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典型征象是人們從復雜的各種影像表現中概括出來的標準形態(tài)。一般在病變部位、征象組合及特征、持續(xù)時間及演變趨勢等方面顯示出特征性表現,因此可以反映病變的本質特征。非典型征象則是離散的、變異的、缺乏特異性的疾病征象。通過認識典型征象和非典型征象,就可以掌握疾病群體的共性規(guī)律,進而以這些共性規(guī)律為指導,深入研究尚未認識的個性特征。
典型征象只有當病程完全或疾病發(fā)展到特定階段時才能出現,疾病的早期往往是非典型的,如果影像診斷只拘泥于某一兩個典型征象,那么就會失去早期診斷的時機。比如,肝膿腫的形成大致可分為化膿性炎癥期、膿腫形成初期和膿腫形成期3個階段,病變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CT表現。國內外學者習慣上將具有中央均勻壞死區(qū),病灶內有積氣,增強掃描邊緣出現雙靶征等CT表現的肝膿腫稱為典型肝膿腫,無上述典型CT征象者則歸為不典型肝膿腫。雙靶征是肝膿腫的典型征象。但是,“雙靶征”反映的是膿腫形成期(晚期)膿腔完全液化壞死,形成膿腫壁這一病理改變。早期肝膿腫的CT增強表現為斑片狀強化、細網格征、蜂窩征、簇形征及一過性段性強化等,雖然為非典型征象,但對肝膿腫的早期診斷有重要的提示意義,正確認識這些征象,動態(tài)觀察并結合臨床檢查能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典型與非典型征象的意義是相對的。首先,典型雖然包括了無數的個別,但沒有包括全部的個別。如有35.4%的骨巨細胞瘤并非生長于典型部位,有的也不表現為膨脹;周圍型肺癌雖然多數表現為結節(jié)形和球形,但尚有1.9%表現為大葉性肺炎的非典型征象。因此,不能因缺乏典型征象就否定某一疾病的存在。其次,典型征象與非典型征象常常同時存在于同一疾病中,我們可以看到疾病某一方面的典型征象,但卻難以看到各方面典型的疾病,所謂絕對的典型疾病是很少見的。典型的標準是一種被抽象化了的理想模式,它來源于現實疾病的原型,又區(qū)別于現實疾病的原型,所以典型都是相對的,而不典型是絕對的。第三,典型征象與非典型征象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病期的發(fā)展,反映疾病本質的形態(tài)學特征才能全部充分顯露。典型征象與不典型征象在不同情況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重要的是任何時候不能僅僅抓住一個典型征象而忽略不典型征象,或抓住一個特征性表現而忽略非特征性的其他變化。典型的、特征性的變化多數情況下在診斷中起主要作用,但有時是不典型的、非特征性的變化在建立診斷中起關鍵作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