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臟傳導系統(tǒng)隨年齡的增長表現(xiàn)為細胞成分減少,脂肪浸潤及纖維組織增生。衰老心臟在靜息時收縮功能常無明顯變化,射血分數(shù)和心排血量均未見下降,但心臟儲備能力降低,在體力負荷時收縮功能下降明顯。心臟舒張功能變化明顯,舒張早期的充盈降低,代償性舒張晚期的充盈增加。老年人由兒茶酚胺水平和運動誘導的心率增加及心肌收縮力加強均減弱。
(一)結構改變
隨著年齡增長心臟重量輕度增加,左室后壁和室間隔增厚,膠原在心肌纖維間沉積增加,心臟交感神經(jīng)供應退化。心臟的形狀也有所改變,升主動脈向右旋轉,室間隔膨出使左心室流出道狹窄。心包膜下脂肪沉積增加,分布不均勻,心包增厚僵硬,使老年人左心室舒張期順應性降低。心內膜可發(fā)生進行性增厚鈣化。心臟傳導系統(tǒng)隨年齡的增長表現(xiàn)為細胞成分減少,脂肪浸潤及纖維組織增生。
(二)功能改變
衰老心臟在靜息時收縮功能常無明顯變化,射血分數(shù)和心排血量均未見下降,但心臟儲備能力降低,在體力負荷時收縮功能下降明顯。心臟舒張功能變化明顯,舒張早期的充盈降低,代償性舒張晚期的充盈增加。
年齡增長也改變了心臟對β腎上腺素能神經(jīng)刺激的反應。老年人由兒茶酚胺水平和運動誘導的心率增加及心肌收縮力加強均減弱。因為心輸出量會隨機體代謝的增加而相應增加,故老年人舒張末期和收縮末期的容量均明顯增加。老年人極量運動后最大心輸出量較年輕人下降20%~30%,大部分歸因于靶心率的下降。衰老心臟對洋地黃的收縮性反應下降,這種下降與影響信號轉導途徑有關,而與收縮機制本身無關。
由于竇房結老化,其自律性降低,表現(xiàn)為最大心率及固有心率可隨年齡的增長而降低。竇房結恢復時間稍延長。靜息心率及運動最大心率降低,運動后恢復到靜息心率的時間延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