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滿神鼓的藝術造型,在薩滿文化藝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數(shù)千年來,薩滿教的民族,創(chuàng)造了極豐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學價值的繪畫、圖案、雕刻等造型藝術。在薩滿教的祭祀中有著更加神圣性和神秘的象征性。神鼓的象征意義有多種,其中本義象征著廣闊無垠的宇宙。在近世薩滿教觀念中,神鼓和鼓槌主要象征著薩滿與超自然力量溝通時的交通工具。當薩滿的靈魂游動于地面或入地時,神鼓是薩滿乘騎的馬和鹿,鼓槌則是鞭子;在江河上,神鼓是舟,鼓槌是槳;翔天時,神鼓是薩滿借以升天的鳥。在北方少數(shù)民族中都有薩滿乘坐的神鼓翔天入地的神話傳說。
在薩滿神衹活動中,神鼓最初彰顯的原本意義是其召喚的功能,它以深厚、深沉、綿延的音響伴隨和指導著宗教活動的始終,完整的薩滿祭祀儀式始終都離不開神鼓,在歷代薩滿的傳承過程中,每一名薩滿都有自己獨自的傳承方式,其形式和內容雖不會偏離宗教儀式的根本,但在歌舞樂的綜合表演上會因各族薩滿的不同,表演風格而產生差異。神鼓的敲擊節(jié)奏也因薩滿的情緒,激情狀態(tài)而發(fā)生變化,有“慢板、快板、急板”的說法。敲擊節(jié)奏的變化也為薩滿的演唱伴奏渲染了氣氛,增加了音樂的神秘性。神鼓在薩滿祭祀、跳神的活動過程中,作為主要的樂器演奏的同時,薩滿身體的運動,激烈的舞蹈與神服上眾多的銅鈴、銅鏡等自身發(fā)出的聲音及相互撞擊的聲音,共同產生有節(jié)奏的混響。鼓聲的厚重、銅鈴
圖103 薩滿神鼓(蒙古族)
圖104 薩滿神鼓(赫哲族)
圖105 薩滿邊唱邊舞慶豐收
的清脆、銅鑼的鏗鏘、銅錢的纏綿形成了別有的一番情境。神鼓的音響在跳神的過程中有著特別的意義,舒緩的鼓聲和腰鈴的撞擊聲,表示神靈踏著緩慢的腳步到來,而晃鈴則代表魂魄的蹤跡,神靈附體后,薩滿服上腰鈴的劇烈晃動表示薩滿已進入神靈世界。如圖105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