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取款機比分行還要多
Barclays銀行于1968年將英國的第一臺自動取款機安裝在Enfield,比Chemical銀行在美國安裝第一臺自動取款機早一年。盡管英國起步較早,自動取款機網絡密集度高,直到近期仍是歐洲密集度最高者之一,但是現(xiàn)在卻相對來說較低,可能反映了某種程度的飽和,但也可能是因為自動取款機的使用率很高,英國自動取款機的使用率顯然高于歐洲其他大多數國家(見圖6.2)。
四大銀行與其他分行相比有更多的自動取款機(見表6.1)。
圖6.2 自動取款機網絡的密集度和使用率
資料來源:國際清算銀行、MMG的分析。
表6.1 四大銀行的自動取款機和分行數目(1996年)
*Lloyds TSB是Lloyds和TSB網絡的加總。
資料來源:BBA.
三家蘇格蘭交換銀行很早就開始使用自動取款機,而且都有很多自動取款機,最多的是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1996年在英國各地共有1171臺自動取款機。建屋互助會進入自動取款機市場的時間較晚,直到1983年底才有112臺機器,但到1986年增加到1300臺,1996年超過了4000臺。
圖6.3 自動取款機網絡(1997年)
*其他機構可能與每一網絡有互惠協(xié)議,如:Clydesdale和Mint。
自1983年以后,通過自動取款機網絡將不同銀行的機器連接起來,共用自動取款機的情況越來越多。英國各銀行由于擁有龐大的全國性分行網絡,所以除了集團內部以外,最初對于共用自動取款機并不感興趣。今天英國所有的主要銀行和建屋互助會,是三大共享網絡之一(見圖6.3)。Mint和四大銀行兩個網絡,由四大銀行控制,第三個網絡叫Link,屬于建屋互助會和其他零售銀行,自動取款機的共用程度和美國相當。美國的區(qū)域性(NYCE、STAR)和全國性共用網絡本身已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和第三方交換服務一樣。然而,英國銀行從業(yè)者通過龐大的全國性專用網絡建立互惠關系,嚴格控制共用的設備,而且不向自身的客戶群強調它們之間的互惠關系。四大銀行的共用網絡與美國不同,沒有共同的標志或識別符號。另一方面,銀行主要通過Visa卡和Master Card(歐洲支票)網絡來公開宣傳它們日益擴大的國際線路。
建屋互助會為一個更加支離破碎的市場提供服務,共享Link網絡,與自動取款機在美國的發(fā)展大致相似,并與北美的從業(yè)者結盟。許多小型的建屋互助會只有少數機器,需要網絡對存款人提供良好的自動取款服務。
由于自動取款機的數目比分行要多,所以說英國銀行的網絡是相當成熟的。增加安裝新設備的機會主要是在銀行以外的地方——銀行確實也正在這樣做。它們已經在大學校園、機場、工廠、工業(yè)區(qū)、醫(yī)院、軍事基地、購物中心、商店和倫敦地鐵站等地翻倍安裝了自動取款機。1996年,所有自動取款機中的20%(超過4000臺),都安裝在分行以外的地方,而1995年只有15%、1990年只有不到8%的自動取款機安裝在分行以外的地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