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電腦“綁架”孩子的交際
別讓電腦“綁架”孩子的交際
電腦是時代進步的標志,是科技發(fā)展的產(chǎn)物,在當代信息如此發(fā)達的時代,幾乎每個人都離不開電腦。可是對于孩子來說,有時候電腦也會影響他的交際能力。這是一個發(fā)生在甘肅蘭州一個普通家庭中的真實故事。那一年,我和同事去蘭州做調(diào)研,機緣巧合地遇到了這位家長,聽說我們是做孩子交際能力調(diào)研的,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向我們講述了他們家孩子的事情。
一、迷戀電腦,讓貝貝患上“社交恐懼癥”
這位家長姓高,我們暫且稱他為高先生吧。我們和高先生是在火車上認識的,那天我們在西安的調(diào)研剛剛結(jié)束,坐上了開往蘭州的火車,準備對西北地區(qū)孩子的交際能力進行考察。由于從西安到蘭州坐火車需要9個多小時,所以我們買的是臥鋪車廂。正好,高先生和我們在一個車廂,上車后也沒有什么事情可做,所以就閑聊了起來。
高先生是做電腦生意的,今年48歲,土生土長的蘭州人。聽到高先生是蘭州人,這勾起了我很大的興趣,因為他剛好符合我們調(diào)研的對象,心想,不如就隨便聊聊吧。而高先生一聽我們是老師,去蘭州做“孩子交際能力”的調(diào)研,頓時像打了雞血似的,也來了精神,這倒讓我們很是意外。
首先,高先生拉開自己的公文包,從一個錢包里面取出了兩張相片,問我們:“你們看這兩張相片有什么區(qū)別?”
同事拿過相片看了看說:“這是同一個人啊,只是年代不同而已嘛!”
我拿過照片看,確實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拍的照片,也許是職業(yè)病的問題,我仔細看了看說:“這一張早一點的照片看起來不是很精神,眼神有點游離,也有點頹廢。而這一張照片精神了很多,眼睛也有神了很多,怎么看著這么像你,這不會是您兒子吧?”
高先生微笑著說:“眼睛真毒!這的確是我兒子,不過差點讓我害了。”
我和同事更加好奇,接著追問是怎么回事。
高先生說,他和妻子是做電腦生意的時候認識的,結(jié)婚后就和妻子一起做電腦生意,后來有了兒子高貝貝。因為我們的工作都跟電腦有關(guān),所以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電腦,而且學得相當快。不知不覺中,貝貝在3歲的時候,就能夠自己打開電腦;在4歲的時候,就能夠自己點擊觀看動畫片、聽兒歌了;在5、6歲的時候,貝貝就學會了上網(wǎng),在網(wǎng)上轉(zhuǎn)悠,甚至有時候還會自己去搜集一些感興趣的信息。當時,剛開始我和老婆非常高興,看到孩子沒人教的情況學會了電腦,覺得貝貝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以后一定會大有前途。
同事聽了很是驚奇,說道:“孩子這么小就學會玩電腦了,真了不起,這孩子以后不得了!”
高先生繼續(xù)告訴我們,起初他們也是這樣認為的,夫妻倆因此而感到非常自豪,但是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貝貝越來越不對勁了,有一次高先生早上出門的時候孩子在玩電腦,到高先生下午回來的時候還在玩電腦。高先生問了妻子后才知道,孩子整整玩了一天。后來有幾次,妻子做好飯叫兒子吃飯,因為玩電腦,貝貝都不答應(yīng),而且一離開電腦,目光就會變得呆滯,無精打采的,就是我們看到較早的照片。
接著高先生和妻子發(fā)現(xiàn),孩子溝通出現(xiàn)了障礙,說話容易結(jié)巴,而且害怕見陌生人,每次家里來客人,都會躲在自己的屋里玩電腦。后來孩子上了小學,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告訴高先生,貝貝在學校整天低著頭,不愿與同學們交流,也不和老師說話;班上舉行集體活動的時候,也不主動參加,甚至會有意躲開。這時,高先生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馬上帶孩子去醫(yī)院咨詢了心理醫(yī)生,醫(yī)生說這是長期坐在電腦旁,缺乏與人溝通而造成的,貝貝得了輕度“社交恐懼癥”。
高先生說到這兒的時候,我從他的表情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的心有余悸。其實,在當代,類似于貝貝這樣的孩子已經(jīng)越來越多,因為過度迷戀電腦,造成了交際能力低下甚至性格上的缺陷。我們老師及父母必須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當然,對于這類孩子,并不是說他的交際能力就已經(jīng)受到了限制,只要我們通過正確的方法引導(dǎo),孩子照樣可以擁有較強的交際能力,比如高先生的兒子。下面我們就來聽聽高先生是如何引導(dǎo)培養(yǎng)貝貝的交際能力的。
二、正確引導(dǎo),貝貝交際能力提升記
聽到高先生的孩子因為迷戀電腦而導(dǎo)致交際能力低下,我和同事都非常好奇,因為我們看到孩子后來拍的照片顯得很開朗,顯然交際已經(jīng)沒有了問題。所以我們很想知道貝貝最后是怎么改變的。
我急切地問道:“從照片上看,孩子現(xiàn)在挺開朗,交際應(yīng)該沒有問題,不知道高先生是怎么教育的?”
高先生看我們都顯得很有興致,他告訴我們,孩子出現(xiàn)這種情況后,他和妻子都非常著急,于是就把家里的電腦搬到了公司,但是他們發(fā)現(xiàn),越是不讓孩子玩電腦,孩子越是想盡辦法去玩,一放學就往網(wǎng)吧里面跑。
最后他和妻子想了一個辦法,首先,他特意抽出一些時間帶著孩子去外邊玩,比如帶著孩子打球,去附近的旅游景點,讓孩子多看看大自然,有時候還會故意讓孩子去小賣部買一些東西;在周末的時候約上貝貝叔叔家的孩子,開車帶他們一起去農(nóng)村老家玩,讓他們在田野里狂奔、打鬧。
“孩子會聽你的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打鬧嗎?”我同事隨即問道。
高先生說,剛開始的時候貝貝不是很愿意,但是時間長了貝貝就和叔叔家的幾個孩子玩在一起了,孩子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聽到這里,我不得不佩服高先生是一位優(yōu)秀的父親,在孩子孤獨出現(xiàn)交際問題的時候,能夠洞察到孩子的心理,帶著孩子去咨詢心理醫(yī)生,并專門抽出時間培養(yǎng)孩子的交際能力。也許你會說,這本來就是作為父親該做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現(xiàn)這種情況后往往不能夠第一時間認識到,總以為這是孩子貪玩,過一段時間就好了。殊不知,正是這樣,才耽誤了孩子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時機。
我對高先生的做法表示了由衷的敬佩,但高先生還告訴我們,為了改善貝貝的交際能力,他做的還不止這些。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有時候他出去會見客戶吃飯的時候還會帶著貝貝,因為貝貝本身的電腦知識就比較強。當客戶問及高先生一些電腦問題的時候,他就故意讓貝貝幫他解答??蛻袈犃酥?,往往都會贊揚貝貝的聰明。這樣,貝貝變得越來越自信,有時候還會主動與客戶進行流利的溝通。
顯然,這個時候,高先生的做法是在引導(dǎo)和培養(yǎng)貝貝的社會交際,這也是“階梯”交際培養(yǎng)中“轉(zhuǎn)型”的意義所在:讓孩子慢慢地融入社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孩子社交能力。
隨后,高先生向我們說了很多他培養(yǎng)孩子的做法,比如家里來客人的時候,刻意地讓貝貝接待客人,陪客人一起交談等。在學校組織的一些集體活動中,他每次都鼓勵貝貝去參加,比如學校的足球賽、演講比賽。高先生還讓貝貝主動邀請一些班里的朋友來家里玩,并給予他們自由的空間。而且他還給貝貝重新買了一臺電腦,但是貝貝并沒有像往常一樣迷戀電腦,他不再沉迷網(wǎng)絡(luò),性格也變得開朗了很多。
高先生家貝貝的故事講完了。之所以要說這件事情,是因為我覺得現(xiàn)在有太多的孩子迷戀電腦,并因此而變得性格內(nèi)向、孤僻,不善于交際,甚至表達能力都出現(xiàn)了問題。有些家長將孩子送到一些所謂的“戒網(wǎng)癮所”這樣的機構(gòu),這對孩子來說其實也是一種傷害。
如果孩子沒有迷戀電腦的問題,那么我們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預(yù)防;如果孩子已經(jīng)有這樣一些問題,作為父母以及我們老師也不要太過于擔心,通過正確的方法引導(dǎo),完全可以讓孩子變得開朗,交際能力也不會遜于其他孩子。高先生家的孩子貝貝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