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打著國際標準的旗幟,揮舞定價權的大棒,操控價格及其大宗產品
在當今世界,整個全球金融體系和制度更有利于金融大國與金融手段強大的國際金融炒家。無論是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的越南危機,還是一場以石油為手段的金融超限戰(zhàn),我們都可以看到,實力雄厚的國際金融炒家利用了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手段來進行操縱。按照我的觀點,這些國際金融炒家眼下的最高戰(zhàn)略指導思想就是取得定價權。
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們和一些國家政府之間,尤其是和美國政府的關系之曖昧是人們難以想象的。而且他們的手段非常復雜,非常高明。這些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們之所以這么厲害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最高戰(zhàn)略指導思想就是取得定價權。所以這些國際大宗物資的價格不是由供給與需求所決定的,而是由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們所決定的,這些價格是由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們來操縱。一系列國際大宗產品的定價權,掌握在少數人的手里。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們操縱定價權、進而席卷全球,通過精巧設計,發(fā)動不見硝煙的金融戰(zhàn)爭,劫掠全世界的資源與財富。
打著國際標準的旗幟,揮舞定價權的大棒,操控價格及其大宗產品,是發(fā)達國家一貫的伎倆。近10年來,那些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們通過對定價權的操控,大幅拉抬能源、糧食等大宗產品價格,而使許多企業(yè)、國家誤判能源、糧食等價格的上升源于需求上升,當然需求上升是一個方面。但主要是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們的虛張聲勢及其操控。為了確保原料來源,避免進一步損失,從而被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們誤導進行國際收購以及簽訂各種形態(tài)的套期保值合同,最后,導致能源價格大跌,使許多企業(yè)和一些國家蒙受巨大的損失。郎咸平進一步指出,石油價格會從70多美元一桶拉到147.27美元一桶,然后再跌回35美元以下一桶,就是國際金融炒家操縱的結果。操縱國際大宗物資的價格,其目的就是算計中國和俄羅斯。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們與政府關系之曖昧,是不可想象的。就在金融與經濟危機發(fā)生的過程中,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們開始了一輪新的席卷,而真正的受害者就是中國和俄羅斯。
近些年來,美國認為中國和當年的日本一樣,通過出口給他們造成極大壓力,中國的迅速崛起,使美國霸權主義深感不快,美國國會的一些議員及其其他階層的一些人,總是時不時地拋出“中國威脅論”。因此,他們在戰(zhàn)略及其行動上,總是或明或暗、千方百計打壓中國。與此同時,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們,通過對定價權的操控,大幅度拉抬能源價格,而俄羅斯出口的大宗物品多是能源類產品,因此,俄羅斯企業(yè)的利潤飛漲,股份大漲。俄羅斯誤判情勢,認為是由于世界經濟發(fā)展使得需求上升從而造成源價格上升。這個誤判促使俄羅斯以高能源價格和低廉國際資金的雙軌制發(fā)展俄羅斯經濟。但是,國際金融資本提供低廉資金的代價,以股票做抵押。最后,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家們操控定價權,打壓能源價格,因而俄羅斯企業(yè)巨虧,股份大跌,難以償還債務的結果是被抵押的數千億美元股權拱手讓給別人。油價拉高再打壓的結果是,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們既算計了中國,又算計了俄羅斯。
由于世界各國的經濟體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各種缺陷與漏洞,同時,在全球化及其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正在和已經形成了超國界的巨大新型市場及其體系,世界各國也在發(fā)展中確立了高度的相互依存與相互關聯的千絲萬縷的關系,商品、服務、資本、技術、知識的國際間頻繁流動,令全球金融與經濟活動日趨錯綜復雜。在這種錯綜復雜的狀態(tài)下,各國面對新的金融與經濟活動也都顯得經驗不足,特別在非常時期,在龐大與錯綜復雜的金融與經濟活動中,不論是企業(yè),還是國家,多時候顯得力不從心,手足無措。這正好使那些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們有空子可鉆,有機可乘。于是,在美國政府的卵翼之下,那些國際金融大鱷們,那些國際金融炒家們揮舞著在全球范圍內相當于美國GDP的一半—大約7萬億美元的流動國際資本,瞄準目標,發(fā)動金融超限戰(zhàn)。全球的企業(yè),發(fā)展中國家,即使是再無論如何小心翼翼,再無論如何小心謹慎,再無論如何謹小慎微,再無論如何防微杜漸,也在劫難逃—難逃環(huán)環(huán)相扣、阱阱相連的陷阱。
有的專家學者發(fā)問:為什么有些企業(yè)怎么會去簽那些啼笑皆非、愚蠢至極的合同呢?為什么那些合同都是在國際石油價格147.27美元一桶之前的120美元、130美元、140多美元簽呢?在這種情勢下,郎咸平研究了美國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們與已經瞄準的企業(yè)的心理,以及對方們博弈的過程:因為,當油價從70美元一桶開始往上漲的時候,一些國際金融資本,如雷曼兄弟投資公司、高盛等等馬前卒,就來找這些公司,說服其購買礦產,簽訂遠期石油合同。并且他們告訴這些企業(yè)油價會上漲到90美元一桶,所以要動作要快。當時這些公司肯定是不信的。結果油價漲到90美元一桶的時候,這些企業(yè)想,當時如果簽了就賺了。可還是不敢簽,因為總覺得不放心。結果這些馬前卒又來了,他們說,70多美元一桶你們不簽,現在漲到90多美元一桶了,趕快簽、趕快買吧,去買別人的礦產,買別人的銀行,或者簽遠期合同一本萬利,因為油價會漲到100美元一桶。這些公司還是不敢相信油價會漲到100美元一桶。這一切早就在國際金融資本的預料及其所設定的陷阱之中了,然后油價再被拉到100美元一桶,這些企業(yè)委實心動了,他們想如果70美元一桶簽了的話,現在就賺30美元了,當時沒簽,現在還是不要簽算了,因為油價已經太高了。這些國際金融資本再回來說服說這些企業(yè),趕快簽吧,下個禮拜油價還會再漲到110美元一桶,他們信不信?結果油價真的漲到110美元一桶。這些企業(yè)面對事實,已經特別懊惱、后悔了,結果很多企業(yè)還是忍住沒簽。這些國際投資銀行又回來游說,國際油價還要再漲。結果真的漲到120美元一桶,到130美元一桶的時候,這些企業(yè)再控制不住了,心中充滿那種極度的失敗感,心癢難受,就在這個時候開始簽了,簽了之后,下個月漲到140美元一桶了,自然賺了。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國際金融炒家的馬前卒,包括羅杰斯等人向媒體宣布油價會漲到200美元一桶。所以,這些企業(yè)在國際石油120美元、130美元、140多美元一桶的時候簽了這些合同,是因為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的馬前卒們,在媒體公布油價會到200美元一桶,還可以賺個六七十美元呢!這些企業(yè)主們心中想,早知道在70美元一桶時簽的話,可以賺更多的錢。亡羊補牢,猶時未晚,現在趕快簽,因此集體中計。這些交易都是這么簽下來的。
金融超限戰(zhàn)爭的危機終于浮出水面了:油價在147.27美元一桶的時候,美國政府突然宣布舉行國會聽證會,調查油價為什么會狂飆這么高,然后在聽證會上把那些所謂的美國籍的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們全部叫過來痛罵一頓,做給全世界看。其實是假晃一槍。他們就是串謀,演雙簧。到最后卻沒有任何一個國際金融大鱷及其國際金融炒家被判刑,反而還受美國法律的保護呢!
從這一天開始——美國國會聽證結束之后,油價一路從147.27美元一桶跌到了35美元以下一桶??墒抢?47.27美元一桶的時候,已經把中國企業(yè)全部套牢了,再加上我們政府投資了3760億美元購買次級貸款債券等等,加總應該已經虧損了好幾千億美元了。
從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開始到亞洲金融危機,再到2008年越南的金融危機,到今天這個147.27美元一桶的石油價格,到美國的次貸危機,算計了中國及其那么多的企業(yè),這一切都是由于國際金融資本、國際金融大鱷們、國際金融炒家們操縱的結果。
【注釋】
[1]郎咸平:《金融超限戰(zhàn)》,14—15頁,東方出版社,2009年3月.
[2]郎咸平:《金融超限戰(zhàn)》,15頁,東方出版社,2009年3月.
[3]郎咸平:《金融超限戰(zhàn)》,16—17頁,東方出版社,2009年3月.
[4]郎咸平:《金融超限戰(zhàn)》,17頁,東方出版社,2009年3月.
[5]郎咸平:《金融超限戰(zhàn)》,17頁,東方出版社,2009年3月.
[6]時寒冰:《中國怎么辦——當次貸危機改變世界》,61~62頁,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年5月。
[7]威廉·恩道爾的《霸的權背后:美國全方位主導戰(zhàn)略》第4頁。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8月。
[8]威廉·恩道爾的《霸的權背后:美國全方位主導戰(zhàn)略》第4頁。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8月。
[9]威廉·恩道爾的《霸的權背后:美國全方位主導戰(zhàn)略》第4頁。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8月。
[10]威廉·恩道爾的《霸的權背后:美國全方位主導戰(zhàn)略》第4頁。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8月。
[11]威廉·恩道爾的《霸的權背后:美國全方位主導戰(zhàn)略》第4~5頁。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8月。
[12]郎咸平:《金融超限戰(zhàn)》,30~31頁,東方出版社,2009年3月。
[13]郎咸平:《金融超限戰(zhàn)》,31~35頁,東方出版社,2009年3月。
[14]郎咸平:《金融超限戰(zhàn)》,36~38頁,東方出版社,2009年3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