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不像上海女人
假如說一個上海男人被人家說不像是上海男人,雖然這種評判本身有問題,但多多少少是對一個上海男人的表揚。那么假如一個上海女人被人家說伊不像是上海女人,那一定是嘲笑和不屑,是在說那個女人一點點上海女人的樣子都沒有。常常有一些上海女人,明明就是生在上海長在上海,而且也蠻會發(fā)嗲,也會扭捏,但是就被人家背后議論說,伊真的不像是上海人,我一直以為伊是北方人,還跟伊開國語呢。
從來沒有誰給“上海女人”設立過幾要幾不要的標準和原則,在上海女人的心底,自有“上海女人”的模糊概念,不必理論上的歸納,卻有過招時的辨析。一些電視節(jié)目女主持人,不要看她們穿得時尚性感,不要看她又是旗袍又是說話綿軟無力好像很嗲的樣子,一看她舉手投足的樣子,就知道是從外地跳槽跳到上海來的。也正因為上海的洋氣十足,所以許多女公眾人物,或者是自我介紹,或者是媒體介紹,也總是將自己和上海有意識地媾和在一起?;蛘咦婕巧虾?,或者學籍在上海,或者曾經(jīng)在上海,或者丈夫、或者父母親祖父母是上海人,“上海女人”依然是一個體面的身份。楊瀾、閭丘露薇、洪晃、關之琳、林憶蓮、田海蓉、馬艷麗、衛(wèi)慧、安妮寶貝、虹影……好像都和上海沾邊,一定程度上,她們也是上海女人,更大程度上,她們也以自己具有“上?!奔毎麨闃s。和上海雖然沒有任何牽掛的,像靳羽西,但是也要在上海安一個新家,而且還要把家安在最有上海意義的地方。
但是上海人,主要是上海女人,依然會以自己作為上海女人的模式,評定“伊”像不像上海女人。鞏俐算得是國際級的明星了,但是她在《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中扮演的歌女小金寶,被上海人一句話蓋棺論定:伊一點也不像上海女人的,跟天涯歌女周璇根本不好比的?!堕L恨歌》有電影,有電視劇,鄭秀文、黃奕、張可頤都扮演了王琦瑤,鄭秀文的電影版王琦瑤影響一般,黃奕、張可頤的電視劇版王琦瑤收視率不低,但是一定令黃奕十分郁悶的是,她這個純粹的上海女人被人家說成不像上海女人,而被說成老有上海女人味道的張可頤,卻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上海閑話一句也勿會講。至于劉曉慶在上海主演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那真是離上海女人遠得有十萬八千里了。
所以有人驚呼:做人難,做女人難,做上海女人難上之難。難就難在做了上海女人卻被人家說不像上海女人。
2002年,上海電視臺推出了一檔“時髦外婆”節(jié)目,請如今外婆年紀、五六十年前的上海小姑娘回憶她們當年海上繁華夢,看電影、吃西餐、蕩馬路、買衣裳……“時髦外婆”只有在上海的電視臺播放才會有不錯的收視率,也只有在上海才能找到“時髦外婆”,而且還不是鳳毛麟角;唯一出乎觀眾意料的是,她們都以為主持人、七十高齡的周諒量當年就應該是一個時髦的小姑娘,但是事實上,周諒量說,她沒有時髦外婆年輕時候的生活經(jīng)歷,雖然自己是一個地道的上海人,但是“父親是職員,為了供養(yǎng)我們姐弟四人讀書,四處奔波,家境并不寬裕。雖然學校與繁華的霞飛路(今淮海中路)相距不過百米,當時我卻很少去那里,更不用說有‘十里洋場’之稱的南京路了”。是多少年的演藝生涯,是多少年被浸潤的上海人的行為方式,成就了周諒量的“時髦外婆”的派頭。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