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如何預防頸椎病
(1)工作體位:坐的姿勢不良與頸椎病關(guān)系密切,坐位時,脊柱的下段相對固定,上段(尤其是頸椎)活動明顯增加,易受損傷;固定于一種姿勢工作的人,也易出現(xiàn)頸椎損傷。長時間頸部處于相對固定的僵直狀態(tài),會使頸部某些肌肉發(fā)生痙攣,也會加重頸椎損害。這是伏案人員頸椎病發(fā)病的主要原因。
伏案人員應取的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坐位時應保持頭頸自然直立,雙肩放松,挺胸。在這種狀態(tài)下,頸椎受到的不良外力最小,不易受損傷。長期伏案人員的辦公桌可做成斜桌面,以縮短眼睛與桌面的距離,減少頸椎前屈的程度。一般來說,將工作臺面傾斜10°~30°即可達到上述目的。
工作臺與坐椅的高度亦應協(xié)調(diào)。普通桌椅的高度分別為80厘米和45厘米,這一高度能使人在伏案時,保持頭頸直立或略微前屈的位置。桌高椅低,使頭頸后仰,不利工作操作,也不利頸椎健康;桌低椅高,則使頭頸過度前屈,更加重了對頸椎的損害。身長對工作臺高度的要求也不一致,個高者可選用高桌或低椅,矮個可選用低桌高椅。提倡使用椅子,不用凳子,這是因為椅子的后背可協(xié)助支撐脊柱。研究發(fā)現(xiàn):腰背在無支撐時,脊柱(尤其是椎間)所受的壓力,明顯地較有支撐的大,而且支撐物越多,所受之力越小。因此,從預防頸椎病的角度說來,應選擇高靠背的座椅,靠背的高度應達頸后部,可發(fā)揮對頸椎的支撐作用,而且椅背微微后仰,對頸椎腰椎均有保健作用。
因工作的要求或條件所限,頭頸部常向某一方轉(zhuǎn)動或相對固定者,應每隔1~2小時,有目的地改變一下工作姿勢,或向其反方向活動數(shù)次,以利頸椎保健。
(2)工作強度:因工作強度大、節(jié)奏快,在一天工作之后,頸、肩、背部會酸脹、疼痛不適。長期如此,身體的體質(zhì)狀況會逐漸下降,頸椎也會因慢性勞損而引起頸椎病。故合理安排工作,縮短工作時間,降低勞動強度,可減少頸椎病的發(fā)病。另外,做些頸部按摩、活動,或利用身邊的辦公桌做支撐上肢的活動,也可消除頸、肩、背部的疲勞。
(3)工作環(huán)境:辦公人員不宜在空調(diào)房間內(nèi)長時間工作,其工作空間要大,有利于伸展四肢。辦公室內(nèi)的濕度也要適中,濕度太大易得風濕病,加重或誘發(fā)頸、肩、腰、背疼痛等。
(4)工間體操:腦力勞動者的體力消耗不大,應抽出時間參加適當?shù)捏w育活動,這對頸椎及整個脊柱有益,對全身臟器及四肢也有益。所以,不應忽視工間體操。工間操動作如下所述。①頸椎活動:頸部不適是其主要適應證。做頸椎的前屈、側(cè)彎、后仰及旋轉(zhuǎn)活動,幅度由小及大,爭取達到最大限度?;顒訒r應盡量多做后仰及與工作時頸椎所處方向相反的動作,一般5~10次即可。②挺胸活動:伏案工作過久后,會出現(xiàn)頸、肩、腰背酸痛不適,此時,每隔1~2小時,做挺胸活動數(shù)次,不僅有利頸椎,也有利于心肺。坐位活動可采用雙肘屈曲,雙上肢用力向外后方向運動,胸部及頭頸同時向后仰,反復進行5~10次即可。③伸腰活動:腰背酸痛是久坐者常見癥狀,可按下法預防。坐在靠背椅上,雙下肢伸直,雙足踏地,雙上肢垂直向上高舉過頭,上下肢同時用力向后伸,頭頸亦隨之后仰,反復5~10次,對頸、腰、背及上、下肢不適者均為適宜。④雙手撐桌:利用身邊的辦公桌或工作臺做類似撐雙杠動作,以協(xié)助放松肌肉。具體做法:雙手支撐桌面,雙膝屈曲,雙足騰空,雙手支撐全身,頭頸后仰,堅持5~10秒鐘,重復5~10次,每日堅持進行。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