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幫孩子做個管理時間的高手
在一次課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個裝水的罐子。然后又從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從罐口放進罐子里的“鵝卵石”。當教授把石塊放完后問他的學生道:“你們說這罐子是不是滿的?”
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是,”
“真的嗎?”教授笑著問。然后再從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從罐口倒下去,搖一搖,再加一些,再問學生:“你們說,這罐子現(xiàn)在是不是滿的?”這回他的學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后班上有位學生怯生生地細聲回答道:“也許沒滿?!?/p>
“很好!”教授說完后,又從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進罐子里。倒完后,于是再問班上的學生:“現(xiàn)在你們再告訴我,這個罐子是滿的呢?還是沒滿?”
“沒有滿,”全班同學這下學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說。
“好極了!”教授再一次稱贊這些“孺子可教也”的學生們。稱贊完了后,教授從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來已經(jīng)被鵝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滿了的罐子。當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問他班上的同學:“我們從上面這些事情得到什么重要的啟示?”
班上一陣沉默,然后一位自以為聰明的學生回答說:“無論我們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滿,如果要逼一下的話,還是可以多做些事的?!?/p>
這位學生回答完后心中很得意地想:“時間就是擠出來的?。 ?/p>
教授聽到這樣的回答后,點了點頭,微笑道:“答案不錯,但并不是我要告訴你們的重要信息?!闭f到這里,這位教授故意頓住,用眼睛向全班同學掃了一遍說:“我想告訴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將大的‘鵝卵石’放進罐子里去,你也許以后永遠沒機會把它們再放進去了。”
時間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萊尼斯說:“時間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也是最寶貴的東西,因為有了時間,我們就有了一切。”歌德則說:“善于利用時間的人,永遠找得到充實的時間?!笔聦嵈_實如此,能夠掌控時間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條件之一。
愛迪生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于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后成為舉世聞名的“發(fā)明大王”。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后,他就根據(jù)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fā)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fā)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一千五百余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于浪費時間了?!?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p>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是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zhuǎn)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并拿了測得的數(shù)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么費那么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里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shù)字。
愛迪生說:“這是多么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準確,又節(jié)省時間,你怎么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jié)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早認識時間管理的重要性的?!叭松醒摹备菍r間管理與人的生命相提并論??桌戏蜃釉?jīng)站在河邊對著湍急的江水喟然長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當他見到他的一位弟子時間管理不善,用白天的時間睡覺的時候,給了那位弟子全方位的否定??梢?,一個人是否會管理時間在別人眼里是多么的重要。培根說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jié)約時間。西方的管理大師也都對時間管理高度重視。彼德·杜拉克就曾說:“時間是最高貴而有限的資源?!痹S多偉人諸如科學家、發(fā)明家、文學家,最成功之處就是運用時間的成功,他們都是運用時間的高手。
法國著名科普作家凡爾納也是非常珍惜時間的,他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一直伏案寫到晚上8點。在這15個小時中,他只在吃飯時休息片刻。當妻子來送飯時,他搓搓酸脹的手,拿起刀叉,很快填飽肚子,抹抹嘴,又拿起了筆。他的妻子關切地說:“你寫的書已不少了,為什么還抓得那么緊?”凡爾納笑著說:“你記得莎士比亞的名言嗎?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哪能不抓緊呢?”在40多年的寫作生涯中,他記了上萬冊筆記,寫了104部科幻小說,共有七八百萬字,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shù)字!一些感到驚異的人就悄悄地詢問凡爾納的妻子,想打聽凡爾納取得如此驚人成就的秘訣。凡爾納的妻子坦然地說:“秘密嗎,就是凡爾納從不放棄時間?!?/p>
當代青少年多數(shù)都很羨慕美國、日本富裕的生活及其轎車、電器,然而,你知道他們是多么珍惜時間嗎?早在200多年前美國還沒獨立的時候,美國啟蒙運動的開創(chuàng)者、科學家、實業(yè)家和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富蘭克林就在他編撰的《致富之路》一書中收入了兩句在美國流傳甚廣、擲地有聲的格言:“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遼寧青年參觀團在日本出席一個會議,出國前團長準備了厚厚一疊發(fā)言稿,可是屆時日方官員遞上的會序表卻寫著:“中方發(fā)言時間:10點17分20秒至18分20秒?!卑l(fā)言時間僅為一分鐘。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而在日本卻是極為平常的。日本從工人到學者,時間觀念都非常強。他們考核崗位工人稱不稱職的基本標準就是在保證質(zhì)量的前提下單位時間的勞動量,時間一般精確到秒。
所謂時間就是金錢,時間有時比金錢還要珍貴,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孩子能否安排好自己的時間,與他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聯(lián)系。不珍惜時間,無法合理安排時間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缺乏不斷前進的動力。如果父母在早期教育中讓孩子養(yǎng)成了良好的時間觀念,就等于給了孩子知識、力量、聰明和美好的開端。因為善于利用自己時間的人將會獲得高效率的辦事結果,也是最能出成績的人。
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強,他們往往不能按問題的主次和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時間,而是憑自己的興趣來安排時間,結果不但造成了不必要的時間浪費,而且還會影響處理許多事情。瓶頸管理理論認為,改善績效的最佳方法不是改進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步驟,而是改進“瓶頸”(最大的約束因素),因為系統(tǒng)的整體績效取決于瓶頸。時間正是最大的約束因素。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