成分也是混凝土產生堿集料反應的重要因素。為防止堿集料反應,應對集料的這一特性加以控制,特別是重點工程,更應注意選用無反應活性的集料。很多國家在混凝土集料試驗方法標準中都專門規(guī)定了堿集料反應的檢驗方法。我國《水工混凝土試驗規(guī)程》(DL/T 5150—2001)也對此做了明確規(guī)定。
如果對集料無選擇余地,則應采取在混凝土中摻用部分多孔輕集料或加入引氣劑以減少堿集料反應的膨脹量。
4.改善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及使用條件
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防止其因振搗不實產生的蜂窩麻面以及因養(yǎng)護不當引起的干縮裂縫、溫度裂縫等,能起到防止堿集料反應的作用。
從使用條件方面來看,應盡量使混凝土結構處于干燥狀態(tài),特別是防止經(jīng)常受干濕交替作用,也能防止其發(fā)生堿集料反應引起的損壞。必要時還可采用防水或憎水涂層,或施加裝飾層,如地下?lián)跬翂盎炷镣鈮Φ?,做好飾面層即能防止混凝土受外界雨水等作用?/p>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