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可見白的本義是什么?
甲骨
小篆
金文白,寫作“”。商承祚說:“從日銳頂,像日始出地面,光閃耀如尖銳,天色已白,故曰白色。”①可見白的本義為“日始出之色”。白又衍生出許多雙音詞:如雪白、銀白、鋅白、乳白、粉白、蔥白、灰白、月白、魚肚白等。某些白色物類,也有類似構(gòu)詞情況:如獨山玉,有紅干白、曙色白、糯米白、石臘白等。用比喻構(gòu)詞,有明白、曉暢的優(yōu)點,但究竟白到什么程度,也難說清楚。已知中國科學院已首創(chuàng)了中國顏色體系和《中國顏色體系樣冊》,其中無彩色系由白色、黑色,和黑白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灰色組成,共分九個明度等級。
色彩能傳達一種信息,這就是色彩語言。如牽?;ㄩ_紅色花朵,人們就知道這花下的土壤呈酸性;開藍花,知道土壤呈堿性,開紫花知道土壤為中性。白也是色彩,白色也有它的色彩語言。馬路上的白色線條,告訴車輛、行人,應(yīng)該怎樣行車、走路?!熬醭巧县Q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降旗即白旗,豎白旗說明陳后主投降了。這就是白色語言。
色彩有自然形態(tài)與藝術(shù)形態(tài)兩種。白雪、白花、白鵝、白兔是自然形態(tài),文學作品繪畫中的色彩是一種創(chuàng)造,屬藝術(shù)形態(tài)。如文天祥在國破家亡前夕被擄北去,他借蘆花寫詩:“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span title="pagenumber_ebook=64,pagenumber_book=64" class="superscript">②這里借蘆花喻老,王謝燕子喻其無家。借蘆花寫白頭這是藝術(shù)形態(tài)。魯迅在《祝?!分校瑢懴榱稚盀跞?、深夾祅、月白背心”。它能讓人感受到其人整潔、俏麗、干練等等,這是藝術(shù)形態(tài)。藝術(shù)形態(tài)依賴于作者的創(chuàng)意,依賴于色彩的對比,依賴于衣著的習俗。至于白色通常還表示優(yōu)雅、高貴、神圣、理性等氣質(zhì),都是由白色語言傳達的。
豐富白色語言,多褒意,但也有貶意;白是美的,也是丑的,朱光潛《談美書簡》所說:“審美范疇往往成雙對立而又可混合互轉(zhuǎn)?!?span title="pagenumber_ebook=64,pagenumber_book=64" class="superscript">③如白臉、小白臉都是美的,舞臺上曹操、秦檜、高俅、潘仁美的大白臉,又表示陰險、奸詐、狠毒、丑惡。這里的白色互轉(zhuǎn),便成了兩端詞:白玉堂、白玉樓表示高貴、神圣,白屋便是寒士、貧儒所居。《管錐編》講到:“膚尚白色,第不可以死白?!?span title="pagenumber_ebook=64,pagenumber_book=64" class="superscript">④再如唐代推崇進士為白衣公卿,讀書人也稱白衣秀士,然而沒有文化,沒有知識的人又稱白丁、白士,也都呈兩端狀態(tài)。
白也表示死亡,白服為喪服?!吨芏Y·春官》注引鄭司農(nóng)話說:“青為蟲、白為喪、赤為兵荒……”這是以白表喪。春秋晉國也曾以黑為喪服,后來還是以白為喪服。白居易《江岸梨花》:“最似新孀少年婦,白妝素袖碧紗裙?!惫糯追彩潜惴?。皮日休:“病久新烏帽,閑多著白衫?!?/p>
表示白色的字多:晳是膚白,皤是發(fā)白,皦是玉白,皚是雪白,皎是月白,“皎皎河漢女”的皎皎指織女星白。練與絹有白義,縹也有白義,曹丕之子曹叡,常服縹衣。爛有白義,陽光、星河都可用燦爛形容,燦爛也可形容牙齒。爛銀就是白銀。番為獸掌,獸掌覆地呈白色,故皤從番,鄱陽湖的鄱也從番,由浪白取義⑤。
注:
①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7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
②張伯行《文山詩集序》。
③朱光潛《審美書簡》90頁,人民文學出版社。
④錢鍾書《管錐編》卷251,741頁,中華書局。
⑤齊沖天《聲韻語源字典》234頁,重慶出版社。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