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思源,你知道我們每天的生活用水都來自哪里嗎?我們賴以生存的水環(huán)境狀況又是怎樣的呢?
秀美杜湖
如畫上林湖
清澈河道
漂浮著垃圾的河道
作業(yè)我們的調(diào)查結果
我們的水環(huán)境怎么樣?我市在整治水環(huán)境的實施過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成效?
低碳生活節(jié)水有妙招
珍惜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是每一個地球公民的義務。在家庭中,我們該如何節(jié)約用水呢?
1.洗衣:用洗衣機洗少量衣服時,水位不要定得太高,衣服在高水位里漂來漂去,衣服之間缺少摩擦,反而洗不干凈,還浪費水。
2.洗澡:不要讓噴頭的水自始至終開著,要盡可能先從頭到腳淋濕一下,然后全身涂肥皂搓洗,最后一次沖洗干凈。
3.廁所節(jié)水:如果廁所水箱過大,可以在水箱里放一塊磚頭或一只裝滿水的大可樂瓶,以減少每一次的沖水量。
4.一水多用:洗臉水用后可以洗腳,養(yǎng)魚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淘米水、煮過面條的水可以用來洗碗筷。
5.收集廢水:家中應預備一個收集廢水的大桶,收集洗衣、洗菜后的家庭廢水用來沖廁所。
6.洗餐具:最好先用紙把餐具上的油污擦去,用熱水洗一遍,最后才用溫水或冷水沖洗干凈。
7.空調(diào)滴水:使用一個晚上,空調(diào)滴下的水能裝滿一桶,這些水完全可以變廢為寶。
8.生活習慣:刷牙、取洗手液、抹肥皂時要及時關掉水龍頭;不要用抽水馬桶沖掉煙頭和碎細廢物;洗土豆、蘿卜等應先削皮后清洗;正在用水時,如需開門、接電話,應及時關水。
飲水八要素
1.自來水
有人習慣早晨起床打開水龍頭,接一杯自來水喝,這是不對的。停用一夜的水龍頭及水管中的自來水是靜止的,這些水與金屬管壁及水龍頭金屬腔室會產(chǎn)生水化反應,形成金屬污染水,而自來水中殘留的微生物也會繁殖起來,其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還可能藏著威脅人類健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菌——軍團菌。
2.久置的開水
開水久置以后,其中含氮的有機物會不斷被分解成亞硝酸鹽。尤其是存放過久的開水,難免有細菌污染,此時含氮有機物分解會加速,亞硝酸鹽的生成也就更多。飲用這樣的水后,亞硝酸鹽與血紅蛋白結合會影響血液的運氧功能。
3.鹽水
有人認為喝淡鹽水有益于身體健康,于是晨起喝淡鹽水,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喝淡鹽水有利于健康不假,這對于夏天出汗后補充水分是必要的,可對于晨起補充水分來說非但無益,還是一種危害健康的錯誤做法。
4.飲料
早上起來的第一杯水最好不要喝市售的果汁、汽水、咖啡、牛奶等飲料。汽水等碳酸飲料中大都含有檸檬酸,在代謝過程中會加速鈣的排泄,降低血液中鈣的含量,長期飲用會導致缺鈣。有一些飲料有利于排尿,清晨飲用非但不能有效補充身體缺少的水分,還會增加身體對水分的要求,反而造成體內(nèi)缺水。果汁、牛奶、咖啡也不宜作為清晨的第一杯水,因為這些飲料并不能提供此時身體最需要的水分,還會使身體在缺水的狀態(tài)下就讓胃腸進行消化和吸收工作,不利于身體的健康。
所以大家為了自己的健康要切記以上幾種飲料是清晨剛起床不可以喝的。
5.餐前補水最養(yǎng)胃
吃飯前還要補水嗎?那不是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嗎?西餐有餐前開胃的步驟,其道理在于利用湯菜來調(diào)動食欲,潤滑食道,為進餐做好準備。那么,飯前補水也就有著同樣的意義,進固體食物前,先小飲半杯(約100毫升),可以是常溫的果汁、酸奶,也可以是溫熱的冰糖菊花水或淡淡的茶水,或者是濃濃的開胃湯,這是很好的養(yǎng)胃之法。
6.警惕酸味飲料
果汁飲料多采用檸檬酸作調(diào)味劑。大量的有機酸驟然進入人體,當攝入量超過身體對酸的處理能力時,就會使體內(nèi)的pH值不平衡,導致酸血癥的產(chǎn)生,使人疲乏、困倦。
7.甜飲料的陷阱
如果口渴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飲料,這是相當危險的??蓸?、雪碧、芬達的含糖量是11%,超過了西瓜、蘋果、柑橘等很多種水果,很多看上去像水的維生素飲料也含有3%的糖分,如果喝上一瓶(600毫升)對體重的影響相當明顯。
8.識破“花樣”水
純凈水,經(jīng)多重過濾除去了各種微生物、雜質(zhì)和有益的礦物質(zhì),突出的是飲用的安全性。這是一種軟水,許多人認為它不夠營養(yǎng),長期飲用不利健康。
礦泉水,是種自然資源,從地層深處開采出來,含有豐富的稀有礦物質(zhì),略呈堿性,更有利于健康,但是存在有機物污染的可能。
礦物質(zhì)水,是在純凈水中按照人體濃度比例添加礦物質(zhì)濃縮液配制而成的人工礦泉水,含有部分礦物質(zhì),主要是鈣、鎂、鈉離子。
健康水,天然健康的好水必須具有安全、衛(wèi)生、弱堿性、小分子團、富含各種礦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這是目前全世界水專家認可的健康好水標準。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