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常有的人際關系問題
5.中學生常有的人際關系問題
據(jù)我在北京市中學的心理測試與調(diào)查結果,目前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學習壓力過大,一類是人際關系緊張。
中學生的自我意識開始有了較大的發(fā)展,無論是自我意識、自我控制都比小學生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逐漸擺脫對父母的依賴,發(fā)展自己的獨立性。他們不像小學生那樣很多事情依賴父母,他們以為自己已不是小孩了,因此父母管得過多,感覺對自己是一種束縛。父母對他們說得過多,囑咐得過多,他們就不耐煩,認為父母太啰唆了,甚至產(chǎn)生反感或逆反心理,你說東他偏說西,你叫他這樣做,他偏那樣做,甚至與父母頂嘴、爭吵,造成與父母關系緊張、不和。
中學生同父母關系緊張對他們的學習、身心健康都有消極的影響。由于與父母關系緊張,往往失去父母對他們學習上、生活上的正確指導。缺少父母感情的溫暖,對他們的心理健康也有不良的作用。
某中學的一位中學生邱某某,上小學時與父母關系很好,處處依賴父母,也很聽話。上了初中之后,常常不聽父母正確的勸告與指導,一次他使用日本制造的錄音機,所用的電壓是110伏,在中國使用必須通過變壓器才能用,他硬是不聽父母的勸告,非直接插在220伏的電壓上試試不可,當然一插就把機器燒壞了。他不但不承認自己的過失,反而無理狡辯,態(tài)度蠻橫,氣得他父母從此不理他了。由于他在家里沒人與他多說話,性格上也逐漸變得沉默寡言,產(chǎn)生了苦悶感與孤獨感。
中學生一方面逐漸擺脫對家長的依賴,另一方面在學習生活中廣交朋友,由于他們?nèi)狈ι罱?jīng)驗,對朋友的鑒別力比較差,因此往往在交朋友的問題上出現(xiàn)失誤。
一位中學生原來很老實、很實在、很誠懇,上了初中后,班里的一位同學與他經(jīng)常接觸,并且把他帶到外校的一個同學家里去。那個同學父母都出國了,就他一個人生活,有時他的姑姑來關照關照。這三個中學生放學后經(jīng)常在他家里吸煙、喝酒、玩游戲機,逐漸這個學生學習成績也下降了,變得油嘴滑舌,對父母謊話連篇,性情也變得粗暴。
因此,學校要開展心理咨詢,通過心理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發(fā)展他們優(yōu)美的、健全的人格,及時克服在他們身上出現(xiàn)的人際關系敏感、緊張。
目前中學生的人際關系情況如何呢?
現(xiàn)將我對北京市7000余名中學生所做的人際關系的測試結果報告如下:
感到人們對我不友好、不喜歡我:在7065人中,無者占51.9%,輕度者占32.3%,中度者占10.1%,偏重者占3.5%,嚴重者占2.2%;
當別人看著我或談論我時感到不自在:在7063人中,無者占29.3%,輕度者占35.6%,中度者占18.2%,偏重者占10.7%,嚴重者占6.2%;
感到別人不理解我、不同情我:在7065人中,無者占46.3%,輕度者占31.7%,中度者占12.3%,偏重者占5.9%,嚴重者占3.8v;
感情容易受到別人的傷害:在7050人中,無者占48.2%,輕度者占27.4%,中度者占11.9%,偏重者占7.3%,嚴重者占5.0%;
同異性在一起感到害羞不自在:在7041人中,無者占50.5%,輕度者占29.0%,中度者占10.9%,偏重者占5.6%,嚴重者占3.8%;
要求別人十全十美:在7035人中,無者占67.9%,輕度者占20.1%,中度者占7.0%,偏重者占2.8%,嚴重者占1.9%。
我隨機拿出一個初一班級的測試報告,該班44人,其中有17人屬于輕度人際關系問題,占38.6%。
學校心理咨詢發(fā)揮了作用,學生的人際關系就會得到相應的改善,從而對發(fā)展學生的健全人格,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都會發(fā)揮一定的作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