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讀書多學問大相近詞語

        讀書多學問大相近詞語

        時間:2023-02-26 理論教育 版權反饋
        【摘要】:余積二十年讀書治學的經(jīng)驗,深知大半的學生對于讀書一事,已經(jīng)走入錯路,失了讀書的本意。到了現(xiàn)在,讀書已變成僅求幸免扣分數(shù)留班級的一種苦役而已。你們能真用看《紅樓》《水滸》的方法去看哲學、史學、科學的書,讀書才能“成名”。我認為最理想的讀書方法,最懂得讀書之樂者,莫如中國第一女詩人李清照及其夫趙明誠。這就是李清照的讀書法,你們讀書時,須開放心胸,仰視浮云,無酒且過,有煙更佳。

        °林語堂

        諸位,兄弟今日到貴校來,以前學生生活苦樂酸甘的滋味,都一一涌上心頭。不但諸位所享弦誦的快樂,我能了解,就是諸位有時所受教員的委屈磨折,注冊部的挑剔為難,我也能表同情。兄弟今日仍在讀書時期,所不同者,不怕教員的考試,無慮分數(shù)之高低,更無注冊部來定我的及格不及格,升級不升級而已。現(xiàn)就個人所認為理想的方法,與諸位學生通常的讀書方法比較研究一下。

        余積二十年讀書治學的經(jīng)驗,深知大半的學生對于讀書一事,已經(jīng)走入錯路,失了讀書的本意。讀書本來是至樂之事,杜威說,讀書是一種的探險,如探新大陸,如征新土壤;佛蘭西也已說過,讀書是“魂靈的壯游”,隨時可以發(fā)見名山巨川,古跡名勝,深林幽谷,奇花異卉。到了現(xiàn)在,讀書已變成僅求幸免扣分數(shù)留班級的一種苦役而已。而且讀書本來是個人自由的事,與任何人不相干;現(xiàn)在你們讀書,已經(jīng)不是你們的私事,而處處要受一些不相干的人的干涉,如注冊部及你們的父母妻室之類。有人手里拿一本書,心里想我將何以贍養(yǎng)父母,俯給妻子?這實在是一樁罪過,試想你們看《紅樓夢》《水滸》《三國志》《鏡花緣》,是否你們一己的私事,何嘗受人的干涉,何嘗想到何以贍養(yǎng)父母、俯給妻子的問題?但是學問之事,是與看《紅樓》《水滸》相同,完全是個人享樂的一件事。你們?nèi)舨荒苡每础都t樓》《水滸》的方法去看哲學史、經(jīng)濟大綱,你們就是不懂得讀書之樂,不配讀書,失了讀書之本意,而終讀不成書。你們能真用看《紅樓》《水滸》的方法去看哲學、史學、科學的書,讀書才能“成名”。若徒以注冊部的方法讀書,你們最多成了一個“秀士”“博士”,成了吳稚暉先生所謂“洋紳士”“洋八股”。

        我認為最理想的讀書方法,最懂得讀書之樂者,莫如中國第一女詩人李清照及其夫趙明誠。我們想象到他們夫婦典當衣服,買碑文、水果,回來夫妻相對展玩咀嚼的情景,真使我們向往不致。你想他們兩人一面剝水果,一面賞碑帖,或者一面品佳茗,一面校經(jīng)籍,這是如何的清雅,如何得了讀書的真味。易安居士于《金石錄后序》自敘他們夫婦的讀書生活,有一段極逼真極活躍的寫照,她說:“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xiāng)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谑菐装噶_列枕籍,意會心謀,目往神授,樂在聲色狗馬之上……”你們能用李清照讀書的方法來讀書,能感到李清照讀書的快樂,你們大概也就可以讀書成名,可以感覺讀書一事,比巴黎跳舞場的“聲音”、逸園的賽“狗”、江灣的賽“馬”有趣,不然,還是看逸園賽狗、江灣賽馬比讀書開心。

        什么才叫做真正讀書呢?這個問題很簡單。一句話說,興味到時,拿起書本來就讀,這才叫做真正的讀書,這就是不失讀書之本意。這就是李清照的讀書法,你們讀書時,須開放心胸,仰視浮云,無酒且過,有煙更佳。現(xiàn)在課堂上讀書連煙都不許你抽,這還能算為讀書的正軌嗎?或在暮春之夕,與你們的愛人,攜手同行,共到野外讀《離騷》經(jīng),或在風雪之夜靠爐圍坐,佳茗一壺,淡巴菰一盒,哲學、經(jīng)濟、詩文、史籍十數(shù)本狼藉橫除于沙發(fā)之上,然后隨意所之,取而讀之,這才得了讀書的興味?,F(xiàn)在你們手里拿一書本,心里計算及格不及格,升級不升級,注冊部對你態(tài)度如何,如何靠這書本騙一只較好的飯碗,娶一位較漂亮的老婆——這還能算為讀書,還配稱為“讀書種子”嗎?還不是淪為“讀書謬種”嗎?

        有人說如林先生這樣讀書方法,簡單固然簡單,但是讀不懂如何,而且不知成效如何?須知世上絕無看不懂的書,有之便是作者文筆艱澀,字句不通,不然便是讀者的程度不合,見識未到。各人如能就興味與程度相近的書選讀,未有不可無師自通,或者偶有疑難,未能遽然了解,涉獵自久,自可融會貫通。試問諸位少時看《紅樓》《水滸》,何嘗有人教,何嘗翻字典,你們的侄兒少輩現(xiàn)在看《紅樓》《西廂》,又何嘗需要你們?nèi)ソ蹋吭S多人今日中文很好,都是由看小說、《史記》得來的,而且都是背著師長,偷偷摸摸硬看下去,那些書中不懂的字,不懂的句,看慣了就自然明白。學問的書也是一樣,??聪氯?,自然會明白,遇有專門名詞,一次不懂,二次不懂,三次就懂了。只怕諸位不得讀書之樂,沒有耐心看下去。

        所以我的假定是學生會看書,肯看書,現(xiàn)在教育制度是假定學生不會看書,不肯看書。說學生書看不懂,在小學時可以說,在中學還可以說,但是在聰明學生,已經(jīng)是一種誣蔑了。至于已進大學還要說書看不懂,這真有點不好意思吧!大約一人的臉面要緊,年紀一大,即使不能自己喂飯,也得兩手搿一只飯碗硬塞到口里去,似乎不便把你們的奶媽干娘一齊都帶到學校來,來給你們喂飯,又不便把大學教授,看做你們的奶媽干娘。

        至于“成效”,我的方法可以包管比現(xiàn)在大學的方法強?,F(xiàn)在大學教育的成效如何,大家是很明了的。一人從六歲一直讀到二十六歲大學畢業(yè),通共讀過幾本書?老實說,有限得很,普通大約總不會超過四五十本以上。這還不是跟以前的秀才舉人相等?從前有一位中了舉人,還沒聽見過《公羊傳》的書名,傳為笑話,現(xiàn)在大學畢業(yè)生就有許多近代名著未曾聽過名字,即中國幾種重要叢書也未曾見過。這是學堂的不是,假定你們不會看書,不要看書,因此也不讓你們有自由看書的機會,一天到晚,總是搖鈴上課,搖鈴吃飯,搖鈴運動,搖鈴睡覺。你想一人的精神是有限的,從八點上課一直到下午四五點,還要運動、拍球,哪里還有閑工夫自由看書呢?而且凡是搖鈴,都是討厭,即使搖鈴游戲,我們也有不愿意之時,何況是搖鈴上課?因為學堂假定你們不會讀書,不肯讀書,所以把你們關在課堂,請你們靜坐,用“注射”“灌輸”的形式,由教員將知識注射人你們的腦殼里。無如常人頭顱都是不透水的,所以知識注射普通不及大功。但是比如依我方法,假定你們是會看書,要看書,由被動式改為發(fā)動式的,給你們充分自由看書的機會,這個成效如何呢?間嘗計算一下,假定上海光華、大夏或任何大學有一千名學生,每人每期交學費一百元,這一千名學費已經(jīng)合共有十萬元。將此十萬元拿去買書,由學校預備一間空屋置備書架,扣了五千元做辦公費(再多便是罪過),把這九萬五千元的書籍放在那間空屋,由你們隨便胡鬧去翻看,年底拈鬮分配,各人拿回去九十五元的書,只要所用的工夫與你們上課的時間相等,一年之中,你們學問的進步,必非一年上課的成績所可比?,F(xiàn)在這十萬元用到哪里去?大概一成買書,而九成去養(yǎng)教授,及教授的妻子,教授的奶媽,奶媽又拿去買奶媽的馬桶。這還可以說是把你們的“讀書”看做一件正經(jīng)事嗎?

        假定你們進了這十萬元書籍的圖書館,依我的方法,隨興所至去看書,成效如何呢?有人要疑心,沒有教員的指導,必定是不得要領,雜亂無章,涉獵不精,不求甚解。這自然是一種極端的假定,但是成績還是比現(xiàn)行大學教育好。關于指導,自可編成指導書及種種書目。如此讀了兩年可以抵過在大學上課四年。第一樣,我們須知道讀書的方法,一方面要幾種精讀,一方面也要盡量涉獵翻覽。兩年之中能大概把二十萬元的書籍,隨意翻覽,知其書名作者內(nèi)容,大概不也就不愧為一讀書人了。第二樣,我們要明白,學問的事,絕不是如此呆板。讀書也必求深入,而于求深入,類由興趣相近者入手不可。學問是每每互相關連的,一人找到一種有趣味的書,必定由一問題而引起其他問題,由看一本書而不能不去找關系的十幾種書,如此循序漸進,自然可以升堂入室,研究既久,門徑自熟,或是發(fā)見問題,發(fā)明新義,更可觸類旁通,廣求博引,以證己說,如此一步一步地深入,自可成名。這是自動的讀書方法。較之現(xiàn)在上課聽講被動的方法,如東風過耳,這里聽一點,那里聽一點,結果不得其門而入,一無所獲,強似多多了。第三,我們要明白,大學教育的宗旨,對于畢業(yè)生的期望,不過要他博覽群籍而已(Be a well-read man),并不是如課程中所規(guī)定,一定非邏輯八十分,心理七十五分不可,也不是說心理看了一百八十三頁講義,邏輯看了二百零三頁講義,便算完事,這種的讀書,便是犯了孔子所謂“今汝畫”的毛病。所謂博覽群籍,無從定義,最多不過說某人“書看得不少”,某人“差一點”而已,哪里去定什么限制?說某人“學問不錯”,也不過這么一句話而已,哪里可以說某書一定非讀不可,某種科目是“必修科目”。一人在兩年中泛覽這二十萬元的書籍,大概他對于學問的內(nèi)容途徑,什么名著、杰作、版本、箋注,總多少有點把握了。

        現(xiàn)在的大學教育方法如何呢?你們的讀書是極端不自由,極端不負責。你們的學問不但有注冊部定標準,簡直可以稱斤兩的。這個斤兩制,就是學校的所謂“七十八分”“八十六分”之類,及所謂多少“單位”。試問學問之事,何得稱量斤兩?所謂英國史七十八分,邏輯八十六分,如何解釋?一人的邏輯,怎么叫做八十六分?且若謂世界上關于英國史的知識你們百分已知道了七十八分,世上豈有那樣容易的事?但依現(xiàn)行制度,每周三小時的科目算三單位,每周二小時的科目算二單位,這樣由一方塊一方塊的單位,慢慢堆疊而來,疊成多少立方尺的學問,于是某人“畢業(yè)”,某人是“秀士”了。你想這笑話不笑話?須知我們何以有此大學制呢,是因為各人要拿文憑。因為要拿文憑,故不得不由注冊部定一標準,評衡一下,就不得不讓注冊部來把你們“稱一稱”。你們?nèi)绻灰膽{,便無被稱之必要。但是你們?yōu)槭裁匆膽{呢?說來話長。有人因為要行孝道,拿了父母的錢心里難過,于是下定決心,要規(guī)規(guī)矩矩安心定志讀幾年書,才不辜負父母一番的好意及期望。這個是不對的,與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戀愛女子一樣的違背道德。這是你們私人讀書享樂的事,橫被家庭義務的干涉,是想把真理學問獻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做敬禮。只因真理學問,似太渺茫,所以還是拿一張文憑具體一點為是。有人因為想要得文憑學位,每月可以多得幾十塊錢,使你們的親卿愛卿寧馨兒舒服一點。社會對你們的父母親說:你們兒子中學畢業(yè)讀了三十本書,我可給他每月四五十元;如果再下二千元本錢,再讀了三十本書,大學畢業(yè),我可給他每月八九十元。你們的父母算盤一打,說“好”,于是議成,而送你們進大學,于是你們被稱,拿文憑,果然每月八九十元到手,成交易。這還不是你們被出賣嗎?與讀書之本旨何關,與我所說讀書之樂又何關?但是你們不能怪學校給你們稱斤兩,因為你們要向他拿文憑,學堂為保持招牌信用起見,不能不如此。且必如此,然后公平交易,童叟無欺,處于今日大規(guī)模制造法(Mass Production)之時期,不能不劃定商品之品類(Standardization of Products),學問既然成為公然交易的商品,秀士、碩士、博士既為大規(guī)模制造品之一,自然也不能不“劃定”一下。其實這種以學問為交易之事,自古已然。子張學干祿,子曰:“三年學,不至于轂,未易得也?!保P于往時“生員”在社會所作的孽,可參觀《亭林文集·生員論》上中下三篇。)

        到了這個地步,讀書與入學,完全是兩件事了,去原意遠矣。我所希望者,是諸位早日覺悟,在明知被賣之下,仍舊不忘其初,不背讀書之本意,不失讀書之快樂,不昧于真正讀書的藝術。并希望諸位趁火打劫,雖然被賣,錢也要拿,書也要讀,如此就兩得其便了。

        我的讀書的經(jīng)驗

        °章衣萍

        《讀書月刊》編輯顧仞千先生要我寫一篇文章,題目是:《我的讀書的經(jīng)驗》。這個題目是很有意義的,雖然我不會做文章,也不能不勉強把我個人的一點愚見寫出來。

        我幼時的最初的第一個教我讀書的先生是我的祖父。我的祖父是一個前清的貢生,八股文、古文都做得很好。他壯年曾在鄉(xiāng)間教書,后來改經(jīng)商了,在休寧辦了一個小學,他做校長。我的祖父是一個很莊重的人,他不茍言笑。鄉(xiāng)間婦女看見都怕他,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做“鐘馗”。我幼時很怕我的祖父,他教我識字讀書,第一件要緊的事是讀得熟。我起初念《三字經(jīng)》,后來念《幼學瓊林》,再后來念《孝經(jīng)》《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書。這些書小孩子念來,自然是沒有趣味,雖然我的祖父也替我講解。我的祖父每次替我講一篇書,或二三頁,或四五頁,總叫我一氣先念五十遍。我幼時記性很好,有時每篇書念五十遍就能背誦了。但我的祖父以為就是能背誦了也不夠,一定要再念五十遍或一百遍,往往一篇書每日念到四百遍的。有一次我竟念得大哭起來?,F(xiàn)在想來,我的祖父的笨法雖然可笑,但我幼時所讀的書到如今還是很多能背誦的??梢姳糠ㄒ灿泻糜锰?。

        我的第二個教我讀書的先生是我的父親。我的父親是一個商人,讀書當然不多。但他有一個很好的信仰,是“開卷有益”。他因為相信唐太宗這句老話,所以對于我幼時看書并不禁止。我進高等小學已經(jīng)九歲,那時已讀過許多古書,對于那些膚淺的國文教科書頗不滿意。那時我寄宿在林寧潛阜店里,傍晚回店,便住店里找著小說來看。起初看的是《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總看了至少十次,因為店里的伙計們沒事時便要我講三國故事,所以我不能不下苦功去研究。后來接著看《水滸傳》《西游記》《封神傳》《說唐》《說岳》《施公案》《彭公案》等書,凡在潛阜找得到、借得到的小說我都看。往往晚上點起蠟燭來看,后來竟把眼睛看壞了。

        我的祖父教我讀書要讀得熟,我的父親教我讀書要讀得多。我受了我祖父的影響,所以就是看小說也看到極熟,例如《三國演義》中的孔明祭周瑜的祭文(《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孔明的《出師表》(《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以及曹操在長江中做的詩(《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貂蟬在鳳儀亭對呂布說的話(《三國演義》第八回),我都記得很熟。所以有一次高小里先生出了一個題目是《致友書》,我便把“度日如年”(貂蟬對呂布說的)的話用上了。這樣不求甚解的熟讀書,自然不免有時鬧出笑話,因為看小說時只靠著自己的幼稚的理解力,有些不懂的地方也囫圇過去了。這是很危險的。讀書讀得熟是要緊的,但還有要緊的事是要讀得懂。

        我受了我的父親的影響,相信“開卷有益”,所以后來在師范學校的兩年,對于功課不十分注意,課外的雜志新書卻看得很多,那時徽州師范學校的校長是胡子承先生,他禁止學生做白話文、看《新青年》,但他愈禁止,我愈要看。我記得那時《新青年》上發(fā)表的胡適之、周作人、劉半農(nóng)、沈尹默一些人的白話詩,我都背得很熟,我受《新青年》的影響,所以做白話文、白話詩,簡直入迷,后來竟因此被學校開除。我現(xiàn)在所以有一些文學趣味,全是我的多看書的影響;但我這些影響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我個人看書到現(xiàn)在還是沒有條理,多讀書免不了亂讀,亂讀同亂吃東西一樣,是有害的。

        我十七歲到南京讀書,在南京讀了一年書后,胡適之先生到南京講學,我去看他。我問他讀書應該怎樣讀法,他說“應該克期”。克期是一本書拿到手里,定若干期限讀完,就該準期讀完。胡先生的話是很對的。我后來看書,也有時照著胡先生的話去做,只可惜生活問題壓迫我,我在南京、北平讀書全是半工半讀,有時一本書拿到手里,想克期讀完,竟不可能,在我,這是很痛苦的?,F(xiàn)在,生活問題還沒有解決,而苦痛的病魔又纏繞著我了。幾時我才能真正“克期”去讀書呢?

        我的讀書的經(jīng)驗如上面所說,是很簡單的:第一,應該讀得熟;第二,應該讀得多;第三,應該克期讀書。

        我是一個不贊成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人,我主張“普遍的自由”(Universal Liberty),我曾說:

        吾國自清代光緒變政,設立學校,同時年級制也輸了進來,年級制是以教員為中心,以教科書為工具,聚智愚不同的學生于一級,不問學生的個性,使他們同時學一樣的功課,在一個教室內(nèi)聽講。聰明的人嫌教師講得太慢,呆笨的人嫌教師講得太快。聰明的人只得坐在課堂打瞌睡,看小說,混時間,等著呆笨的人的追趕;呆笨的人卻整日整夜地忙著,連吃飯、睡覺、如廁都沒有工夫,結果還是追趕聰明人不上。所以有一次胡適之先生同我們一班小朋友說笑話:“你們也想進學校嗎!我以為學校是為呆笨人而設的?!睂ρ?,現(xiàn)在所謂年級制的學校,的確是為呆笨人而設的。一本陳文編的《算術》,聰明的學生只要兩個月就演完了,學校里偏要教上一年半載;一部顧頡剛編的《初中國文》,聰明的學生只要半年就可讀完了,學校里偏要教上三年四年。況且在同一時間內(nèi),一定要強迫許多學生聽同樣的枯燥無味的功課,所以有時教員正在堂上津津有味地講“修身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學生的頭腦里也許竟在想“賈寶玉初試云雨情”“景陽岡武松打虎”?!?/p>

        我是不贊成現(xiàn)在的學校制度的。現(xiàn)代的學??梢允箤W生得著文憑,卻不能包管學生能不能得著學問,老實說,學校教育的用處,不過有幾個教員,教學生讀書讀得懂而已。像上海灘上的一些野雞大學,流氓教員,他們自己讀書讀得懂不懂還是一個問題。在今日中國有志讀書的人,只有靠著自己,只有靠著自己去用功,學校是沒有用處的。

        有人說:“自己讀書,讀不懂怎么辦呢?”我說:“可以去問懂得的人,你的朋友,你的親戚,你的敬愛的先生。但不一定的在學校里的?!币磺袇⒖嫉臅?、字典,也可以幫助人們讀書得懂。

        根據(jù)我的一點小小經(jīng)驗,給青年人——有志讀書的青年人,進幾條忠告:

        第一,我以為讀書應該多讀,應該熟讀,應該克期的讀。

        第二,我以為讀書不懂便應該問朋友、親戚、你所敬愛的先生,或是字典、參考書。讀書應該每字每句都讀懂,“不求甚解”是不對的。

        第三,我以為今日中國有志讀書人應該學通英文或日文,以作研究外國學問的工具,單讀中國書,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多讀外國書。

        我的話雖然簡單而且淺薄呵,希望對于有志讀書的中國青年,有一點小小的用處!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