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想“一二”
豫 人
一位老人向一哲人索求墨寶,要求有二:其一,短小易記;其二,含人生哲理。哲人滿口答應。數(shù)日之后,哲人對老人說:“字已寫畢,請來自取?!?/p>
老人前往哲人住處去取,大吃一驚。發(fā)現(xiàn)哲人寫的條幅只有四個字:“常想一二?!崩先祟D時一頭霧水,一臉茫然,不解其意。老人向哲人求教此條何意,哲人微微笑曰:“此乃遵命而書。一是短少易記,只有四個字;二是含人生哲理?!?/p>
老人誠懇地請教哲人:“愿聞其詳?!闭苋寺龡l斯理地說道:“不是有句俗話叫不如意事常‘八九’嗎?那么除去八九,剩下的‘一二’豈不是順心如意的事了嗎?”聞聽此言,老人茅塞頓開,于是哈哈大笑道:“妙!實在是妙!”
從此,老人把這四字條幅掛在自己的房屋里,天天默讀。更重要的是,還“掛”在自己的心頭,常常想想如意順心的“一二”事,告別了那些心中不快的煩心事。
民國元老于右任飽經(jīng)滄桑沉浮,卻一生淡泊榮辱,自安長壽。有一個友人到他的住舍敘舊聊天,問其養(yǎng)生之道。于笑而不答,只是指指掛在墻上的那幅寫意蓮花圖上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不思八九”,下聯(lián)是“常想一二”,橫批是“如意”二字。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八九,順心之事只有一二。這說明人生中苦多甜少。生活在大千世界里,誰人沒有煩心事呢?如果放不下那八九煩心的事,總是讓其籠罩在自己的心頭,自己肯定不會感到幸福和快樂。煩心事既然概莫能外,不如棄“八九”之憂,思“一二”之樂。
其實,人生中,伴隨你的不總是不如意之事,很多時候,快樂就在你的身邊。我曾多次關(guān)注過打工仔“俱樂部”。他們雖靠賣苦力維持生活,但可以定期聚首在一起“窮開心”:又有拉又有唱,又有舞又有歌。我們不是打工族,開心的事應該更多。我們雖不是大富大貴,但也不愁吃不愁喝??床〕运幠軋箐N,養(yǎng)老金也花不完。退休補貼年年有,盡管數(shù)量不算多。乘車參觀都優(yōu)待,公交車內(nèi)給讓座。小學生問聲“爺爺好”,心里別提多快樂。
俄羅斯作家契訶夫曾說過這樣的話:“要是火柴在你口袋里燃起來,那你應當高興,因為多虧你的衣袋不是火藥庫;要是你的手指被扎破了,那你應當高興,因為多虧沒有扎住你的眼睛?!彪m然這些事都是煩心的事,但契訶夫聰明地用兩個“多虧”便巧妙地將煩惱轉(zhuǎn)化成幸運與快樂。這是蘊涵智慧的生活哲學。
淡化煩惱事,多想開心事,如此為之,日子過得就順心多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