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竭,簡稱“慢性腎衰”,是各種腎疾病后期的嚴重階段。引起慢性腎衰竭的常見原因是腎實質性疾病,如慢性腎炎、梗阻性腎病、糖尿病性腎病等。
【主要表現(xiàn)】
1.病史 有慢性腎疾病史,如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梗阻性腎病、糖尿病性腎病等。
2.癥狀 多有食欲缺乏、惡心、嘔吐、腹脹、頭暈、乏力、失眠、抑郁,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xiàn)譫妄、譫語、抽搐、昏迷、呼吸深長、逐漸少尿或無尿、皮膚瘙癢、鼻出血等。
3.體征 貧血貌、皮下出血、皮膚可見尿素霜、眼瞼或全身水腫,如有心力衰竭則可有心率增快,也可有胸腔積液、血壓升高等。
4.輔助檢查 尿常規(guī)檢驗可有血尿、蛋白尿、管型或膿細胞,尿比重低。血化驗有貧血改變,血生化可有高血鉀、低血鈣、二氧化碳結合力降低、尿素氮和肌酐升高。B超檢查可發(fā)現(xiàn)雙腎縮小、多囊腎、尿路結石、腎積水等異常。
【治療與護理】
1.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 水腫、少尿或無尿時進液量為前一日排出量再加500ml。若水腫較重,可用呋塞米20mg/次,3次/日。酸中毒者可適當應用5%碳酸氫鈉糾正。
2.降低腎小球內高壓 可適當應用依那普利、阿替洛爾或氯沙坦等。
3.防治感染 可選用青霉素、氨芐西林、紅霉素類抗生素,忌用鏈霉素、阿米卡星、慶大霉素、四環(huán)素等。
4.對癥處理 惡心嘔吐者可給嗎丁啉10mg/次,3次/日,口服。譫妄、煩躁、抽搐者給予地西泮10~20mg/次,肌內注射。
5.并發(fā)癥處理 有心力衰竭者應積極糾正;貧血者適當輸入新鮮血液,并給予硫酸亞鐵治療。
6.透析治療 有明顯尿毒癥者,可進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快速糾正水腫、高血鉀、酸中毒。
7.護理措施 ①給予低蛋白飲食。②臥床休息。③觀察體重、水腫、尿量情況。④監(jiān)測血壓、水電解質酸堿平衡。⑤生活規(guī)律,調節(jié)飲食,預防感冒。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