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病人告訴小護士,她也有一個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兒,正在醫(y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有她的第一個患者,她希望女兒第一次扎針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在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懷有一份憐愛,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少一些計較與猜疑。
多份寬容多份快樂
一位老人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年輕婦女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到她進去后才慢慢松開手。當老人向她道謝時,那位婦女說:“我的媽媽也和你的年紀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這種情況,也有人為她開門?!?/p>
醫(yī)院里一位年輕的小護士為病人扎了兩針也沒有扎進血管里,眼見針眼泛起了青包。疼痛之時病人正想抱怨幾句,卻抬頭看到了小護士額頭上布滿了密密的汗珠,那一刻病人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女兒。于是病人安慰小護士說:“不要緊,再來一次!”第三針果然成功了。小護士終于嘆了口氣,她連聲說:“阿姨,對不起。我真感謝你讓我扎了三針。我是來實習的,這是我第一次給病人扎針,太緊張了,要不是你的鼓勵,我真不敢給你扎了?!辈∪烁嬖V小護士,她也有一個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兒,正在醫(y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有她的第一個患者,她希望女兒第一次扎針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懷有一份憐愛,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少一些計較與猜疑。
人與人之間貴在和諧。如果只注意譴責別人的過失,揭發(fā)別人的隱私,念念不忘與別人的舊惡,將使我們的心胸受到挾制,視野狹小,更容易造成自己與別人相處時的潛藏危機,為自己樹立更多的敵人。相反,一個能寬恕待人之人,心胸開闊,寬恕仁愛,那么他自身的修養(yǎng)也就會臻于完美,與他人之間將是一團和氣,沒有猜忌和不滿,災害必然也不會降到他身上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