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枯草茶:夏枯草30克,綠茶2克。先將夏枯草煎湯至沸,將綠茶放入瓷杯中,然后把煎沸之夏枯草湯沖入,加蓋泡5~10分鐘。當茶飲,常服。每日換2次茶葉。具有清肝明目,利水消腫的功效,適用于高血壓病、高脂血癥、中風先兆及后遺癥,其眩暈耳鳴者尤宜。
(2)菊花茶:白滁菊(或杭白菊)3克,綠茶2克(或單用菊花亦可)。將菊花、綠茶置杯中,開水泡服。代茶飲用,夏日宜多飲。具有清肝息風明目的功效,適用于肝陽上亢,頭暈、目眩、耳鳴。高血壓病、中風先兆及中風后遺癥宜服用。胃寒便泄者忌用,冬季不宜用。
(3)黃瓜藤茶:黃瓜藤60克,綠茶2克。用水煎煮。服湯代茶,每日1劑,分次服用,連用數(shù)日。具有清熱化痰的功效,適用于中風痰熱內壅,胸悶不暢。
(4)苦丁桑葉茶:苦丁茶6克、菊花6克、桑葉6克、白茅根6克、鉤藤6克。制成粗末備用。煎水代茶頻飲。具有清熱平肝的功效,適用于高血壓病、中風頭脹頭痛。
(5)雙花茶:生槐花10克,凌霄花10克,綠茶15克。將槐花、凌霄花用溫水略泡,洗凈去蒂,與綠茶一起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0分鐘即可。代茶頻飲,連用1周。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適用于各種血證。有中風先兆者宜服用。
(6)密蒙花茶:綠茶1克,密蒙花5克,蜂蜜25克。將綠茶、密蒙花共加水350毫升,煮沸3分鐘,過濾后,加入蜂蜜再煮沸即可。每日1劑,分3次飯后代茶服。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適用于肝陽上亢,目赤便結,中風后遺癥。
(7)決明子茶:炒決明子15克,綠茶3克。將炒決明子與綠茶共加水適量煎沸3分鐘,加蓋待溫后服。每日1次,代茶飲。具有清肝明目,瀉火的功效,適用于中風先兆、高血壓病、高脂血癥。
(8)三七茶:三七花3克,綠茶2克。夏末采取三七花若干,曬干切細,瓷瓶收藏。開水泡服。頻頻代茶飲,一日數(shù)次。具有清熱平肝的功效,適用于肝火上逆之高血壓病、頭暈目眩等。
(9)白芷茶:白芷75克,川芎30克,甘草30克,川烏頭(半生半熟)30克,細茶、薄荷適量。沸水沖泡細茶、薄荷,上四味藥共研細末備用。每服藥末3克,細茶薄荷湯調服。具有活血祛風,和絡止痛的功效,適用于偏正頭痛,亦可用于中風前后有頭痛難忍者。
(10)明天麻茶:川芎20克,明天麻6克、雨前茶6克。上三味煎服。每日1劑當茶飲。具有平肝息風,祛風和絡的功效,適用于頭風、頭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