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向”披靡重在堅持
【字源】
向,北出牖也。從宀,從口。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漢字履歷】
《齊民要術(shù)》中有這樣一句話:“閉戶塞向,密泥,勿使風(fēng)入漏氣?!币馑际前验T戶關(guān)起來,把窗戶也塞起來,保證密封之后再涂上泥巴,以確保風(fēng)不會從外面進到屋子里來。這里的“向”與《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中“穹窒熏鼠,塞向謹(jǐn)戶”的“向”的含義相同,都是“窗戶”的意思。
無論是最早的甲骨文,后來的金文、小篆,還是現(xiàn)代的楷書,“向”字的字形基本沒有什么大的變化,都像在一座房屋的墻壁上開著一個窗口的形狀,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窗戶。
“向”是個象形字,《說文解字》中的“北出牖”指的就是向北的墻上的窗。“向”的本義專指朝北的窗口。上古時期,先民營造的房屋多是南北向,前為堂,后為屋,而且在前堂后屋里還開窗以通氣采光。先民把窗通稱為牖,把朝北的窗稱為“向”。“向”是先民們?yōu)榱讼奶焱L(fēng)而在墻上打的一個洞,在冬天到來之前,他們就會將其堵上。這個“向”字真實地反映了上古時代人們居住條件的簡陋。
“向”字由朝北的窗戶引申出“對著”、“向著”的意思,如《莊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币馑际牵河谑屈S河之神轉(zhuǎn)過頭來,望著北海若神長嘆。此外,“向”字還引申出“方向”、“往昔”、“舊時”等意思。此后,“向”指“朝北的窗戶”這個含義便消失了,于是古人又創(chuàng)造了一個“窗”字來取代“向”的本義。
【字里乾坤】
俗話說:“石看紋理山看脈,人看志氣樹看材?!币粋€人只有有了明確的目標(biāo)和遠大的理想,才會朝氣蓬勃、勇往直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志向,就像登山一樣。有的人發(fā)誓要登上最高的山,有的人只想攀上丘陵。唯有有了遠大的理想,在實現(xiàn)理想的道路上堅定不移,一路“向”前,才能取得驕人的成就,畢竟“偉大的動力來自偉大的目標(biāo)”。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