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罹患癌癥,家屬想盡辦法求教名醫(yī),手術、放療、化療、伽馬刀、氬氦刀,甚至“燙死”“凍死”或“餓死”癌癥。各種方法試過,有時反而因為“過度治療”加劇患者病情。在2008年上海癌癥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yè)委員會學術年會上,專家指出,目前有很多腫瘤患者出現(xiàn)“過度診斷、過度醫(yī)療”,導致“很多病都是治出來的”。
1.三分之一死于不合理治療 權威專家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我國有80%的癌癥晚期患者在有意或被迫接受著超過疾病治療需要的“過度治療”,最終仍然痛苦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全球腫瘤患者也有1/3死于不合理治療。因為“過度治療”盛行,癌癥患者的病死率上升了17%。
與會的400位國內外專家對腫瘤的過度治療達成一定共識,他們認為,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所公認的癌癥治療,有效手段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由于每一種療法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對人體有較大損傷,因此每一種療法都有其適應證和禁忌證。但在現(xiàn)實中這些原則并未被廣泛重視和認真執(zhí)行,無論是癌癥手術的擴大化或是放療適應證的擴大、劑量的增加,還是化療藥物濫用等,不僅造成衛(wèi)生資源的浪費,還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并損害了患者健康,甚至危及到他們生命。
2.姑息治療減少患者傷痛 針對一位被診斷為不可逆轉的重癥病人,目前國外醫(yī)療機構的通常做法是對其進行“姑息治療”,盡量讓患者以較小的傷痛,懷著愉悅的心情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后歷程。專家指出,“姑息治療”是針對根治性治療而言的,是指對那些失去了根治機會,以及現(xiàn)有的治療手段尚不能根治的疾病所采用的治療。最初是為了避免、緩解腫瘤和治療引起的癥狀,但近年來人們對姑息治療的選擇,在看法和認識上,已超出了醫(yī)學范疇,而使之成為一種社會行為。“姑息療法”雖無“回天之力”但通過綜合的、合理的治療,可緩解腫瘤造成的各種癥狀和疼痛,并能最大限度地延長無癥狀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