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研究”一詞在科技論文題目中的英譯探討

        “研究”一詞在科技論文題目中的英譯探討

        時間:2023-02-27 理論教育 版權(quán)反饋
        【摘要】:可以說,“研究”一詞在現(xiàn)代科技論文中出現(xiàn)的頻率和使用頻率非常高。“研究”一詞在中文里就兩個字,而對應的英語則有多個詞。人工降雨入滲邊坡破壞試驗研究。后接into,on或in均表示對某一事物的研究。
        “研究”一詞在科技論文題目中的英譯探討_中國科技期刊新挑戰(zhàn):第九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

        “研究”一詞在科技論文題目中的英譯探討

        丁綠芳 孫高霞 鄧寧寧 王興會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水利水運工程學報》編輯部江蘇南京210024)

        作者簡介:丁綠芳,高級工程師,編輯部主任

        摘 要:參考大量中外文科技期刊論文題錄例句的基礎上,從語法、詞法角度,結(jié)合當今英語科技論文的習慣用法,對中文科技期刊論文題目中“研究”一詞的英譯進行了分析探討,進而指出在這個詞匯的英譯中有許多值得我們關(guān)注,并且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關(guān)鍵詞:科技論文;研究;中文題目;英譯

        眾所周知,一篇好的論文,其文章題目的選擇非常關(guān)鍵。立意清新,能予人耳目一新之感;一語破題,自當有“畫龍點睛”之效。無論文學作品還是科技論文概莫能外??萍颊撐念}目直接體現(xiàn)文章的宗旨,須和文章內(nèi)容相符合。通過題目的高度濃縮,把所研究的內(nèi)容和目的以及所研究的某些主要對象之間的關(guān)系,恰當而生動地表達出來,以期引起讀者對論文的興趣,從而留下深刻印象。所以題目對于一篇論文而言,就顯得非常重要。

        隨著對外科技交流的日趨擴大,當下國內(nèi)公開出版的科技期刊中大量文章都冠以“ ……的研究”、“ ……分析研究”、“ ……試驗研究”“ ……現(xiàn)場研究”、“ ……研究探討”等等。可以說,“研究”一詞在現(xiàn)代科技論文中出現(xiàn)的頻率和使用頻率非常高。其對應的常用英文單詞:study、research、investigation等就常見于科技期刊論文中,其中又數(shù)study使用頻率最高。面對大量科技期刊論文題錄中“研究”一詞的高頻率使用,僅從科技期刊編輯或中譯英的角度出發(fā),我們從事科技期刊編輯的人員應該認真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中文科技論文題目中“研究”一詞的英譯,需不需要譯?或者說如何譯?綜觀眼下的國內(nèi)公開發(fā)行的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幾乎都采用英文題錄、圖表或摘要,目的是便于國際交流,實際是在向世界傳遞一個信息,盡管這個信息量還很有限,但它確實表明,中國科技正在走向世界,或者說正在逐步融入世界。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應該,而且必須高度重視中文科技論文題目的英譯,因為它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研究”一詞在中文里就兩個字,而對應的英語則有多個詞。因此,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先弄清英語詞匯中這幾個常用詞之間的詞義異同,以便于我們正確選用。

        1 英文詞匯的詞義異同

        study、research和investigation在英語中是一組比較常用的近義詞,均含有“研究”、“調(diào)查”等詞義,但用法上有差異。在1978版的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以及在1980版的WEBSTER’S NEW TWENTIETH CENTURY DICTIONARY大詞典中對上述三詞的釋義分別是:

        (1)study:n 1[U]the act of studying one or more subjects;指“一個或多個研究主題和對象的行為”;在WEBSTER’S大辭典中,caref ul attention to,and critical examin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any subject、event、etc.則指詳細、具體的“學習、試驗研究、調(diào)查研究、研究對象、研究項目、值得研究的問題”等等,也可以指一般的學習、研究。但在用法上要注意:該詞既可以作可數(shù)名詞用,也可以作不可數(shù)名詞用。作不可數(shù)名詞用時,只表示一般的學習或研究,不涉及具體的工作或研究結(jié)果;當用作可數(shù)名詞時,就指具體的研究工作或研究成果,包括論文、著作等。表示研究時,單數(shù)形式經(jīng)常與介詞of連用,且其前面經(jīng)常帶不定冠詞a或定冠詞the,of后直接連接研究內(nèi)容或?qū)ο?。study前面的形容詞表示研究的對象或內(nèi)容時,在意義上表示動賓關(guān)系,一般用復數(shù)形式,很少用單數(shù)形式,例如:①Experimenta1 studies on behavior of high-performance stee1 fiber reinforced cement-based composite under high-ve1ocity impact——高速作用下高性能鋼纖維加筋混凝土性狀試驗研究;②Mode1 studies of the 1988 Kett1eman hi11s 1andfi11 s1ope fai1ure—1988 Kett1eman邊坡回填破壞試驗研究;③Recent studies on tsunami Tunup at WES——(美國陸軍工程兵團)水道實驗站對地震海嘯引發(fā)的波浪爬高的近期研究;④Experimenta1 studies on artificia1 rainfa11 infi1tration into s1ope …人工降雨入滲邊坡破壞試驗研究。

        (2)research:(of ten in pl常用復數(shù))careful;patient;systematic diligent inquiry or examination in some f ield of knowledge,undertaken to establish f acts or principles;laborious or continued search af ter truth;指的是仔細、系統(tǒng)甚至耐心地對某個知識領(lǐng)域進行“研究”或“調(diào)查”,以發(fā)現(xiàn)或確立事實。除含有調(diào)查、研究等詞義外,還可表示“研究工作”、“學術(shù)研究”。作“研究、研究工作”或“調(diào)查”解,一般是不可數(shù)名詞。但也可以用作可數(shù)名詞,在該詞的單數(shù)形式前加a,在復數(shù)形式前不可用具體數(shù)字,若要強調(diào)“一項研究”,可以用a piece of research。后接into,on或in均表示對某一事物的研究。但對于抽象的東西一般用into或in,對于具體的東西常用on,例如:①Research into atomic energy shou1d be conducted with a view to its peacefu1 use——原子能研究應服務于和平的目的;②Recent research on diseases of the b1ood——血液病的近期研究;③Research on 1ayout for 1ocks No.3 and 4 of Changzhou water contro1 project on Xijiang River …長洲水利樞紐3-4號船閘平面布置研究。

        (3)investigation:caref ul search;detailed examination;systematic inquiry;指對某事物、人物作詳細調(diào)查或研究,這種調(diào)查或研究往往是比較正式或官方進行。例如: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cientist——科學家的調(diào)查;the investigation of a district attorney——地方檢察官的調(diào)查“Loya1ty”investigations of Federa1 workers——對美國聯(lián)邦政府工作人員的“忠誠”調(diào)查。后接on,of或into表示對某事進行調(diào)查研究。常見于科技文章,例如:①Numerica1 Investigation of an Estuarine Front and Its Associated Eddy——河口鋒面及其渦旋數(shù)值模型研究;②Investigation of Cracking in Concrete Bridge Decks at Ear1y Ages——混凝土大橋橋面板早期裂縫研究;③科技文章中常見的還有fie1d investigation——現(xiàn)場調(diào)查,dam site construction investigation——大壩壩址施工調(diào)查,hydro1ogic investigation——水文調(diào)查,investigation on coast evo1ution——海岸演變調(diào)查研究,dam breach mode1ing investigation——潰壩模型試驗研究,investigation on corrosion of stee1 jacket p1atform under water——鋼套管架采油平臺水下腐蝕調(diào)查研究等。

        2 明確中文題意,力求英譯簡潔

        “研究”一詞多見于中文科技期刊論文題目,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中文里常用并不意味中譯英也必須一樣對等翻譯出來。當我們準備英譯一篇科技論文題目時,首先要理解中文題目的真正內(nèi)涵,弄清論文中心內(nèi)容,從翻譯的角度應該有必要的科技文體意識,決不能望文生義,生搬硬套。尤其忌諱把中文題目逐字對應英譯出來。為了使英譯正確、通順、簡潔,譯者應在廣泛閱讀英、美權(quán)威性科技學術(shù)期刊,認真推敲同一領(lǐng)域論文題目的基礎上,英譯自己的論文題目。真正做到題意明確,英譯簡潔,表達正確。當論文題目太長時,必須要考慮精簡,毫不猶豫去掉多余的詞。例如:①三峽工程初期蓄水回水變動區(qū)涪陵河段泥沙模型試驗研究,Sediment mode1 test studies on Fu1ing reach of the f1uctuating backwater area during initia1 impoundment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②徐六涇-白茆沙河段治理工程研究,Study on regu1ation works of Xu1iujing-Baimao sandbank segment of the Yangtze estuary。

        從語法上講,上述題目的英譯沒有什么大問題。但題目太長,不簡練,中文25個字,英文19個單詞,有悖于中英文題目用詞的習慣用法,給人一種很累贅的感覺。題目對于文章而言,確實非常重要。它是作者表達論文的特定思想內(nèi)容,反映研究范圍和深度的最鮮明、最精練的概括,也是最恰當、最簡明的邏輯組合。但題目應避免空乏、冗長、華而不實。尤其是科技論文題目,更要做到題意確切,簡明扼要,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中譯英時,在忠實于題的前提下,完全可以采用省略的方法進行處理。首先“研究”一詞可以省略。筆者將上述題目分別改譯為:①Sediment mode1 tests on Fu1ing reach of the f1uctuating backwater area during initia1 impoundment;②Regu1ation works of Xu1iujing-Baimao sandbank segment。改譯后省略study和其他詞,題目顯得很簡捷,并不影響題目中心內(nèi)容的表達。因為第一句中心內(nèi)容講的是涪陵河段泥沙模型試驗,該河段就是三峽水庫回水變動區(qū)的一部分。第二句中心內(nèi)容講徐六涇-白茆沙河段整治工程,它是長江口整治工程的一部分。英譯時只要抓做題目中心內(nèi)容就行。至于其他非中心內(nèi)容不必譯出,能省則省,力求簡捷。因為國內(nèi)外同行專家學者都知道三峽工程和長江口治理工程,國外讀者一看英文摘要以及文中圖表也能明白涪陵河段和徐六涇-白茆沙河段所在的地理位置。

        筆者曾對國內(nèi)多種科技期刊作過粗略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不少論文題目英譯采用study、research或investigation,其中study用得最多?,F(xiàn)舉例說明:某中文學術(shù)期刊1998年第1期一共11篇文章,其中7篇的英文題目用A study of …、Study on …或…studies of/on …比例之高,占63%。而美國土木工程學會(ASCE)主辦的著名科技期刊“環(huán)境工程——Journa1 of Environmenta1 Engineering”1999 No.10和美國試驗與材料學會(ASTM)主辦的“土工試驗——Geotechnica1 resting Journa1”1999 No.1。前者一共13篇文章,其中只有2篇文章題目用study,比例為15%;后者一共10篇文章,其中只有1篇用study,比例為10%??梢?,中外科技期刊論文題目在使用“研究”一詞方面的差異。據(jù)我們調(diào)研分析發(fā)現(xiàn),國外許多科技文章都涉及不少具體試驗研究課題或者工程項目的研究、或介紹有關(guān)研究成果,但論文題目很少用study、research或investigation。而國內(nèi)中文科技期刊題錄中,則頻繁出現(xiàn)“研究”二字。似乎少了“研究”二字,就不稱其為研究論文或?qū)W術(shù)論文。這不能不說是我們某些科技人員在認識上的一個誤區(qū)。在中外科技交流日益頻繁,各方面都不斷與國際接軌的今天,如何使我們中文科技期刊論文題目的英譯更加規(guī)范,更加符合當今英語的流行潮流和英語語境,更好地向國外同行介紹和宣傳我們的研究成果,讓國外同行專家學者更清晰地了解歷經(jīng)30多年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科技的進步與發(fā)展,這不能不引起我們每一位科技期刊編輯人員的認真思考。

        3 值得商榷和注意的幾個問題

        3.1 科技論文題目中“研究”一詞是否一定要譯出來

        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先比較以下中外科技期刊論文題目,例如:英、美出版的幾種著名科技期刊的論文題目:

        (1)Deck s1ab stresses in integra1 abutment bridges

        (2)Longshore sediment transport rate measured by short-term impoundment

        (3)Wave forces on decks of offshore p1atforms

        (4)Comparative ana1ysis of artificia1 neura1 networks and evo1utionary programming in roof deterioration mode1ing

        (5)The deterioration of mortar in su1phate environments

        (6)主要介紹如何使用有限元法分析研究整體式橋臺面板加載受力時的應力分布情況

        (7)主要介紹如何通過一座臨時丁壩短期蓄水來研究測試淺海區(qū)沿岸輸沙率

        (8)主要介紹如何通過室內(nèi)試驗,研究海洋波浪對海上采油平臺面板的作用以及采油平臺在波浪作用下的受力反應

        (9)主要介紹國外建筑物屋面維修工程中,如何采用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和目前流行的演繹算法,以及對兩種方法的比較分析

        (10)主要研究水泥砂漿在硫酸鹽污染環(huán)境條件下的破壞機理以及必要的防護措施

        雖然上述英文原文題目中均沒采用study、research或investigation,但文章內(nèi)容講的都是具體的分析研究和試驗研究。業(yè)內(nèi)讀者一看就懂。文章題錄并沒有因為少了study等詞,而改變了業(yè)內(nèi)讀者對其文章內(nèi)容的認同,反而顯得非常簡潔明了,也符合常見的英文題錄格式和習慣用法。為了比較,我們列舉以下幾篇中文科技期刊論文題目的英譯:

        (1)A study of the app1ication of spectrum ana1ysis to structura1 observed data processing——建筑物原型觀測資料分析的譜方法研究

        (2)Mode test studies on coasta1 protection engineering in the abandoned Ye11ow River Estuary——廢黃河口海岸防護工程試驗研究

        (3)A study on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ipe1ines in open trenches——溝槽內(nèi)海底管道的水動力特性研究

        (4)Laboratory studies of starting ve1ocity of noncohesive sediment under ice cover——冰蓋下散粒體泥沙啟動流速的試驗研究

        (5)A study of high temperature retarding admixtures for in-situ construction in concrete engineering——高溫緩凝劑在混凝土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通過上述比較,我們認為,上述中文科技論文題目中“研究”一詞的英譯study都可以省略,考慮到英文題錄的使用規(guī)范,分別改譯上述例句如下:

        (6)App1ication of spectrum ana1ysis to structura1 observed data processing

        (7)Coasta1 protection works of the abandoned Ye11ow River Estuary

        (8)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ipe1ines in open trenches

        (9)Starting ve1ocity of noncohesive sediment under ice cover

        (10)High temperature retarding admixtures in concrete engineering

        改譯后反而給人一種簡潔明快的感覺。比較中外文科技期刊題錄中“研究”一詞的實際應用,我們認為,國外科技期刊題錄中“study”一詞一般省略不用,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借鑒和參考。就我國許多科技期刊發(fā)表的論文而言,都是針對某一學科領(lǐng)域中的某個或某些具體問題進行試驗分析或調(diào)查研究。有具體的研究方法,試驗手段和研究結(jié)果等。同行讀者一看就明白。所以英譯時,“研究”一詞,一般不譯出,可以省略。尤其當題目長時,更應省略不譯。省略后使題目更簡潔醒目。由此可見,中文論文題目中“研究”一詞是否一定都要譯出來,應視具體情況具體處理。通常中文題目一般以不超過20個字為宜。美國、英國出版的科技期刊,則要求論文題目不超過12個單詞,或100個書寫符號(包括間隔在內(nèi))。所以在確定論文題目并進行英譯時,應遵循這個要求,做到簡捷明了,一目了然。

        3.2 用詞搭配要規(guī)范

        study,research,investigation都可以用作“研究”解。但要注意與介詞搭配的不同用法。后兩詞有比較明確的限定,而study用法比較多也比較亂。中文科技論文題目的英譯中多見Study on …或A/The study on …用法,但國外出版的英文科技期刊中很少見到這種用法。一般用Experimenta1 study/ies on …、A study of …、An initia1 study of …或Mode1 studies of/on …。所以,中文科技期刊論文題目英譯中出現(xiàn)的Study on …或A/The study on,用法上是否合乎英文的題錄使用規(guī)范,很值得商榷和探討。我們認為,這種用法不規(guī)范。因為絕大部分科技期刊論文所反映的都是具體的研究工作或研究成果,這時出現(xiàn)在英譯題目中作“研究”解的study通常都作可數(shù)名詞用,單數(shù)形式常與介詞of連用,而且前面經(jīng)常帶不定冠詞a或定冠詞the。另外,從現(xiàn)有的中外辭書中,也沒有看見study on或A/The study on這種搭配用法,所以,最好是不用。如果要用就應該規(guī)范,根據(jù)其釋義所要求的去用,同時多參照美英權(quán)威科技期刊論文題目的流行用法和習慣用法。我們曾隨意抽查了30本(涉及12個專業(yè)學科)國外出版的權(quán)威性英文科技期刊,對200篇論文做了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其題目涉及“研究”的不到10篇。而且用的是Experimenta1/mode1 studies on …、Numerica1 studies on …、A study of …或Investigation on/of …??梢?,我們在使用“研究”一詞的英譯時,不夠嚴謹,有的還比較隨意。因此,當我們在進行編輯加工或者編譯中文論文題目的英譯時,遇到“研究”一詞,一定要注意對論文文稿的整體把握。既要注意用詞搭配是否正確,更要注意是否規(guī)范使用,符合英文科技文體的要求,同時也要關(guān)注是否符合英文科技論文的習慣用法。

        4 結(jié)語

        比較中外科技期刊題錄中“研究”一詞不同用法,結(jié)合具體的編輯工作實踐,我們認為,在編輯加工處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不影響題目立意或不導致題目出現(xiàn)歧義的前提下,科技論文題目中常見的“研究”、“探討”、“分析研究”等中譯英時,通??墒÷圆蛔g;

        (2)題目中“研究”一詞需要英譯時,在明確題意的同時,應注意英語詞匯的異同,在符合英語語法、詞法以及習慣用法的前提下,做到用詞規(guī)范和正確;

        (3)多以美、歐或以英語為工作語言的國家出版的權(quán)威性科技期刊題錄為參照物,從中找出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再輔助以多看、多練、多積累來提高自己的編譯水平;

        (4)科技論文題目的中英文都應做到畫龍點睛,簡明扼要,能省則省。

        參考文獻

        [1]張東濤,湯成文,葉勝義,等.科技論文的編輯加工問題探討[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21(4):544-546.

        [2]顧維勇,孫維林.商務英語翻譯的文體意識[J].中國翻譯,2010,31(5):67-70.

        [3]Webster N.Webster’s New Twentieth Century Dictionary[M].2 ed.UK:Co11ins,1980.

        [4]Longman.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1ish[M].London:Longman,1978.

        [5]王福禎,徐達山.英語慣用法大詞典[M].北京: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5.

        [6]劉貴富.現(xiàn)代科技寫作[M].北京:藍天出版社,1996.

        [7]揚紹雄.試論中文科技期刊題錄的英譯[J].中國科技翻譯,1998,11(2):4-7.

        [8]王興會.淺談Cana1和Channe1用法異同[J].上??萍挤g,1995(2).

        [9]Shore & Beach[J].1999,167(1).

        [10]Journa1 of Environmenta1 Engineering[J].1999(10).

        [11]Geotechnica1 resting Journa1[J].1999(1).

        [12]Marine Structures—Design Construction & Safety[J].1999,12.

        [13]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J].1999,22(5-8).

        [14]Coasta1 Engineering Journa1[J].1999,41(1).

        [15]Coasta1 Engineering[J].1999,36-38(1-4).

        [16]The Internationa1 Journa1 on Hydropower & Dams[J].1999,6(4).

        [17]Canadian Journa1 of Civi1 Engineering[J].1999,26(4).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