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群36歲得子,取名牛童,牛童很小的時候,牛群就開始積極引導孩子的好勝心,因為他知道,將來兒子要面對的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給他留下財產,不如讓他學會一身本事。
為了培養(yǎng)牛童的好勝心,他把妹妹的孩子接到家里來,兩個孩子相差一歲。小哥哥喜歡閱讀,作文寫得非常好,而牛童不喜歡讀書,也不喜歡寫作文,但為了不讓哥哥笑話自己,牛童也開始抱著書看起來,時間一長也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牛童的數(shù)學很好,尤其是計算機更好,為了讓兩個孩子比賽,牛群特意買了一些扣子,黃色的當金牌,白色的當銀牌;同時他還找來兩面小旗,一個上面畫牛頭,一個上面畫老鼠,正好是兩個孩子的屬相。兩個孩子比賽計算機,誰贏了誰就拿金牌,掛誰的小旗。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下,兩個孩子每天都努力地學習,然后一較高下??上驳氖?,小哥倆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還在一次全國比賽中獲了獎,一人抱回一臺計算機。
競爭的目的是什么?競爭是為了彼此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樣的競爭觀才是一種良性的競爭觀。顯然牛童和小哥哥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男孩一定要從中學習他們這種共同進步的競爭觀,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這樣才能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
我們繼續(xù)看一下以下幾個男孩的行為,看看他們做的是對還是錯:
案例一:小明是五年級三班的一名學生,他自己不愿意努力學習,但又想考出好成績,于是他就和同桌小強串通好,讓小強把寫好的答案做成小紙條傳給自己。
案例二:亮亮平常表現(xiàn)得很出色,但在競選班長的時候還是失敗了,亮亮心里很憋屈,于是找了幾個“鐵哥們”把他的競爭對手小剛狠狠地“扁”了一頓,亮亮感覺出了一口氣,頓時心里平衡了很多。
男孩們,相信上面的兩個案例大家都遇到過,但是我們應該明白這樣的舉動并非是一個男子漢應該有的。男孩應該清楚,競爭是人們以一定的手段,通過一定的方式,與同行或對手彼此較量、相互爭勝以達到自己目的的社會活動。競爭已變成現(xiàn)代人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既然競爭不可避免,男孩就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來認識和面對競爭。人人都想成功,有競爭心理是對的,但是要通過正當競爭,將來才會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知識窗
開心一笑:競爭太激烈了
為你支招
那么,男孩們,培養(yǎng)良性的競爭觀,我們該怎么做呢?
1.克服自卑心理,培養(yǎng)自己的膽識
克服自卑是在競爭中取得勝利的保證。男孩們,如果我們遇到困難,深陷困境,我們是自甘墮落還是奮起努力?相信每一個有出息的孩子是不會任命運擺布的。我們不要在挫折中變得自卑,要努力分析問題,尋求解決方法,從失敗中獲取教訓,不斷調整競爭目標,尋求更有效的競爭方法,以備下一次競爭中能夠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取得成功。競爭需要膽識,膽識就是膽量與見識。一個有膽量的人更有一種向上的勁頭,他敢于與挫折相抗爭到底,有冒險精神;一個有見識的人,他的眼光會更為長遠,有著豐富的知識儲備,他能夠很好地駕馭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的競爭優(yōu)勢更加突出。
2.要學會公平競爭
在培養(yǎng)自的競爭意識的同時,要提高自己的競爭道德水平。有人以為競爭就是不擇手段地戰(zhàn)勝對方,以欣賞對方的失敗,“置人于死地而后快”。例如,為評上三好學生、優(yōu)秀干部或加入團組織而請客拉票,為取得老師的信任,打擊誹謗他人等。男孩們,我們要明白,競爭應該有利于社會,有利于集體和他人,同學之間的競爭應有利于共同提高。做到競爭不忘是非界線,用競爭促進大家追求更高的目標。
3.遇勝不驕,遇敗不餒
在競爭活動中,男孩們既可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名次,也可能未成功出線,榜上無名。勝利時洋洋得意,失敗時垂頭喪氣都是缺乏良好競爭意識的體現(xiàn)。因此,我們要懂得遇到勝利不要飄飄然,要想到“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道理,終點永遠在前面,遇到挫折也別以為世界末日到了,告誡自己“勝敗乃兵家之常事”,關鍵是找出失敗的原因,確定努力的方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