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而不深則罔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讀書也一樣,若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一遍,讀得不深,亦罔矣。
最近“淺閱讀”流行,很多人把它看做視覺上的沖擊和享受,我卻不這樣認為。淺閱讀是人類閱讀文化的退化,它讓我們失去了很多樂趣,所以我認為:讀而不深則罔。
淺閱讀使我們的思維被動。有一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所以,作者的觀點只是他自己的,每位讀者都有提出不同看法的權利。如果我們只是淺閱讀,只停留在表層上,那就被動地接受了作者的觀點,作者說什么就是什么。長此以往,我們的思維就會被限制,缺乏想象力。
我不敢說自己品讀《孔雀東南飛》的看法是合理的,初讀時,我被焦仲卿與劉蘭芝之間的愛情所感動,并把造成悲劇的矛頭全指向了焦仲卿的母親。但仔細讀了幾遍,我發(fā)現(xiàn)焦仲卿也是悲劇的制造者。他沒有及時調(diào)解婆媳間的矛盾,且屈服于母親,不敢反抗,甚至是他最后對劉蘭芝說的話,才逼得劉蘭芝自盡。也許我的看法有些偏激,但我認為每個人都應有各自的見解。
淺閱讀讓人頻出洋相。讀得不深,又好賣弄自己才學的人,常張冠李戴,鬧出笑話。自稱“博覽群書”的鳳姐曾問一人是否知道“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出自哪兒,那人回答不知,鳳姐得意地告訴他,那是出自張愛玲的小說。鳳姐讀了多少書根本不重要,俗話說,萬星不如一月,讀書的質量才是關鍵。
淺閱讀浪費時間。隨便走進一家書店,一進門就能看見的暢銷書架上肯定擺滿了各種適合于淺閱讀的網(wǎng)絡小說,饒雪漫、郭敬明、安妮寶貝還有誰人不知?而一些名家名作卻蒙上了厚厚一層灰,悲哉!小說里各種愛情故事讓人潸然淚下,但幾個故事一比較,便發(fā)現(xiàn)其結構、格局,甚至內(nèi)容,大致都是一樣的。什么網(wǎng)戀、姐弟戀、師生戀,歸根到底不都是自戀嗎?淺閱讀過后,這些書籍浪費我們大量時間,又能留給我們什么呢?
朱熹(當為陸游——編者注)說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連讀書很深的朱熹都尚且覺得只讀書還不夠,還需“躬行” ,那更不用說那些淺閱讀的人了。
淺閱讀使我們的思維被動,讓人洋相頻出,且浪費時間,因此,淺閱讀不值得推行。
讀而不思則罔,謹記!
點評:
該文巧妙地借用了孔子的話稍作改變后作為標題,亦是文章的主旨,開篇就亮明自己的觀點,然后從不同角度進行論述,指出淺閱讀使人思維被動,讓人頻出洋相,還浪費時間。在論述的過程中,作者舉出大量貼切的實例,讓人信服。
從結構上看,層次分明,邏輯清晰,結尾呼應全文,顯得較為完整。從語言上說,樸實簡練,卻暗含氣勢。
不足之處是對個別引用的詩句掌握得不準確,弄錯了出處。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