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復合保苗劑的開發(fā)研究
高效復合保苗劑的開發(fā)研究
許新橋1 胡興華2許恩光3
(1 中國綠化基金會 北京 100714
2 江蘇瑞邦農(nóng)藥廠 金壇 213200
3 黑龍江省林科院 哈爾濱 150081)
摘 要:使用高效復合保苗劑在東北地區(qū)進行一年的試驗,根據(jù)樹的大小種類,使用適合劑量,對于云杉、樟子松、銀中楊、小樹苗水曲柳、觀賞灌木、小葉丁香、黃玫瑰以及換床云杉S2-1,在正常管理和樹木灌木苗木質(zhì)量合格的條件下,具有明顯促生長及促成活的效果;高效復合保苗劑對于杏樹、金葉榆、文冠果、換床紅松S2-1,有一定促生長效果,但不明顯;對于黃菠蘿、造林落葉松苗及水臘效果一般,通過完善試驗劑量,會有很大發(fā)展和應(yīng)用潛力。最后對有些實驗效果不明顯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發(fā)展建議,使高效復合保苗劑的發(fā)展前景更為廣闊。
關(guān)鍵詞:高效復合保苗劑 大樹移栽 觀賞灌木 換床 造林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the High-efficiency Composite Protected Seedling Agent(HCPSA)
Xu Xinqiao1, Hu Xinghua2, Xu Enguang3
(1 China Green Foundation, Beijing, 100714
2 Jiangsa Repont pesticides Factory, Jintan, 213200
3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Forestry, Harbin, 150081)
Abstract: The high-efficiency composite protected seedling Agent(HCPSA) passed experimemt in one year. The spruce(Picea Koraiensis), scotch pine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poplar (populus albs X P.berilinensis )of transplanted the large-tree, and the ash (Fraxinus mandshuric) Seeling, ornamental bush of the lilac (Syringa microphylla Diels), yellow rost(xanfhina), transplanting spruce(Picea koraiensis)S2-1 have distinct promoting growth and survival effect that it has normal manage,and has a good guality condition,and has the application suit dosage of according tree size species, and so on. The apricot(Prunus armenical.), elm(clmus spp) yellow horn (xanthoceras), transplanting Koran pine(pinus koraiensis) S2-1 Have definte promoting growth effect but not distinct. The Amut corktree(Phelldendron amurense) and planting larch(larix spp) grfting seedling,border privet (ligustrum oltusieb,et zucc), have Same as effect. If it pass perfect test, It is also grea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otential. The some experiment is not effect that The reason is progress analysised, the prepsal put forward about future develop, the product have broad prospec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high-efficiency compsite protected seedling agent, large-tree transplant, ornamental bush; transplant bed, planting tree
為了提高綠化、造林樹種的成活率與保存率,提高樹木的生長量和造林技術(shù)的科技含量,開發(fā)了高效復合保苗劑新產(chǎn)品。通過大量篩選(包括配方和使用技術(shù)及樹種)找到適合多種樹種促生長生根的廣譜型高效復合保苗劑。高效復合保苗劑的開發(fā)項目由中國綠化基金會許新橋博士牽頭,江蘇瑞邦農(nóng)藥廠(提供產(chǎn)品),黑龍江省林科院(提供有關(guān)技術(shù)資料實施方案等),以及各地基層生產(chǎn)單位協(xié)作完成?,F(xiàn)將東北地區(qū)試驗情況總結(jié)如下。
1 試驗概況
(1) 黑龍江省林科院林業(yè)所。落葉松苗222株。地點:江山嬌林場。
(2) 哈爾濱市專業(yè)綠化公司工程隊移栽杏樹(10年齡)50株、黃玫瑰70叢、暴馬丁香30株。地點:省林科院至省植物園哈平路綠化帶全長1公里。
(3) 牡丹江市園林處城市大樹移栽:銀中楊(10年以上)云杉(15~20年),樟子松(10年以上)以及觀賞小灌木(樹籬用),小葉丁香、水臘等,以及水曲柳小樹苗(4年生)。地點:市效區(qū)公路綠化帶和苗圃。
(4) 黑龍江省林業(yè)總局亞布力林業(yè)局營林處造林落葉松苗、云杉、紅松、黃菠蘿苗換床移栽等。地點:亞布力林業(yè)局管轄的基層林場苗圃。
(5) 吉林省松原華宇林業(yè)研究所。金葉榆、文冠果造林試驗區(qū)。地點:松原市景觀區(qū)綠化帶。
2 試驗內(nèi)容
2.1 高效復合保苗劑
由江蘇瑞邦農(nóng)藥廠提供,為新開發(fā)的產(chǎn)品,由核心料和輔料兩部分組成,其中腐植酸成份占主要地位。包裝規(guī)格為10克/袋。
2.2 試驗對象
施用對象為正常生長條件下的大樹、苗木及灌木,研究不同施藥量與施藥位置對大樹、苗木生長的影響。
2.3 施藥量
不同樹種施用不同用量,大樹可規(guī)定1、2、3、5、8袋/株的用量,造林苗1袋/株,觀賞灌木每叢1袋,分散小苗10株/袋,換床苗10株/袋。
2.4 施用技術(shù)
造林苗在施用方法上,可采用隔離土層1~2 cm施藥,或者直接對根施藥。對于移栽的大樹,保苗劑撒挖坑底部或根土坨四周。
2.5 測標準
各樹種、灌木、苗木的生長反應(yīng)分為明顯、一般、沒有反應(yīng)3種。
2.6 配套技術(shù)
(1) 移栽苗木及時澆水,造林苗木適地適樹。
(2) 大樹移載的土坨要保護好,用塑料袋包上不能松散。
(3) 坑穴的挖掘大小深度要符合要求。
(4) 適時防治病、蟲、草害及施用葉面肥(觀賞灌木)。
3 試驗結(jié)果
3.1 針葉樹
表1 不同條件下草甘膦的除雜草反應(yīng)性能
Tab.1 The Glyposate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 in weed control performance
注:(1)*未測定生長量;(2) **特大云杉在海林縣報恩寺大門前;(3) 所有移栽大樹中除樟子松外,云杉全部成活。
由表1可以看出,(1) 移栽樹木成活率很高,但保存率要第二年春天才能確定。(2) 處理組的移栽云杉,從地上部分新枝看出,云杉可達6~8 cm(8月中旬)而對照只有3~4 cm;從樹高的生長來看,當年頂端枝生長比對照增加20%以上(肉眼可看出很明顯)。(3) 從色澤與形態(tài)上看,處理組呈深綠色,樹冠較大而對照則葉色較淺,樹冠較小(用肉眼可看出)。(4) 對樹木根系尚未進行調(diào)查,但根據(jù)根與地上部分的相關(guān)性推測,根系應(yīng)比對照發(fā)達,不定根較多。
由于試驗大樹數(shù)量不多,表1只能定性看出高效復合保苗劑有一定的促生長作用,樹越大所需的保苗劑袋數(shù)越多,但劑量反應(yīng)尚不完善,只能表明有這一趨勢。
3.2 闊葉樹
銀中楊、杏樹大樹移栽情況見表2。
表2 銀中楊、杏樹大樹移栽情況
Tab.2 The result of poplar(plpulus alba X P. berilinensis) and apricot(Fraxinus mandshuria) in large-tree transplant
注:調(diào)查時間為2010年8月15日,胸徑各測處理對照5株。
從表2可看出,杏樹移栽處理有以下幾方面。
(1) 1袋高效復合保苗劑用量對杏樹提高成活率無明顯作用,主要原因是這批杏樹都感染不同程度的爛皮病,而保苗劑中無殺菌劑成分,所以保成活率不高。
(2) 保苗劑對杏樹有一定的促生長作用,特別頂端優(yōu)勢明顯,但由于未做增量試驗,不能判定保苗劑促生長的最適劑量。
(3) 杏樹保存率要3年后確認,移栽后3年內(nèi)都有樹木死亡,這與當時的氣候,尤其是降雨有關(guān)。2010年杏樹死亡率高與7月份太干旱也有關(guān)。
銀中楊移栽處理后生長表現(xiàn)為以下幾方面。
(1) 用高效復合保苗劑3袋處理銀中楊,處理植株生長明顯優(yōu)于對照,樹冠生長大小差異十分明顯;根系生長狀況沒有調(diào)查。
(2) 處理苗木100%成活而對照死了3株,成活率只有70%,但因試驗植株太少,再加死亡原因復雜,因此,對此結(jié)果僅供參考,如定量確定,還須做規(guī)模栽植(上千株)以及土壤測定。
(3) 由于澆水及時,7月份干旱時銀中楊未受傷害,再使用高效復合保苗劑,成活率較高。
(4) 從測定胸徑生長看出:處理組胸徑平均為18.8 cm,對照組平均為15.0 cm,處理比對照增加3.8 cm,促徑生長明顯。
總之,闊葉樹移載后用保苗劑處理有一定的促生長作用,但需配合澆水才能促進快速生長。
3.3 觀賞灌木
小葉丁香,水臘及暴馬丁香,黃玫瑰移栽處理情況見表3??梢钥闯觯?1) 小葉丁香對高效復合保苗劑最敏感,經(jīng)10株/袋處理后,處理組生長旺盛,比對照高出20~30 cm,使用效果明顯。(2) 水臘對高效復合保苗劑10株/袋的使用量沒有反應(yīng),效果不明顯,它的最適用量還須增量試驗。(3) 黃玫瑰對高效復合保苗劑反應(yīng)比較明顯,1叢/袋可使處理組的根發(fā)枝條較多,效果比較明顯,但仍需做增量試驗。(4) 暴馬丁香用1株/袋處理后生長良好,但由于沒有對照,無法確定使用效果。暴馬丁香抗旱功能與周圍樺樹相比十分明顯。(5) 由于小灌木生長在馬路間的綠化帶,受汽車尾氣影響很大。用高效復合保苗劑處理能促生長,說明保苗劑對于灌木的抗逆性提高也起一定作用。
表3 小葉丁香,水臘及暴馬丁香,黃玫瑰移栽處理情況
Tab.3 The result of Chinese lilac(syringe microphylla Diels),border privet(cigustrum obtusieb et zucc), lilac(Syringa reticalatavar.mandshurica(Maxim) and yellow rose(Rosa Xanthina) transplant experiment
注:暴馬丁香旁邊栽的樺樹高7~8m,8月中旬后,樺樹旱死,而暴馬丁香乃枝枝繁茂。
3.4 林業(yè)苗圃
紅松、云杉、黃菠蘿換床苗及落葉松造林苗試驗情況見表4。
表4 紅松、云杉、黃菠蘿換床苗及落葉松造林苗試驗
Tab.4 The result of pine, spruce, Amut cork-tree and large planting experiment
注:(1) 有隔離層指移栽時先復土蓋根,然后用保苗劑。而直接觸根是指移栽時保苗劑撒在裸根上。(2) 紅松三年生苗,留原床2年,換床1年。(3) 換床時間2010年5月10日。
紅松為夏休眠型樹種,它的高生長7月中旬就完成。從表4可以看出:(1) 高效復合保苗劑對紅松S2-1高生長有一定促進作用,包括苗高與莖生長。(2) 有隔離層與無隔離層試驗表明,高濃度保苗劑對裸根紅松苗有抑制反應(yīng),有隔離層后可很好地促進生長,說明施用固體保苗劑的位置效應(yīng)很重要。(3) 高生長與紅松苗地徑大小有關(guān)。地徑大,高生長大,反之就小。(4) 直接接觸也有可能對紅松根周圍菌根生長造成一定影響,從而造成對紅松生長影響。(5)高生長為零,表明個別苗木6月中旬就進入夏休眠,并不表明該苗木死亡。
總之,高效復合保苗劑對紅松的作用比較復雜,涉及到菌根和生長方式等,表4數(shù)據(jù)只反映了一個方面。使用效果一般,但有繼續(xù)研究的空間。
表5 云杉S2-1換床苗用高效復合保苗劑生長與存活調(diào)查
Tab.5 Investigate of promoting growth and survival on spruce (picea koraiensis) S2-1 transplant bed seedling of the application HCCPSA
注:(1) *高效復合保苗劑1袋處理10株苗。(2) 換床時間為5月10日。
從表5可以看出:(1)高效復合保苗劑對云杉S2-1生長有一定促進作用。促進高生長均為20%以上,效果明顯。(2)高效復合保苗劑對于提高保存率也有一定作用,雖然增加不多,但對提高苗木抗干旱能力有一定作用。(3)7~8月份黑龍江比較干旱,由于不能及時澆水造成苗木死亡率較高。
云杉S2-1在針葉樹苗木中反應(yīng)比較明顯。
表6 落葉松造林苗不同施用方法效果調(diào)查
Tab.6 Investigate of effect on larch(larix gmelini) planting seedling with different application method
注:*5月9日移栽,6月9日調(diào)查,每株1袋高效復合保苗劑。
從表6可以看出:(1) 高效復合保苗劑對于落葉松造林苗主根有一定的促生長效果。但對高徑生長,由于生長時間短沒有明顯效果。(2) 直接接觸與有隔離層接觸對主根生長會產(chǎn)生不同效果,直接接觸可促進落葉松主根生長而間接接觸效果就差一些。但隨著7月份后雨季到來(今年是8月份),后期的高生長可能會超過對照(因道路不好未調(diào)查),但從城市綠化苗木的生長可看到保苗劑的后期效應(yīng)。樹木生長出現(xiàn)入冬前第二個高峰,與對照相比,處理效果不明顯。
根據(jù)試驗情況,不同的高效復合保苗劑施用方法使樹木生長反應(yīng)一般,但有繼續(xù)研究的空間
從表7可以看出:選出在50 cm以上10株苗進行比較,使用高效復合保苗劑的苗高與平均徑根長略占優(yōu)勢,這一差異也在誤差范圍之內(nèi),可見促根促生長效果不明顯。
由于苗木個體差異,所以只能選擇處理及對照中具有代表性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如不選擇,其苗木個體差異最小40、41,最大61.60,相差達20 cm,顯然無法評價意義。
從表8可以看出,金葉榆與文冠果的處理比對照存活率差異不明顯,但無負面效應(yīng)。
表7 黃菠蘿闊葉樹換床苗試驗效果測定
Tab.7 Effect determine of Amut cord-tree(phelladendron amurense)of broadleaf tree transplant bed seedling experiment
注:選試驗與對照苗各50株用量1株1代(每株數(shù)據(jù)略)。
表8 金葉榆、文冠果試驗效果(每株1袋)
Tab.8 Experiment effect of elm(Vlmus spp) and yellow-horn (xanthoceras)
注:對照金葉榆和文冠果存活率80%左右(估測,因漲大水無法去實地)。
3.5 高效復合保苗劑對落葉松嫁接造林苗成活率的影響
從表9可以看出:(1) 各種不同落葉松經(jīng)高效復合保苗劑處理造林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幅度在7%~15%之間。(2) 由于樹木的數(shù)量較少只表明一個趨勢,僅供參考。(3) 不同樹種成活率的差異可能與苗木對核心料的敏感程度有關(guān),其成活率排列為興安落葉松>長白落葉松>日本落葉松×長白落葉松。(4) 處理和對照位于同一林地,相鄰環(huán)境條件基本一致,因此地域及土壤的影響基本排除。(5) 苗木死亡的原因與人為扶育時受到干擾破壞有一定相關(guān)性,但可能以苗木自身原因為主。(6) 本試驗是保苗劑直接與根接觸,所以藥劑并不傷苗。
總之,施用效果一般,如選用正常造林苗木精心管理會有很大潛力可挖。
從表10可以看出:(1) 水曲柳經(jīng)高效復合保苗劑處理后根系發(fā)達,尤其細根很多,為次年高徑生長打好基礎(chǔ)。(2) 對照根系不發(fā)達,形成雞爪根,可能會對次年生長產(chǎn)生影響。
由于前一階段干旱,根系發(fā)育受到抑制,進入8月中下旬以來牡丹江地區(qū)降雨充沛,因此處理區(qū)樹苗又產(chǎn)生許多新根,形成第二個生長高峰,但因時間已晚,所以在高徑生長上沒有明顯表現(xiàn),但從樹的葉色和頂端優(yōu)勢上能看到一些差異。說明水曲柳也是一種效果施用明顯的樹種。
表9 2010年9月20日落葉松成活率調(diào)查(每株1袋)
Tab.9 Investigate of larch(larix.spp) planting seedling effect on survival percent
注:黑龍江省鏡泊湖北湖頭江山嬌林場苗木生長狀況達到規(guī)定要求。(2) 2010年5月5日造林。(3) 造林后幼樹經(jīng)二次幼林扶育除草,本試驗苗木均為嫁接苗。
表10 水曲柳4年生苗試驗效果
Tab.10 Ⅵ Experiment effect of ash(Fraxinus mandshuria Diels)of the four years seedling
注:(1)水曲柳1株/袋,5月中旬用藥,9月27日調(diào)查。(2) 處理與對照相比高徑生長不明顯。
4 討論
4.1 高效復合保苗劑對樹木促生長,促生根的主要原因
(1) 樹木本身健壯,不感染病,適時適當?shù)囊浦卜椒ê土己玫呐涮状胧┤鐫菜?,才能使保苗劑充分發(fā)揮作用。
(2) 使用適當?shù)膭┝?,不同樹種與大小,使用劑量合適。對生長的促進與提高成活率及保存率有明顯效果。
(3) 適當?shù)氖┯梅椒ㄈ鐜в?~2 cm土層用藥,可以避免對敏感樹種產(chǎn)生負面效應(yīng)。
(4) 高效復合保苗劑的促根效果與不同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根特點有關(guān)。對裸根苗和大樹根細根的處理最好有隔離層效果更好。
(5) 苗木和樹木移栽的時間必須在樹液流動之前,樹液開始流動或流動后由于樹(苗)本身養(yǎng)分消耗太多,根的生理活性因子及養(yǎng)分供給不足,樹木難以成活;還要注意土壤移栽層中的溫度,溫度過低,根易受損,會感染病害,降低成活率。
(6) 造林苗木必須適地適樹,最好選擇本地區(qū)與培育苗木地環(huán)境(氣候條件、土垠條件)相似為宜。
(7) 對于城市綠化苗木在苗木和大樹成活后,最好再施用1~2次葉面肥,同時注意防治病蟲害。
(8) 對于造林苗木,造林地的土壤含水量是關(guān)鍵。過于干旱,如造林時不澆水,苗木不易成活。在缺水的干旱地區(qū),高效復合保苗劑作用會受到一定限制,至少保證有保苗成活的水量。
4.2 部分試驗效果不明顯原因分析
4.2.1 高效復合保苗劑配方劑型原因
(1) 保苗劑中核心料含量太低,對于移栽大樹或綠化苗木根系應(yīng)有一定強度的刺激,目前采用10克/袋,如果通過增加袋數(shù)來加量會使成本較高,可以適量調(diào)整核心料。
(2) 輔料中生理活性因子欠缺,尤其是促生長成分,要適當增加有強化酶促反應(yīng)及激活細胞代謝的一些成分(如硫胺、復硝酚銨等)。
(3) 保水劑含量太少,對于干旱地區(qū),保水劑吸足水至少要保證樹木一個月用水,才能使根扎到深處。但城市綠化用的配方,由于澆水條件好,可以不配保水劑。
(4) 載體太少,腐植酸的含量仍需加大,有助于核心料的緩慢釋放。
(5) 整個劑型配置(核心料+輔料)總量太少,一袋10克遠遠不夠,建議增加至20~50 g。
(6) 由于氣候原因如春季多雨,導致根腐病等嚴重,配方中應(yīng)增加殺菌劑(東北雨季時也有此問題)。
(7) 高效復合保苗劑根據(jù)施用對象可分針葉樹,小苗、大樹型及闊葉樹等包裝劑型,以適合不同樹種與苗木的需要,同時要完善廣譜型高效復合保苗劑的配制。
4.2.2 樹木生物學與生理學上的原因
(1) 各樹種對核心料的敏感性與發(fā)根能力存在差異,闊葉樹要促其大根如側(cè)根、主根、不定根、須根的發(fā)根,促其根原基形成最為有效。針葉樹應(yīng)以促進細根,非木質(zhì)根和根毛為主,這種差異在施用技術(shù)上要區(qū)別對待,即直接接觸與有隔離層接觸。
(2) 施用劑量與樹的大小年齡有關(guān)。一般速生樹種用量要稍低,而慢生樹種可以多一些,闊葉樹與針葉樹的用量標準也應(yīng)有所差異。
(3) 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尤其是菌根比較突出。核心料對菌根有影響應(yīng)可以考慮,此外如楊樹喜濕,樟子松耐干旱,造林地要適應(yīng)樹種需求。
4.2.3 施用技術(shù)與配套技術(shù)方面的原因
(1) 由于高效復合保苗劑是固體。施用部位(即位置效應(yīng))十分重要,包括施用樹坑穴的位置、深度、劑量等。
(2) 必須提供一定的水量,才能保證苗木成活。如過于干旱,高效復合保苗劑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
(3) 移栽時間要考慮二個因素,一個是降雨,一個是溫度。盡量避免過季節(jié)造林和不良氣候條件(如干旱)造林。必須選對季節(jié),溫度過低不利于造林。
(4) 其他方面病、蟲、草防治及追肥等。
4.3 試驗組織安排中出現(xiàn)的問題
(1) 試驗樹種選擇不夠明確,配方設(shè)計適用于上山幼苗<0.5米,而用于>0.5米苗則缺少配方依據(jù)。實際上目前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上山造林苗木并不是很多,如黑龍江已完成荒山造林,近年來著重新補栽大苗。
(2) 沒有進行規(guī)模效應(yīng)試驗,所用保苗劑數(shù)量最多的落葉松,山上造林總共只有222多株苗,其他的樹種則更少。尤其是大樹移栽70~80株就沒有了,因此,所得結(jié)果只是定性的分析。
(3) 對目前市場經(jīng)濟了解不透。如落葉松苗一株不到0.3元錢,造林一畝人工加成本不到2元,而一袋保苗劑成本就0.5~0.8元,比苗的成本高。而大樹移栽,牡丹江市20年以上云杉價格1000元以上,10年銀中楊500元以上,特大云杉5000元以上,因此與樹價相比,保苗劑價格又相對很低,應(yīng)進行調(diào)整。
(4) 驗收標準只能從樹木地上部分的色澤、形態(tài)、生長狀態(tài)、樹形來判斷對促根的作用,但是大樹仍有困難。
(5) 經(jīng)費上明顯不足,去試驗地的交通費、用工費、材料費(拍照)調(diào)查費都難以支付,各試驗基層單位積極性不高。
4.4 關(guān)于出現(xiàn)負效益的原因分析
在部分調(diào)查資料中出現(xiàn)負效應(yīng),如上山造林落葉松成活率低于對照,黃菠蘿的試驗結(jié)果有部分數(shù)據(jù)也低于對照,落葉松高生長低于對照等,這種現(xiàn)象在大樹移栽中尚未見到,只在部分小苗木上有所出現(xiàn)。原因如下:
(1) 根據(jù)現(xiàn)用的核心料用量不可能對幼樹苗(1株1袋)造成藥害,可能是由于病害,尤其是根腐病以及苗木較弱大小不一,造林大小批次差異太大,往往造成差異高達20%以上。
(2) 土地原因,個別地段今年土垠水分過多,一般發(fā)生在坡下部,負效應(yīng)多。坡上稍干旱地區(qū)均為正效應(yīng)。
(3) 氣候原因,今年春季水分充足,夏季7月份干旱,8月中下旬才有雨,干旱潮濕交替,使病蟲害易發(fā)生,使一些弱苗死亡。
(4) 有的試驗對照與試驗區(qū)在位置上差異很大,如坡向不同會形成負效應(yīng),試驗區(qū)受環(huán)境影響很大。
(5) 試驗調(diào)查不認真,出現(xiàn)很多批漏,甚至很多數(shù)據(jù)在統(tǒng)計上有很大誤差。
(6) 個別地方造林時間未掌握好,造林時表土層中冰還未化凈,造成成活率低下。
(7) 人為干擾,尤其是幼林扶育,傷苗(過去損傷率達10%),放牧的牛羊啃樹等原因也會造成成活率低下。
4.5 今后改進意見與建議
(1) 分別針對大樹移栽與小苗研發(fā)不同產(chǎn)品,在目前的產(chǎn)品(適合<0.5 m幼苗)基礎(chǔ)上研制高含量的大樹產(chǎn)品。
(2) 規(guī)范試驗方法與規(guī)模,對于有一定促進作用的方法與劑量繼續(xù)擴大試驗,對于輔料要加大劑量。使小苗每袋至少20克,大樹50克。
(3) 先作規(guī)劃后生產(chǎn)樣品,明年早一點確定試驗樹種與規(guī)模,一是有利于人員培訓,二是有利于試驗安排。
(4) 印制統(tǒng)一的調(diào)查表格,以便增加可比性。
(5) 與有科研實力的大專院校合作,利用他們設(shè)備與實驗室檢測一些樹木的生理指標,如葉綠素含量,脯氨酸含量(抗旱),次生物多酚的含量等等。
(6) 與基層生產(chǎn)單位配合,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有真正的使用價值而不是參考資料。
(7) 對于試驗藥效明顯的應(yīng)開現(xiàn)場會,做一些規(guī)模性試驗,變試驗為生產(chǎn)力。
(8) 對各重點樹種的生物學習性及生理學方面提供必要參考資料與手冊。
(9) 加大試驗經(jīng)費投入。
4.6 小結(jié)
通過大樹移栽、觀賞灌木、造林苗木和苗圃育苗等的試驗,我們看到產(chǎn)品的初步效應(yīng),也看到存在的問題。在大樹移栽上只要劑量合適,管理到位,就有一定促進效果。觀賞灌木只要方法合適,適時移栽,劑量合適,處理也會有促進作用。造林苗木無論什葉樹(紅松、云杉、落葉松),還是闊葉樹(黃菠蘿)都有潛力可挖。還需做更細致的試驗與安排,特別是對于落葉松造林苗木。
今年在產(chǎn)品定向上我們?nèi)〉昧艘欢ǖ慕?jīng)驗與教訓,但對干旱地區(qū)造林必須解決生長起動水量問題以及開發(fā)苗木干旱休眠技術(shù)。目前還沒有更有效的配方,這將是2011年的工作重點之一。搞好苗木與市場價位對接,產(chǎn)品要根據(jù)目前苗木或大樹價位,來確定配方成本,以便生產(chǎn)單位接受。
致謝
本項試驗在許新橋博士指導下,胡興華高工的協(xié)助配合下,試驗技術(shù)負責人黑龍江省林科院許恩光研究員,組織下列單位人員參加:黑龍江省林科院林業(yè)所針葉樹育種室的周顯倉研究員,哈爾濱市專業(yè)綠化公司工程隊劉傳國,牡丹江市園林處孫安高工、左貴彬總工,黑龍江省林業(yè)總局亞布力林業(yè)局營林處張樹軍處長,吉林省松原華宇林業(yè)研究所黃國文高工、張?zhí)煜?。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祝賀“2010中國腐植酸行業(yè)低碳經(jīng)濟交流大會”暨“第九屆全國綠色環(huán)保肥料(農(nóng)藥)新技術(shù)、新產(chǎn)品交流會”取得圓滿成功!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