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jié) 眼疾手快,當斷則斷
古語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機遇本身具有強烈的時間性,錯過了時機,就不可能再次光臨。要想把握機遇,不但要認識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而且要有主動出擊把握機遇的眼光。同樣的機遇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時,每個人的反應是不太一樣的,也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抓住機遇的。
在溫州人眼里,時間就是機遇,時間就是金錢。浙江商人朱張金說過,商機稍縱即逝,如果等每個人都認同的話,太晚了!心動不如行動,想到一個點子,就趕緊去做。如果你猶豫一下,這個點子就沒有市場價值了。
當別人還沒有市場意識的時候,溫州人已經(jīng)在各地的市場上奮力打拼了。盡管那時候他們經(jīng)營的是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小五金、鞋子、服裝等商品。但是,當其他人開始進入市場時,他們卻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資本和市場經(jīng)驗,能夠迅速地識別市場的變化,抓住新的市場需求,快速出擊,獲取更多的財富。
很多溫州人都是把握商機的典范。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年秋天,到上海出差的溫州樂清五金機械廠朱廠長吃完晚飯后,就出去逛街了,在他看來,逛街就是一種“跑信息”或者“撿鈔票”。
朱老板來到延安東路,剛一拐彎,他就看到一家食品店門口排著長長的一隊人,原來,那里正在賣糖炒栗子。
朱老板仔細地觀察這些人,他發(fā)現(xiàn)那些急于嘗鮮的顧客在買了糖炒栗子后,著急地剝著吃,但是卻把栗子剝得四分五裂。
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一定有財神爺在微笑。“能不能搞個剝栗器呢?”一個想法出現(xiàn)在朱老板的腦海里。
朱老板立即畫出了剝栗器的草圖,用鍍鋅鐵皮作材料,每只成本只要0.15元,出廠價只要0.30元。
接著,他推開了商店經(jīng)理室的大門。經(jīng)理說:“這種產(chǎn)品顧客肯定歡迎,不過,上市要越早越好,最好在兩個月內(nèi)就上市。”
朱老板笑了笑:“我一星期后就送貨上門?!?/p>
經(jīng)理有點疑惑地問:“產(chǎn)品審批、核價什么的,沒兩個月怎么行呢?”
朱老板笑而不答。
當天晚上,朱老板將剝栗器的草圖傳真到了溫州的工廠,工人立即開始制作模具,兩小時后,模具生產(chǎn)出來了,沖床開始制作產(chǎn)品。
3天后,一卡車的剝栗器運到了上海。朱老板把產(chǎn)品推銷給了每一位糖炒栗子攤主??粗约旱漠a(chǎn)品很快銷售一空,朱老板得意地說:“這一批類似于汽水瓶蓋的剝栗器至少創(chuàng)造了4萬元利潤。”
眼光要準,出手要快,這是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的技巧。出手要快,不僅意味著及時出擊,也要及時調(diào)頭,在市場還沒有開始出現(xiàn)變化的時候,及時調(diào)轉(zhuǎn)方向,適時進退,能進能出,占據(jù)市場的前沿。
英國大哲學家培根曾經(jīng)說過:“最好把一切大事的起始交給百眼的阿加斯,而把終結交給百手的布瑞阿瑞歐斯!”培根的意思是,讓百眼巨人阿加斯來關注機會,敏銳地識別機遇,尋找適合的機遇;而抓住機遇的任務就交給百手巨人布瑞阿瑞歐斯,以便能準確地利用機遇,迅速地得到機遇。溫州人很好地理解并做到了這點。
溫州人常常會用這樣例子教育子女:當一只貓看到一只老鼠的時候,它會先靜靜地趴下,仔細地觀察老鼠的動靜,當它確認老鼠的行蹤后,貓會先輕輕地邁出幾小步,看看老鼠有什么反應。當貓確認自己有把握捉住老鼠的時候,它才會以最快的速度猛撲上去。其實溫州人就是這種貓。
溫州人家訓:在信息社會,眼光一定要敏銳,出手一定要快,在別人未進的時候進,在別人跟著進的時候退出。所謂快魚吃慢魚,如果你總是猶豫不決,等待更成熟的時機,那么,別人已經(jīng)捷足先登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