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in Arlington Robinson,1869—1935)
作者及作品簡介
艾德溫·阿林頓·羅賓遜,美國詩人,出身于緬因州海德泰德的一個商人家庭。羅賓遜出生后不久,全家便搬到了附近的加德納鎮(zhèn),這個地方就是他日后詩中所寫的“蒂爾伯里鎮(zhèn)(Tilbury Town)”的原型。羅賓遜自幼酷愛寫詩,是當?shù)卦娚绲哪挲g最小的成員。1891年羅賓遜進入哈佛大學學習,兩年后因家道中落、經(jīng)濟困難不得不輟學回家。1896年自費出版了詩集《急流與昨夜》(The Torrent and the Night Before,1897年再版時易名為《夜之子》,The Children of the Night),但并未引起評論界的注意。
1897年羅賓遜去紐約謀生,雖然生活窘迫但仍堅持詩歌創(chuàng)作。1902年羅賓遜在友人幫助下發(fā)表詩體小說《克萊格上尉》(Captain Craig)。西奧圖·羅斯福總統(tǒng)非常欣賞他的詩歌,并幫助他在紐約市海關謀得驗關員的職位。這份差事比較清閑,羅賓遜因此有充裕的時間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詩集《河下游的城鎮(zhèn)》(The Town Down the River,1909)和《天邊人影》(The Man Against the Sky,1916)的出版,確立了羅賓遜在詩壇的地位。羅賓遜以中世紀亞瑟王傳說為基礎寫成了長篇敘事詩三部曲:《墨林》(Merlin,1917)、《朗斯洛》(Lancelot,1920)和《特里斯丹》(Tristram,1927)。他的其他作品還包括《埃馮的收成》(Avon's Harvest,1921)和《詩集》(Collected Poems,1921)等。羅賓遜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使他分別于1922年、1925年、1928年三次獲得普利策獎。
羅賓遜嘗試過劇本創(chuàng)作,但多以失敗而告終。他最擅長寫短詩,其中最著名的是蒂爾伯里鎮(zhèn)居民的人物群像。他的詩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感,在形式上多采用傳統(tǒng)格律。羅賓遜的詩歌語言簡潔、用詞淺顯,因而深受讀者喜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