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二語英語空論元不對稱習失研究綜述

        二語英語空論元不對稱習失研究綜述

        時間:2023-04-05 理論教育 版權(quán)反饋
        【摘要】:二語英語空論元不對稱習失研究綜述[1]?!≥x摘要:空論元一直是基于生成語法理論的二語習得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包括空主語和空賓語??照撛膮?shù)差異為探討母語遷移和普遍語法在二語習得過程中的作用提供了較好的研究內(nèi)容。

        二語英語空論元不對稱習失研究綜述[1]

        ?!≥x

        (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200240)

        摘要:空論元一直是基于生成語法理論的二語習得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包括空主語和空賓語。英語空主語比空賓語更容易習失,是二語習得的一個普遍現(xiàn)象。本文首先對空論元理論進行了梳理并對空論元進行了跨語言比較,然后回顧和評析了目前二語英語空論元習失中對這種不對稱現(xiàn)象的研究,并從母語遷移、目標語輸入、普遍語法三個角度對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習失的不對稱現(xiàn)象做出了解釋,最后指出該領(lǐng)域研究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還可以開展的研究工作。

        關(guān)鍵詞:空主語;空賓語;習失;不對稱

        A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he Asymmetric Unlearning of English Null Subjects and Null Object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hang 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

        Abstract:Null arguments,namely null subjects and null objects,have been one of the foci for the generative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One striking phenomenon about null arguments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is that null subjects are easier to be unlearned than null objects.This article firstly summarizes the theories about null subjects and null objects and compares their crosslinguistic differences.Then,the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asymmetric unlearning of null subjects and null objects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are reviewed and analyzed.Explanations of the asymmetry are offer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anguage transfer,target inputs and Universal Grammar.Finally,the problems with the current studie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are pointed out.

        Keywords:null subjects;null objects;unlearning;asymmetry

        1.引言

        空論元(null argument)一直是基于生成語法理論的二語習得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它指的是句子的主語或賓語因為某些原因沒有語音表現(xiàn)形式,只有語法作用和語義內(nèi)容。比如,在“張三說昨天沒喝醉”的內(nèi)嵌句“昨天沒喝醉”中,與主句主語“張三”同指的主語“他”沒有顯性的語音表現(xiàn)形式,從而出現(xiàn)了空主語(null subject)。又如,在“張三昨天應(yīng)該寫作業(yè),但他沒寫”的第二個分句“但他沒寫”中,與前面賓語“作業(yè)”同指的賓語“它”沒有顯性的語音表現(xiàn)形式,從而出現(xiàn)了空賓語(null object)。在二語習得研究中,關(guān)于空論元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二語習得者對空主語的習得或習失(unlearning)往往會比空賓語更快、更容易。為何二語習得中會出現(xiàn)這種不對稱現(xiàn)象呢?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另外,世界上的語言在空論元上存在參數(shù)差異,有的既允許空主語又允許空賓語,如漢語、日語和韓語;有的既不允許空主語,也不允許空賓語,如英語和法語;還有的只允許空主語,不允許空賓語,如西班牙語??照撛膮?shù)差異為探討母語遷移和普遍語法在二語習得過程中的作用提供了較好的研究內(nèi)容。本文將在比較空論元跨語言差異的基礎(chǔ)上,回顧和評析以往有關(guān)二語英語中空主語和空賓語不對稱習失的研究,并試圖從母語遷移、目標語輸入和普遍語法三個角度對這種不對稱現(xiàn)象做出更全面的解釋,最后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問題以及這個領(lǐng)域?qū)磉€可以開展的研究。

        2.空主語和空賓語跨語言差異

        2.1 空主語

        很多生成語法學家(如Chomsky,1981;Huang,1984;Jaeggli & Safir,1989;Zushi,2003;Biberauer et al.,2010)都對空主語做過研究,盡管他們的提法和一些技術(shù)細節(jié)存在差異,但他們都同意一些語言除了祈使句中以外,在正式文體中不允許空主語,如英語、法語和德語,這些語言還存在虛主語(expletive),如英語的there和it,法語中的il或者德語中的es,它們沒有實際意義,只起到主語的語法功能。而另一些語言允許空主語,如西班牙語、意大利語、漢語、日語和韓語。但它們又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空主語可以通過句法形態(tài)得到恢復(fù)的語言,如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另一種是空主語可以通過語篇得到恢復(fù)的語言,如漢語、日語和韓語。而且,允許空主語的語言沒有虛主語,與不允許空主語的語言中虛主語相對應(yīng)的句法成分是空主語。

        下面通過一些有關(guān)空主語的例子來看空主語的具體跨語言差異,例子按英語、西班牙語和漢語的順序排列,如(1)所示:

        (1)a.There are many things to do.

            Hay mucho que hacer.

            有許多事情要做。

           b.It rains.

            LLueve.

            下雨了。

           c.It seems good.

            Parece bien.

            看起來不錯。

           d.I hope that I can come tomorrow.

            Espero ponder venir ma1ana.

            我希望明天能來。

           e.If he does not eat well,the boy will not have good health.

            Si no come,el ni1o no va a tener buena salud.

            如果不好好吃飯,這個孩子就不會有個好身體。

        (1a~c)顯示,與英語虛主語對應(yīng)的西班牙語和漢語成分是空主語。(1d)說明西班牙語句子的主語可以在主句和內(nèi)嵌句中同時省略,出現(xiàn)空主語,而通過屈折變化來表示人稱,英語主句和內(nèi)嵌句的主語則都不能省略,漢語與西班牙語和英語都不同,其主句主語只有通過前面的語篇可以恢復(fù)時才可以省略,內(nèi)嵌句中的主語如果與主句主語同指,則可以省略,如果與主句主語不同指,則不能省略。(1e)說明,西班牙語和漢語在條件句中都可以省略與主句主語同指的主語,而英語不能。

        2.2 空賓語

        相對于空主語而言,研究空賓語的生成語法學家很少,主要就是Huang(1984)和Yuan(1997)。他們分別提出“零話題參數(shù)”(Zero Topic Parameter)和“話題脫落參數(shù)”(Topic Drop Parameter)來解釋語言間的空賓語差異。取正值的語言允許空賓語,如漢語和日語,取負值的語言不允許空賓語,如英語、西班牙語。他們認為,漢語是以語篇為中心的語言,含有“名詞性短語話題刪除規(guī)則”(Topic NP Deletion Rule),能夠?qū)那懊婢渥又械玫交謴?fù)的話題刪除,從而產(chǎn)生“話題鏈”[2](Topic Chain,Huang,1984:549)。只要話題能在話題鏈內(nèi)得到恢復(fù),它就可以脫落,從而出現(xiàn)空賓語。其實,零話題參數(shù)或話題脫落參數(shù)不僅能夠解釋英、漢、西班牙語在空賓語上的差異,同時也能夠解釋它們在空主語上的一部分差異,因為漢語除了(1a~e)發(fā)生在句子層面上的空主語外,還有一些空主語是發(fā)生在語篇層面,后面的空主語可以通過前面的語篇得到恢復(fù)。

        2.3 小結(jié)

        根據(jù)是否允許空論元,語言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既允許空主語又允許空賓語的漢語類語言,二是既不允許空主語又不允許空賓語的英語類語言,三是只允許空主語不允許空賓語的西班牙語類語言。雖然漢語類和西班牙語類語言都允許空主語,但二者的區(qū)別在于西班牙語類語言屈折形態(tài)豐富,省略的主語可以通過屈折形態(tài)恢復(fù),而漢語類語言是以語篇為中心的語言,脫落的話題可以在“話題鏈”中得到恢復(fù)。

        3.二語英語空論元的習失研究

        本節(jié)回顧和評析以往有關(guān)二語英語中空主語和空賓語不對稱習失的研究。Zobl(1994)應(yīng)該是進行了這方面最早的研究。他在通過判斷任務(wù)考察不同母語背景的學習者英語中的語言遷移問題時發(fā)現(xiàn),中國學習者對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的習失存在不對稱現(xiàn)象,他們對含有空主語英語句子的拒絕率為75%,但對含有空賓語英語句子的拒絕率只有43.8%,而母語為非漢語的英語二語習得者對含有空主語英語句子的拒絕率為90%,對含有空賓語英語句子的拒絕率為80%。Zobl得出結(jié)論,中國學習者對含有空主語和空賓語的不正確英語句子的判斷存在較大差異,而母語為非漢語的學習者對含有空主語和空賓語的不正確英語句子的判斷相差不大,并認為這種差異是母語造成的。然而,Zobl沒有對數(shù)據(jù)做統(tǒng)計分析,我們不知道中國英語者對空主語和空賓語的判斷是否存在顯著差異,他也沒有對這種不對稱現(xiàn)象做出解釋。而且,母語為非漢語的英語學習者的母語既有允許空主語和空賓語的日語,也有既不允許空主語也不允許空賓語的法語,因此,他對母語類型的分類也存在問題。

        Yuan(1997)最早專門探討了中國學習者習失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的不對稱現(xiàn)象。他通過句子可接受度判斷任務(wù),考察了不同水平的159名中國英語學習者,發(fā)現(xiàn)被試很容易認出含有空主語的不正確的英語句子,不管空主語指代的是人稱代詞還是虛主語,也不管空主語在主句還是內(nèi)嵌句中,除了低水平被試的判斷與英語母語使用者控制組有顯著差異外,其他水平被試的判斷與控制組都沒有顯著差異。相反,被試卻很難發(fā)現(xiàn)含有空賓語的不正確英語句子,不管空賓語在主句還是內(nèi)嵌句中,也不管空賓語指的是有生命的還是無生命的事物,不同水平被試的判斷與控制組均存在顯著差異。他還對中國學習者習失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的這種不對稱表現(xiàn)做出了解釋,認為雖然漢語空主語和空賓語都遷移到了他們的目標語英語中,但英語動詞上的時態(tài)和一致屈折形態(tài)、助動詞do和系動詞be等觸發(fā)證據(jù)使得他們較快地設(shè)定了英語功能語類T和Agr上的特征,從而使他們意識到英語不允許空主語。而在他們的語言輸入中缺乏習失漢語話題脫落的正面證據(jù),使得他們的英語繼續(xù)錯誤地允許空賓語。也就是說,Yuan把中國英語學習者在習失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上的不對稱表現(xiàn)歸于目標語輸入中是否含有正面證據(jù)。

        該研究對英漢語的空主語和空賓語理論都有所發(fā)展,尤其為研究漢語空賓語提供了較有價值的理論分析。另外,該研究較全面地考察了中國學習者對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的習失情況,不僅選擇了多個水平的被試,還首次考察了空主語的位置對英語空主語習失的影響,空賓語的位置與性質(zhì)對英語空賓語習失的影響,并對中國學習者習失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的不對稱現(xiàn)象做出了解釋。然而,該研究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該研究的測試材料只對賓語進行了有生命和無生命的區(qū)分,而沒有對主語進行有生命和無生命的區(qū)分,作者沒有對此交代原因。二是該研究沒有注意到虛主語在習失英語空主語中的重要作用,楊小璐(2001)就發(fā)現(xiàn)虛主語there和it是中國學習者重新設(shè)置英語空主語參數(shù)的重要觸發(fā)性材料。三是該研究對中國學習者習失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的不對稱現(xiàn)象的解釋還需要進一步探索。目標語輸入中的英語句子應(yīng)該很少出現(xiàn)空賓語,習失空賓語的正面證據(jù)應(yīng)該不會缺乏,因此,將中國學習者習失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的不對稱現(xiàn)象歸為目標語輸入中正面證據(jù)的豐富與匱乏值得商榷。

        Kong(2001)通過語篇判斷改錯任務(wù),從句法和語篇視角考察了11名高級英語水平的成人中國學習者習失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的不對稱現(xiàn)象,并有3名英語母語使用者為控制組。研究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和控制組在改正含有空主語的不合語法主句時的正確率分別為75%和85%,二者差異不大,而在改正含有空主語的不合語法內(nèi)嵌句時的正確率分別為44%和63%,二者差異較大;另外,實驗組和控制組在改正含有空賓語的不合語法主句時的正確率分別為48%和58%,在改正含有空賓語的不合語法內(nèi)嵌句時的正確率分別為51%和67%。作者由此認為,成人中國英語學習者在習失英語內(nèi)嵌句中的空主語比主句中的空主語以及主句和內(nèi)嵌句中的空賓語都難。從結(jié)果看,該研究被試在習失空主語時存在主句和內(nèi)嵌句的不對稱現(xiàn)象,而在習失空賓語時沒有出現(xiàn)不對稱現(xiàn)象;習失主句中的空主語與空賓語存在不對稱現(xiàn)象,但內(nèi)嵌句中的空主語和空賓語的習失難度相差無幾。另外,不僅實驗組對含有空賓語的句子和含有空主語的內(nèi)嵌句的判斷改錯較差,就連控制組也比較差,從數(shù)據(jù)上很難看出被試是否能夠習失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Kong還發(fā)現(xiàn),實驗組在改正應(yīng)該使用虛主語但使用了空主語的不合語法主句和內(nèi)嵌句時的正確率分別只有64%和36%,而控制組的正確率均為100%。這一方面說明被試還沒有很好地習得英語的虛主語,母語遷移依然存在,另一方面說明被試在虛主語的習得上也存在主句和內(nèi)嵌句的不對稱現(xiàn)象。

        該研究結(jié)果與Yuan(1997)不同的是,被試對含有空主語的不合語法主句的判斷比內(nèi)嵌句更加準確,不管空主語指代的是人稱代詞還是虛主語。Kong認為,主語的句法凸顯位置使得中國英語學習者較快地習得了英語句子的主語。另外,Kong也不支持Yuan所提出的“英語中主謂一致促使中國學生習失空主語”的觀點。他認為,如果該假設(shè)成立,中國英語學習者在主句主語和內(nèi)嵌句主語上的表現(xiàn)就不應(yīng)該有差異,因為他們對主謂一致的使用并沒有在主句和內(nèi)嵌句中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Kong的解釋是,中國英語學習者遷移了漢語的話題參數(shù),把英語中的主句主語當成漢語中的話題,認為其必須顯性標注,所以更易習失主句空主語。

        然而,該研究存在諸多問題。一是被試和控制組人數(shù)都太少,而且沒有對數(shù)據(jù)做統(tǒng)計分析,在這種情況下只靠正確率得出的結(jié)論往往是不可靠的。二是在本研究中某些判斷任務(wù)中控制組的表現(xiàn)比被試還要差,測試工具的效度令人懷疑。三是作者沒有對被試空賓語的表現(xiàn)進行討論分析,而且與前人研究“空賓語的習失比空主語更難”的結(jié)論也不一致。

        Park(2004)的被試是6名4到9歲母語為韓語的兒童英語學習者。他在被試到達美國九個月后對他們進行了三年的錄音,每月錄音一次,每次60到90分鐘不等。通過分析錄音語料發(fā)現(xiàn),這些被試從一開始就很少使用空主語,但他們使用的空賓語較多,而且空賓語的使用率并不隨他們在美國居住時間的增加而顯著降低。Park在最簡方案框架內(nèi)對被試英語中的這種不對稱現(xiàn)象做出了解釋,認為韓語和英語決定空主語的一致特征都是不可解釋的,無需進行參數(shù)重設(shè),英語中有關(guān)空主語的正面證據(jù)很快就能使韓國英語學習者意識到英語不允許空主語。他認為,英語具有強題元特征,不允許空賓語,而韓語具有弱題元特征,允許空賓語,而且韓語中的空賓語可以是句法層面的,也可以是語篇層面的,當賓語是語篇中的話題時,在韓語中可以脫落而出現(xiàn)空賓語,但英語必須使用顯性代詞。母語為韓語的英語學習者不僅要重新設(shè)定英語的強題元特征,進行參數(shù)重設(shè),還要習失語篇層面的空賓語,因此,對空賓語的習失需要更長的時間。

        Kong(2005)以75名成人中國英語學習者為被試,10名英語本族語使用者為控制組,采用錯誤識別、填空、復(fù)述和閱讀與討論四種研究任務(wù),考察了中國學習者習失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的不對稱現(xiàn)象,并驗證Yuan(1997)提出的“主謂一致特征觸發(fā)了中國學生對英語空主語的習失,正面證據(jù)的缺乏導(dǎo)致他們對英語空賓語的習失較為困難”。結(jié)果顯示,與含有空賓語的主句和含有空主語的內(nèi)嵌句相比,被試更容易發(fā)現(xiàn)含有空主語的錯誤主句;與含有空虛主語的內(nèi)嵌句相比,被試更容易發(fā)現(xiàn)含有空虛主語的錯誤主句;與含有空主語的wh內(nèi)嵌句相比,被試更容易發(fā)現(xiàn)含有空主語的錯誤wh主句;與含有空賓語的內(nèi)嵌句相比,被試更容易發(fā)現(xiàn)含有空賓語的錯誤主句。也就是說,被試在主句和內(nèi)嵌句以及主語和賓語兩個方面都表現(xiàn)出了空主語和空賓語的不對稱性。而且,此研究還發(fā)現(xiàn)空論元的位置(主句還是內(nèi)嵌句中)和所在句子類型(wh句子還是話題句)對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的習失和使用都產(chǎn)生了顯著影響。以與Kong(2001)同樣的原因,他不支持“主謂一致特征觸發(fā)中國英語學習者習失英語空主語”的觀點。鑒于被試對內(nèi)嵌句中空所指主語、內(nèi)嵌話題句中空主語以及附加語從句(adjunct clauses)中空主語和空賓語的習失還比較差,Kong認為中國英語學習者很難建立與英語母語使用者相同的句法表征,也很難完成空主語和空賓語參數(shù)的重新設(shè)置,并認為中國學習者英語句首的名詞性成分實際上是顯性話題加空主語的結(jié)構(gòu)。在此基礎(chǔ)上,他支持成人二語習得者不能夠重設(shè)參數(shù)的“普遍語法部分可及觀”(Tsimpli & Roussou,1991;Hawkins & Chan,1997)。然而,該研究的被試年齡介于15和35歲之間,學習英文的年限介于5到13年,作者沒有交代被試開始學習英語的年齡,因此并不能保證被試開始學習英語時已經(jīng)過了關(guān)鍵期,這使得該研究結(jié)論的可信度受到一定的影響。另外,將中國學習者英語句首的名詞性成分視為顯性話題加空主語的結(jié)構(gòu)也有待進一步證實。

        Kong(2007)以6名中國英語學習者(5名高級水平,1名中級水平)為被試,采用閱讀改錯任務(wù),再次探討了二語中空主語和空賓語的不對稱現(xiàn)象。結(jié)果顯示,被試能夠很容易認出并改正主句中含有空所指主語和空虛主語的錯誤英語句子,平均準確率均為83%,他們改正主謂一致錯誤的準確率為70%;而被試改正內(nèi)嵌句中含有空所指主語和空虛主語錯誤英語句子的平均準確率分別只有52%和50%,他們改正主句和內(nèi)嵌句中含有空賓語錯誤英語句子的準確率僅為33%和34%。作者由此認為,中國學習者英語中不僅出現(xiàn)了空主語和空賓語的不對稱現(xiàn)象,空主語還出現(xiàn)了主句和內(nèi)嵌句不對稱現(xiàn)象。與Kong(2001,2005)一樣,作者不支持“主謂一致特征觸發(fā)了中國英語學習者對英語空主語的習失”的觀點,與Kong(2005)一樣,認為中國學習者英語句首的名詞性成分實際上是顯性話題加空主語的結(jié)構(gòu),支持“普遍語法部分可及觀”。然而,該研究存在與Kong(2001)及Kong(2005)同樣的問題,被試太少,準確率的可信度較差,沒有對結(jié)果做統(tǒng)計分析,不能保證被試開始學習英語時已經(jīng)過了關(guān)鍵期,將中國學習者英語句首的名詞性成分視為顯性話題加空主語的結(jié)構(gòu)等。

        王月華、于善志(2012)通過句子判斷和改錯任務(wù),考察了108名不同水平的中國學習者對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的習失情況。被試分為初、中、高三個水平組,分別是初一、高二和英語專業(yè)研究生一年級學生。要求被試判斷含有空所指主語、空虛主語、空賓語的英語主句和內(nèi)嵌句是否合乎語法,并對不合語法的句子進行改正。他們發(fā)現(xiàn),相對于空賓語而言,中國學習者對空主語的判斷更加準確,在空主語和空賓語的習失上表現(xiàn)出不對稱性,但隨著學習者英語水平的提高,他們對含有空主語和空賓語英語句子的判斷越來越準確,高級水平的英語學習者既能習失空主語,也能習失空賓語。他們從句法和語篇視角對這種不對稱現(xiàn)象進行了解釋,認為無論從句法還是語篇視角來看,除了與前面語篇有共指關(guān)系的空話題之外,句子的主語都會顯性地出現(xiàn)在句首或動詞之前,有助于中國學習者對英語空主語的習失;空賓語的習失涉及語篇中話題的脫落,是句法與語篇兩個層面的接口知識,根據(jù)“接口假說”(Interface Hypothesis,Sorace & Filiaci,2006;Sorace,2011),二語中的純句法知識較容易習得,而句法與其他語言層面接口知識的習得較為困難,因而空賓語的習失比空主語更加困難。

        另外,他們還發(fā)現(xiàn),與英語內(nèi)嵌句中的空主語和空賓語相比,中國學習者對主句空主語和空賓語的判斷更加準確。也就是說,中國學習者對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的習失在主句和內(nèi)嵌句上也存在不對稱現(xiàn)象。他們對此的解釋是,內(nèi)嵌句的句法層級結(jié)構(gòu)相對主句而言較低,在句法、語義和語篇上均處于從屬地位,相對于主句來說,學習者未能給予內(nèi)嵌句足夠的關(guān)注。最后,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與英語空所指主語相比,中國學習者更容易習失空虛主語。他們也用“接口假說”來解釋這一現(xiàn)象。由于英語虛主語沒有語義指稱,只有句法功能,只涉及句法層面,而空所指主語涉及句法和語篇的接口知識,對它們的習得則更加困難。

        該研究較全面地考察了中國學生習失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的不對稱現(xiàn)象,并對各種不對稱現(xiàn)象做出了理論解釋,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中國學生對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的習失情況。

        常輝、郭陽(2014)通過考察“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LEC)”中中國學習者對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的使用情況,探討他們對英語空論元的習失。他們發(fā)現(xiàn),中國學習者能夠成功習失英語空論元,但沒有出現(xiàn)空主語和空賓語習失的不對稱現(xiàn)象,論元位置和性質(zhì)都不顯著影響他們對英語空論元的習失,寫作水平也不顯著影響他們對空賓語的習失,但顯著影響他們對空主語的習失,他們使用的空主語主要指代有生命實體,可以句內(nèi)或句外指代,而使用的空賓語只指代句外的無生命實體。該研究結(jié)果與以往基于理解型測試工具和口語產(chǎn)出性語料的研究結(jié)果都有所不同。

        4.評論

        目前,二語習得者不對稱習失英語空主語和空賓語是一個普遍發(fā)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空主語的習失比空賓語更容易,但這種發(fā)現(xiàn)大多基于理解型測試工具。至于空主語和空賓語的習失是否存在主句和內(nèi)嵌句以及有生性和無生性的不對稱現(xiàn)象,目前還存在爭議。

        另外,目前對影響空主語和空賓語習失因素的探討還不很充分,而且結(jié)論也不統(tǒng)一。不少研究關(guān)注了空主語和空賓語的位置(在主句還是內(nèi)嵌句中),Kong(2001,2005,2007)和王月華、于善志(2012)發(fā)現(xiàn)中國英語學習者空論元在主句和內(nèi)嵌句上的不對稱習失,但Yuan(1997)和常輝、郭陽(2014)卻沒有發(fā)現(xiàn)這種不對稱現(xiàn)象。另外,空論元不僅可以用于主句和內(nèi)嵌句,還可以用于從屬句,這一點還從未有過研究。還有一些研究考察了主語和賓語的性質(zhì)(有生性還是無生性)以及主語的類型(所指主語還是虛主語),但只有Kong(2005,2007)考察了主語所在的句子類型(在wh從句、話題句中還是附加語從句中)。

        再者,目前的研究對二語習得者不對稱習失英語空論元的解釋還有待完善。Yuan(1997)從目標語輸入、Kong(2001)從論元位置、Park(2004)從參數(shù)重設(shè)以及王月華、于善志(2012)從論元位置和知識接口,分別對二語英語中空主語和空賓語的不對稱現(xiàn)象做出了解釋。其實,二語習得者的表現(xiàn)大都不是一個因素決定的,目標語的發(fā)展是由母語、目標語輸入、普遍語法和要習得的語言項自身的特性共同決定的,常輝、郭陽(2014)就從這幾個角度對中國英語學習者不對稱習失空主語和空賓語做出了解釋,我們可以將他們的解釋擴大到母語允許空論元的學習者習得不允許空論元的英語。由于母語允許空論元,而且母語中空主語的比例遠大于空賓語,此時二語英語學習者理應(yīng)對空主語的習失更難,但事實是他們對英語空主語的習失比空賓語更容易。這是因為英語輸入中存在虛主語,這使得二語英語學習者意識到英語必須使用顯性主語。普遍語法的可及和目標語中的虛主語使得二語英語學習者很快重新設(shè)置了空主語參數(shù),從而完成了對英語空主語的習失。相反,英語輸入中缺乏像虛主語一樣的虛賓語,使得母語遷移一直發(fā)揮作用,二語英語學習者持續(xù)使用空賓語,直到高級階段才能完成話題脫落參數(shù)的重設(shè)。另外,英語主語一般置于句首,其凸顯位置也使得二語英語學習者在使用或處理英語句子時放在主語上的精力比賓語多,加上幾乎所有英語句子都有主語,但大量的英語句子可以沒有賓語,這些都促使英語空主語的習失比空賓語快。

        最后,目前研究大多采用了判斷類型的測試工具,但這種測試工具存在一些先天的缺陷,如只能考察到判斷設(shè)計所涉及的語言知識,也就是說只能考察到被試的一部分知識,而且還可能是他們實際上不使用的知識。另外,測試題目容易出現(xiàn)非測試內(nèi)容方面存在問題而導(dǎo)致考察不出被試對所測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更重要的是,二語習得者的語感往往不準確,他們在進行語法判斷時可能會使用某些策略(Davies & Kaplan,1998),從而使二語習得者表現(xiàn)出變異性(variability)的傾向。因此,對二語英語中空主語和空賓語不對稱習失的研究還需要大量采用其他類型的測試工具,尤其是產(chǎn)出性任務(wù),因為語言習得者的理解和產(chǎn)出也存在不對稱性(Hendriks & Koster,2010)。

        5.結(jié)語

        二語英語中空主語和空賓語習失的不對稱現(xiàn)象已經(jīng)引起了不少學者的關(guān)注,出現(xiàn)了一些專門探討這種不對稱現(xiàn)象的研究,但是目前研究數(shù)量還不是很多,研究方法也基本上都是判斷類型的測試工具,研究結(jié)論也不太統(tǒng)一。另外,目前對于二語英語中為何會出現(xiàn)空主語和空賓語習失不對稱現(xiàn)象的解釋也各不相同,需要進一步挖掘。我們不僅需要全面考慮影響二語習得的不同因素,如母語、目標語輸入等,還需要考慮主語和賓語的特性,如它們的位置差異引起的不同處理困難。最后,影響二語英語中空主語和空賓語不對稱習失因素,也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其實,二語中的空論元研究不局限于以允許空論元的語言為母語習失目標語中的空論元,還可以研究以允許空論元的語言為母語習得目標語的空論元,或以不允許空論元的語言為母語習得或習失目標語的空論元,或以只允許空主語不允許空賓語的語言為母語習失或習得目標語的空論元,或以允許或不允許空論元的語言為母語習得或習失只允許空主語不允許空賓語的語言中的空論元。

        參考文獻

        [1]Biberauer,T.,A.Holmberg,I.Roberts & M.Sheehan.2010.Parametric Variation:Null subjects in Minimalist Theor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Chomsky,N.1981.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M].Dordrecht:Foris.

        [3]Davies,W.D.& T.I.Kaplan.1998.Native speaker vs.L2learner grammaticality judgments[J].Applied Linguistics 19:183-203.

        [4]Hawkins,R.& C.Y.-H.Chan.1997.The partial availability of Universal Grammar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e‘failed functional features hypothesis’[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13:187-226.

        [5]Hendriks,P & C.Koster.2010.Production/comprehension asymmetrie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J].Lingua120:1887-1897.

        [6]Huang,C.-T.J.1984.On the distribution and reference of empty pronouns[J].Linguistic Inquiry 15:531-574.

        [7]Jaeggli,O.& K.Safir.1989.The null subject parameter and parametric theory[A].In O.Jaeggli & K.Safir(eds.).The Null Subject Parameter[C].Dordrecht:Kluwer.1-44.

        [8]Kong,S.2001.L1Chinese speakers and asymmetry of null matrix and embedded subjects in their L2English[J].Essex Graduate Student Paper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3:33-58.

        [9]Kong,S.2005.The partial access of universal grammar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vestigation of English subjects by L1Chinese speakers[J].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14:227-265.

        [10]Kong,S.2007.The matrix-embedded subject asymmetry in L2English:apilot study[J].Intergrams 8:1-28.

        [11]Park,H.2004.A minimalist approach to null subjects and object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20:1-32.

        [12]Sorace,A.2011.Pinning down the concept of“interface”in bilingualism[J].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Bilingualism1:1-33.

        [13]Sorace,A & F.Filiaci.2006.Anaphora resolution in near-native speakers of Italian[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22:339-368.

        [14]Tsao,F(xiàn).F.1977.A functional study of topic in Chinese:the first step towards discourse analysis[D].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Los Angeles.

        [15]Tsimpli,I.M.& A.Roussou.1991.Parameter-resetting in L2?[J]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3:149-170.

        [16]Yuan,B.-P.1997.Asymmetry of null subjects and null objects in Chinese speakers’L2 English[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467-497.

        [17]Zobl,H.1994.Prior 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learning procedure:Grammaticality judgments of un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learners[A].In S.Gass & L.Selinker(eds.).Language Transfer in Language Learning[C].Amsterdam:John Benjamins.176-196.

        [18]Zushi,M.2003.Null arguments:the case of Japanese and Romance[J].Lingua113:559-604.

        [19]常輝,郭陽.2014.中國學生對英語空論元的習失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72-82.

        [20]王月華,于善志.2012.中國學生英語句法中的零主語和零賓語研究[J].現(xiàn)代外語,(1):46-53.

        [21]楊小璐.2001.中國學生英語習得中的觸發(fā)性素材[J].外語教學與研究,(1):48-56.

        【注釋】

        [1]常輝,男,安徽阜陽人,1978年生,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二語習得。

        [2]根據(jù)Tsao(1977),話題鏈是一個語篇單位,由包含某個話題的若干個句子組成,其中的每個句子都是一個獨立的評論(comment)。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