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5%的肥胖者屬于單純性肥胖,此類又有兩種,體質性肥胖和獲得性肥胖。體質性肥胖與遺傳有關,患者在出生半歲左右就出現肥胖癥狀。這種肥胖癥的人,身體的脂肪細胞數增多,其細胞體積較一般人肥大,飲食控制不易見效。大約5%的肥胖患者屬繼發(fā)性肥胖,即由于其他疾病的原因造成肥胖。繼發(fā)性肥胖可因中樞神經系統(tǒng)或內分泌系統(tǒng)病變而引起,因而又稱為“病理性肥胖”。此類肥胖癥,主要是遺傳性的原因。
四、肥胖癥的分類
肥胖癥按其不同的形成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一)單純性肥胖
95%的肥胖者屬于單純性肥胖,此類又有兩種,體質性肥胖和獲得性肥胖。體質性肥胖與遺傳有關,患者在出生半歲左右就出現肥胖癥狀。這種肥胖癥的人,身體的脂肪細胞數增多,其細胞體積較一般人肥大,飲食控制不易見效。獲得性肥胖一般從20~25歲以后,由于運動量不足,營養(yǎng)過?;蜻z傳因子,使脂肪細胞肥大,但無數量上的增生。其主要形成原因,過度食糖,吸收快,促進脂肪合成,使脂肪蓄積導致肥胖,一般青年人中、輕度肥胖和某些老年人肥胖都屬獲得性肥胖。
(二)繼發(fā)性肥胖
大約5%的肥胖患者屬繼發(fā)性肥胖,即由于其他疾病的原因造成肥胖。繼發(fā)性肥胖可因中樞神經系統(tǒng)或內分泌系統(tǒng)病變而引起,因而又稱為“病理性肥胖”。常見的病因有:腎上腺皮質增生使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柯興氏綜合征,甲減性肥胖,性功能減退,婦女絕經期,腦外傷,腦腫瘤,胰腺瘤,維生素B族缺乏等均可出現繼發(fā)性肥胖。
(三)遺傳性肥胖
此類肥胖癥,主要是遺傳性的原因。其次與家庭飲食結構及生活習慣有關。據有關專家研究統(tǒng)計,父母雙方都肥胖,其子女有60%~80%可能成為胖子;父母雙方中只有一人肥胖,他們的子女有40%可能成為胖子;如果父母雙方均是瘦子,其子女只有10%可能成為胖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