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字音、字義和形聲字
漢字作為符號也有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漢字的形式是它的形體,內容是語素,而語素又是語音和語義的結合。這樣來看,漢字的形體就是記錄漢語語素的語音和語義的物質載體,語素的語音和語義就是漢字所記錄的實際內容,因而一個漢字實際上就是字形、字音、字義的統一體。可見,學習和研究漢字除了學習和研究漢字的形體外,還必須學習和研究漢字的字音、字義以及形音義三者的關系。
一、現代漢字的字音
(一)北京語音是現代漢字的標準讀音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語素的,語素包括語音和語義兩個方面,所以漢字的字音實際上就是它所記錄的語素的讀音。語素的讀音古今不盡相同,因而同一個漢字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讀音往往不同,如“打”,《廣韻》讀都挺切、都冷切,即讀“dǐng”,現代讀音為“dǎ”;“礦”,《廣韻》讀古猛切,即讀“gǒng”,現代讀音為“kuàng”?,F代漢字的讀音當然指現代漢語中語素的讀音。不過,許多字古今的讀音還是一致的,如“同”、“消”的現代讀音跟《廣韻》時代的讀音一致?,F代漢字的標準讀音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
不過,有些字在北京話中也有不同的讀音,如“呆”有人讀“dāi”,有人讀“ái”,“械”有人讀“xiè”,有人讀“jiè”。這種不同的讀音并沒有意義上的差別,這類一字多音同義的字就是異讀字。有些字在不同場合讀不同的音,如“熟悉”的“熟”讀“shú”,“米飯已經熟了”的“熟”讀“shóu”,這種一字多音也屬于異讀字。異讀字的讀音是需要加以規(guī)范的,規(guī)范的依據是《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使用時應該選擇經過審音的規(guī)范讀音,如“呆”統讀“dāi”,“械”統讀“xiè”。
(二)同音字
由于漢語的音節(jié)數遠遠少于字數,必然會造成多個字讀相同的音這種現象。這種讀音完全相同,而字形和字義不同的一組字,就是同音字。同音字現象在現代漢字中十分普遍,如《新華字典》中讀“yī”的字有18個,讀“yí”的字有28個,讀“yǐ”的字有17個,讀“yì”的字有72個。
同音字的產生是音節(jié)數和字數不一致造成的。形成的具體原因有如下幾個:
(1)造字時聲音的偶合。由于音節(jié)數是有限的,造字時必然有不同的字聲音偶合,如后造的字“鈣”跟原有字“蓋”、“概”、“溉”讀音相同,“哚”跟原有字“朵”、“躲”讀音相同,“胨”跟原有字“動”、“洞”、“凍”讀音相同。聲音偶合的同音字在同音字中比重最大。
(2)語音的簡化??偟膩碚f,古漢語的語音系統比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復雜,在語音系統簡化的過程中,原來不同音的字變?yōu)橥糇?,如在《廣韻》中“東”和“冬”不同音,“支”和“之”不同音,“庚”和“耕”不同音,“清”和“青”也不同音,隨著語音系統的簡化,它們在現代漢字中變?yōu)橥糇至恕?/p>
(3)同源字。一個字滋生分化出一組字來,有的是同音字,如:“兼”分化出同音字“縑”、“鶼”、“鳒”,“冒”分化出同音字“帽”,“浮”分化出同音字“桴”,“崖”分化出同音字“涯”。
現代漢字的同音字雖然多,但一般不會對漢字的使用構成太大的影響,因為文字是在書面語中使用的,許多同音字并不是同形字,同音語素寫下來往往在字形上是不一樣的,字形能幫助區(qū)別同音字。
(三)多音多義字
跟同音字相反的是多音字,即一個字有不同的讀音。多音字除了異讀字(異讀字是多音同義字)外,主要是多音多義字。多音多義字是指一個字(實際上指一個字形)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并且不同的讀音又跟不同的字義相聯系。如“哄”在《新華字典》中有三種讀音,分別對應三種意義,①hōng,好多人同時發(fā)聲,②hǒng,說假話騙人,用語言或行動使人歡喜,③hòng,吵鬧,攪擾。再如“差”字在《新華字典》中有四種讀音,對應四組意義:
①chā,不同,不同之點;大致還可以;錯誤;差數。
②chà,錯誤;不相當,不相合;欠缺;不好,不夠標準。
③chāi,派遣去作事;舊時稱被派遣的人,差役;差事。
④cī,“參差”之“差”。
還如“和”字在《新華字典》中有五種讀音,對應五組意義:
①hé,相安,諧調,平靜,不猛烈;平息爭端;數學上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加起來的總數;連帶;連詞,跟,同;介詞,對,向。
②hè,聲音相應。
③huó,在粉狀物中加水攪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④huò,粉狀或粒狀物攙和在一起,或加水攪拌;量詞,洗衣物換水的次數;量詞,煎藥加水的次數。
⑤hú,打麻將或斗紙牌用語,表示贏了。
多音多義字在現代漢字中數量比較多,據統計《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的3500個漢字中有多音多義字405個,占總數的11.6%;《新華字典》中多音多義字也占總字數的10%左右。多音多義字的大量存在給漢字教學、使用和漢字信息處理帶來一定的困難,多音多義字一直是漢字教學和使用的難點和重點之一。在說話、閱讀、朗讀中遇到多音多義字時,要根據該字(語素或詞)在上下文中的意義來決定其具體的讀音,若有疑問,就必須多翻字典、詞典,或者常請教他人。尤其人名、地名中涉及到多音多義字時,要根據“名從主人”的原則來決定讀音,如“滸”在河南滸灣中讀“hǔ”,在江西滸灣和江蘇滸墅關中讀“xǔ”;再如“堡”在“瓦窯堡”中讀“bǔ”,在“十里堡”中讀“pù”;“濟”在“濟南、濟寧”中讀“jǐ”,一般情況下多讀“jì”?!笆 痹谠恕昂 钡拿种凶x“xǐng”,“單”在“單于”中讀“chán”,作為姓時讀“shàn”。
二、形聲字的音和義
(一)現代漢字中形聲字占大多數
形聲字是漢字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形聲字只占20%左右,到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形聲字已經占漢字總數的80%以上,到清代的《康熙字典》形聲字已達90%。形聲字在現代漢字中當然占大多數,就在《現代漢語通用字表》中的7000個漢字中,形聲字已占80%左右。有學者估計,在現在6萬個左右的漢字中形聲字可能超過95%。形聲字數量多主要是因為形聲造字法優(yōu)于其他造字方式。象形、指事、會意只著眼于表義,字的內部沒有表音成分,形聲字則是音義兩全的結構,滿足了人們希望文字聯系語音的要求。另外,形聲造字法容易造字,只要確定了所要表示的義類,選擇好一個合適的意符,再找一個字作音符,一個新字就造出來了。
(二)現代漢字中形聲字意符的作用和局限
形聲字的意符和音符本來是為了顯示字的義類,標示字的讀音的,但隨著漢字形體的演變、語音系統的變化、客觀事物的發(fā)展、方言的分歧,在現代漢字中形聲字的意符和音符有了很大的局限性。
形聲字的意符是形聲字的表義部分,它的作用主要是提示該漢字所記錄的語素的意義類屬。粗略地說,意符相同的形聲字,在字義上或多或少的都與意符所標示的事物或動作行為、性質狀態(tài)有關,即同意符的形聲字屬于同一個意義范疇。如以“艸”為意符的字,一般都跟花草等植物有關,再如以“衤”為意符的字一般跟衣物有關。
意符的另一個作用是幫助區(qū)別同音字。當一些形聲字讀音完全相同,所用音符也相同時,意符就成了區(qū)別這些同音的形聲字的主要手段,如讀音都為“kàng”、以“亢”為音符的字,如何區(qū)分呢?加單立人意符的是“伉”,加提手旁意符的是“抗”,加火字旁意符的是“炕”。這樣,這些同音字就區(qū)別開來了。
由于形聲字意符的表義作用和區(qū)別同音字的功能,因而有可能利用意符的表義作用來教學漢字,如利用意符來區(qū)別形似字和同音字,利用意符的類推作用來推導字義、字形。如辨析“剔”、“踢”、“惕”、“裼”等字的字形、意義和用法,就可以充分利用意符的表義功能,“從骨頭上把肉刮下來”要用刀,因而是“剔”字;“抬起腿用腳撞擊”要用腳,因而是“踢”字;“小心謹慎”要用“心”,因而是“惕”。
不過,意符的表義功能不是絕對的。在現代漢字中相當一部分漢字的意符已經不能有效地起到表義作用了。意符不能有效表義實際上包含幾個層面。一是意符本身表義是空泛、籠統、粗疏的。從意符本身的性質來看,意符所表示的意義只是一類事物或動作行為、性質狀態(tài)的共性,它不是也不可能表示某個類別中的各個具體事物或動作行為、性質狀態(tài)的個性。如客觀世界中有許多種類的樹木,而都用一個意符“木”來表示,有各種各樣的花草植物,也多用一個意符“艸”,這樣形聲字意符本身就難以具體顯示出客觀世界中千差萬別的、種類繁多的花草樹木。再如,人的內心世界是豐富、細膩的,而意符豎心旁或心字底也無法反映出人類的各種各樣的具體的心理活動來。
其次,由于詞義的演變和假借的廣泛運用,由于客觀事物本身的變化,現代漢字中相當多的形聲字的意符已經看不出所表示的意義范疇了。如“治理”、“修理”、“管理”、“理由”的“理”以“玉”為意符,“理”的本義是治玉,而隨著詞義的演變,現代漢語中的“理”已經和“玉”沒有什么直接的關系了;再如“欺騙”的“騙”以“馬”為意符,“笨”以“竹”為意符,由于假借的原因,這些意符就變得沒有意義了?!皺C器”、“機械”、“飛機”、“機車”、“機床”、“機電”、“機場”等詞語中的“機”字全以“木”為意符,而在現代社會中,這些事物跟“木”的關系已經不大了,“床”、“樓”、“棚”、“椅”、“橋”、“槍”、“杯”、“板”、“桌”、“桶”、“梳”、“棋”、“柜”等字所表示的事物,在現代社會里已不限于用“木”制作了。這些字意符表義失效主要是由于客觀事物本身變化了,而意符本身沒有隨之變化。
再次,限于造字之初人們的認識水平,某些形聲字的意符選擇本身就不夠科學,以致意符表義不確切。如以“犭”為意符的字,在現代漢字中許多都不屬于犬類。《新華字典》所收以“犭”為意符的字約100個(包括繁體),而“狐”、“貍”、“豬”、“貓”、“猴”、“猿”等多數字,都不屬于犬類。甚至相當一些字,連動物也不表示。像“鯨”以“魚”為意符,“思”、“想”以“心”為意符都是不科學的。
由于意符選擇的不科學,有時不同類屬的字會使用同一個意符,如“蛾”屬于昆蟲,以“蟲”為意符,而“彩虹”的“虹”不屬于昆蟲類,也以“蟲”為意符。反過來,也有不同意符表示一個意義類屬或同一個意義的,如“猿”和“蝯”是同一種動物,卻用不同意符,“猬”和“蝟”也是同一種動物,也用了不同的意符。“蝯”和“蝟”都是獸類,不是昆蟲,用“蟲”做意符本身也不好理解。還如“說”、“講”和“喊”、“叫”都是用口腔發(fā)音,卻用了不同的意符。
可見,形聲字的意符表義確有籠統、粗疏甚至不準確、不科學的缺點。不過,總的來看,現代漢字中形聲字的表義功能還是很明顯的。如有人對3755個常用字進行統計,“扌”旁的字共有184個,以意義是否跟“手”有關作為標準,不能有效表義的字只有“撾、捌”等有限幾個。在對《新華字典》中“氵”、“心”、“亻”、“犬”四部所收的形聲字表義度的分析中,人們發(fā)現,以“氵”為意符的字有383個,意義跟“水”有關的字有301個,占78%;“心”部字有60個,意義跟“心”有關的字有42個,占70%;“亻”部字218個,意義跟“人”有關的字是100個,占46%;“犬”部字有4個,只一個字跟“犬”有關,占25%??梢?,只要謹慎細心,形聲字的意符還是可以用來幫助人們掌握形聲字的字義的。
(三)現代漢字中形聲字音符的作用和局限
音符是形聲字的表音部分,作用在于表示字的讀音。如“糧”的讀音跟音符“良”的讀音相同,“萊”的讀音跟音符“來”的讀音一致,“猖”的讀音跟音符“昌”的讀音一樣。既然形聲字的音符跟形聲字的讀音有這樣的關系,人們就可以利用音符來提高識讀漢字的效率。如認識了“丁”(dīng),就可以讀出一批以“丁”(dīng)為音符,跟“丁”(dīng)讀音相同的字,如“仃”、“?!薄ⅰ岸ⅰ?、“釘”、“玎”、“酊”、“耵”、“町”、“疔”等,也大致可以讀出幾個以“丁”(dīng)為音符,跟“丁”(dīng)讀音相近的字,如“頂”、“訂”、“饤”等。再如認識了“分”,就可以讀出以“分”為音符,讀音跟“分”相同的一批字,如“芬”、“紛”、“吩”、“酚”、“氛”、“玢”、“棻”、“雰”等,也可以大致讀出跟“分”讀音相近的幾個字,如“份”、“粉”、“忿”、“汾”、“棼”等。相當一批音符具有準確表音的功能,如“皇”、“?!?、“代”、“段”、“奐”、“闌”、“歷”、“厲”、“廉”、“農”、“容”、“式”、“斯”、“唐”、“亭”、“析”等音符都能較準確地表示字音。人們可以適當利用音符的表音功能和類推規(guī)律來學習和掌握漢字。
其次,音符可以被用來區(qū)別形似字,如“狼”和“狠”,字形相近,區(qū)別在于使用不同的音符“良”和“艮”;再如“掄”和“搶”、“淪”和“滄”、“倫”和“傖”的差別,只在音符的不同。
再次,音符還有類推字音,糾正方音的作用。漢語方言復雜,許多方言的字音跟普通話差別較大,普通話中的一些聲母、韻母在許多方言中常?;煜?,如許多方言中,z、c、s跟zh、ch、sh不分,n和l不分,in和ing、en和eng不分等等。學習普通話時,可以利用形聲字音符的表音特點,來類推一系列的普通話發(fā)音,從而取得較好的效果,如以“因”為音符的字一般讀前鼻音“in”,如“茵”、“姻”、“洇”、“氤”、“裀”、“銦”等,而以“嬰”為音符的字一般讀后鼻音“ing”,如“櫻”、“纓”、“攖”、“嚶”、“瓔”、“鸚”、“罌”等;以“生”為音符的“勝”、“牲”、“眚”、“笙”、“性”、“姓”、“星”、“甥”等字一般讀后鼻音,以“申”為音符的“嬸”、“神”、“審”、“紳”、“砷”、“瀋”、“胂”等字一般讀前鼻音;像以“成”、“呈”、“京”、“令”、“名”為音符的字一般讀后鼻音,而以“辰”、“今”、“辛”、“賓”、“民”為音符的字一般讀前鼻音。再如“枝”、“肢”、“忮”、“吱”、“翅”等字以“支”作為音符,一般讀卷舌音(zh、ch、sh),而以“子”為音符的字一般讀平舌音(z、c、s),如“字”、“籽”、“孜”、“仔”等;以“中”為音符的“種”、“鐘”、“腫”、“盅”、“忠”、“衷”、“仲”等字一般讀卷舌音,而以“宗”為音符的“棕”、“綜”、“蹤”、“粽”、“淙”、“琮”等字一般讀平舌音。以“奴”為音符的“怒”、“努”、“弩”、“孥”、“駑”等字一般讀鼻音(n),以“盧”為音符的“顱”、“壚”、“瀘”、“轤”、“臚”、“鸕”、“艫”等字一般讀邊音(l)??梢姡揽恳舴念愅埔?guī)律,可以幫助區(qū)別、識記字音。
不過,音符的類推規(guī)律不是絕對的,同一個音符在不同的字中可能有讀音差別,甚至差別很大。如“經”、“徑”、“頸”、“莖”、“痙”、“剄”、“涇”、“逕”、“脛”、“輕”、“氫”等同音符的字都讀后鼻音,而“勁”字卻有前鼻音和后鼻音兩種讀音。再如“聽”是后鼻音,而“芹”則是前鼻音?!八隆笔瞧缴嘁?,而以“寺”音符的“詩”、“侍”、“恃”、“峙”卻讀卷舌音?!袄恕薄ⅰ袄恰?、“瑯”、“莨”、“稂”、“鋃”、“糧”、“踉”等字以“良”為音符,讀邊音,而“娘”、“釀”也以“良”為音符卻讀鼻音?!班?、“腩”、“蝻”等字以“南”為音符讀鼻音,“罱”字也以“南”為音符卻讀邊音。跟“勁”一樣,“弄”、“稱”都有兩種讀音,差別在于鼻音和邊音、前鼻音和后鼻音。可見,利用音符進行類推一定要細心、謹慎。
由于古今漢語語音系統的變化,使得形聲字音符的表音功能有了很大的局限。這種局限性主要表現在音符的讀音跟形聲字的讀音不一樣,音符的表音準確率不高。有的是聲調不一致,如“方”是陰平字,而以“方”為音符的字卻有陽平(如:防、妨、肪、坊、房)、上聲(如:訪、仿、紡、舫、昉)、去聲(如:放)。有的是韻母不同,如“迸”跟“并”,“俾”、“萆”、“庳”、“髀”、“裨”、“婢”跟“卑”,“壩”跟“貝”都是韻母不同。有的是聲母不同,如“豺”跟“才”,“豹”、“趵”跟“勺”,“版”、“板”、“扳”、“阪”、“坂”、“舨”跟“反”都是聲母不同。當然,有的是聲韻調都不同,如“技”、“伎”、“芰”、“妓”跟“支”,“概”、“溉”、“慨”跟“既”,“讀”、“犢”、“瀆”、“櫝”、“牘”、“黷”跟“賣”,“愎”跟“復”等等是聲韻調都不同。像以“占”為音符的字,有的跟“占”(zhàn,zhān)讀音相同,如“站”、“戰(zhàn)”和“沾”、“氈”、“粘”,有的則讀音不同,如“店”、“掂”、“惦”、“坫”、“點”、“玷”、“阽”、“貼”、“帖”、“拈”、“鉆”、“砧”、“苫”等。以“也”為音符的“地”、“池”、“他”、“她”、“施”、“拖”等字,全都跟“也”讀音不同。
其次,有些形聲字在造字之初,選擇音符時就不嚴格,在沒有同音字的情況下,往往選擇讀音相近的字來代替。這也是造成音符讀音不準確的一個重要原因。
形聲字的音符表音功能,據有人對《新華字典》的統計,有效率約在40%??梢?,形聲字的有效表音率是不高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利用音符識讀漢字時,不能過于相信音符,一定要謹慎、細心,一遇字音有疑惑的字,就要查字典、詞典或請教他人。
形聲字的意符和音符都有表義或表音的功能,但又都有相當大的局限。不過,當意符和音符結合到一塊兒時,它們所提供的信息量就會大大增加。這使得漢字在表義兼表音的文字系統內找到了一種合適的方式,這種表示語素的合理性,或許就是漢字得以長期存在的一個原因。
三、現代漢字的形音義關系
前面幾節(jié)分別介紹了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及其相互關系。下面對三者之間的復雜關系作一總結:
(1)一個字形只有一種讀音、一個意義,這是單音單義字。這種字數量不多,多是不常用字,主要是一些專用字或較冷僻的字,如“氮”、“氘”、“氦”、“氖”、“氬”、“氪”、“氙”、“讜”、“忉”、“匿”、“蔫”、“遁”、“埵”、“鞮”等即是單音單義字。
(2)一個字形有不止一種讀音,不止一個意義,這是多音多義字。如“和”字,在《新華字典》中有五種讀音,有多種意義;再如“差”、“單”、“軋”、“都”、“斗”、“塞”、“打”、“量”等都是多音多義字。這種多音多義字也是一種同形字。
(3)一種字形有不止一種讀音,卻表示一種意義,這就是異讀字。如“呆”有人讀“dāi”,有人讀“ái”(現在經整理統一讀“dāi”);再如“薄”有“báo”和“bó”兩種讀音,“血”有“xiě”和“xuè”兩種讀音,“剝”有“báo”和“bō”兩種讀音,這屬于文白異讀現象。
(4)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字形只有一種讀音,表示一種意義,這就是異體字。異體字也叫異形字、多形字,不同字形之間沒有音義的差別。如“窗”有“牕”、“窓”、“窻”、、“牎”五種異體字,再如“瓶”和“缾”、“群”和“?”也是異體字。異體字是漢字整理規(guī)范的對象,經整理,“窗”、“瓶”、“群”被確立為正體,“牕”、“窓”、“窻”、“缾”、“?”等被淘汰。
(5)一種音義用不同的字形來表達,但不同字形只有筆畫多少的差別,這是繁簡字。如“陳”和“陳”,后者是繁體,前者是簡體;再如“漢”和“漢”、“學”和“學”、“龜”和“膪”等也都是簡體和繁體的不同。現代漢字中繁體被淘汰。
(6)一種字形,一種讀音,表示不同意義,這是同音字。如“拐騙”的“拐”和“拐彎”的“拐”、“奇怪”的“怪”和“怪罪”的“怪”、“羊毛”的“毛”和“一毛錢”的“毛”等都是同音字。這種同音字是同形字的一種。
同音字還可以指字形、字義不同,而字音相同的一組字,如“成”、“乘”、“盛”、“城”、“程”、“呈”、“誠”、“澄”、“丞”、“橙”、“承”、“裎”、“鋮”、“埕”、“酲”等字都讀“chéng”。這種同音字也叫同音異形字。
(7)一種字形,一種讀音,多個字義,這是多義字。如“花”在《新華字典》中列有七種意義,“會”在《新華字典》中列有九種意義,“交”在《新華字典》中列有七種意義。多義字的意義指的是字的義項不止一個。
漢字形音義之間的對應關系是復雜的,反映出漢字記錄漢語在字形跟音義上的矛盾。形音義之間的這種不對應和矛盾,正是我們學習和認讀、使用漢字的困難所在。
思考題
1.簡述現代漢字形音義之間的關系。
2.請舉例說明形聲字意符和音符的作用與局限性,并談談在現代漢字學習中應該如何利用意符和音符的作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