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類
糖類主要指糧食,在膳食中也稱主食,即麥粉、大米等。糖類是人體主要能量來源,其攝入量應占能量的55%~65%。優(yōu)選粗糧及低生糖指數(shù)的食物。所謂生糖指數(shù)(GI),是指攝入糖類使血糖生成的數(shù)值,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應的一項有效指標,表示含50克蛋白質(zhì)的有價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引起血糖的高低。高GI的食物進入胃腸道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釋放快,血糖峰值高;反之低GI食物在胃內(nèi)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葡萄糖釋放慢,血糖峰值低。由此說明,糖尿病患者應該優(yōu)選GI低的食物,以免使血糖升高?,F(xiàn)將中國常見食物血糖生成指數(shù)(GI)列入表5-7。
根據(jù)上表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shù)的食物,應該吃多少呢?每天攝入200~350克米、面類。單純用飲食控制的病人,以200~250克為宜。
表5-7 中國常見食物血糖生成指數(shù)(GI)
2.蛋白質(zhì)
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質(zhì)需要量為1.0克/千克,約占總能量的15%,但動物蛋白應占蛋白質(zhì)總攝入量的40%~50%。對于生長發(fā)育的兒童或妊娠、哺乳者,還應適當增加蛋白質(zhì)的攝入量。
3.脂肪
糖尿病患者每日脂肪需要量為0.6~1.0克/千克,占總能量20%~25%,也就是每日可以攝入脂肪40~60克。其脂肪構成中,飽和脂肪酸含量不超過脂肪總量的50%,不飽和脂肪酸應增加到50%以上,兩者比例約為1∶1。食物選擇中要注意膽固醇的含量,嚴格控制富含膽固醇的蛋黃、動物臟器等食物的攝入。每天攝入膽固醇應低于300毫克為宜,要選擇含膽固醇低的食物(詳見附錄二)。
4.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可分為可溶性和非溶性兩種??扇苄陨攀忱w維有豆膠、果膠、樹膠和藻膠等,在豆類、水果、海帶等食品中含量較多,在胃腸道遇水后與葡萄糖形成黏膠而減慢糖的吸收,使餐后血糖和胰島素的水平降低,并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非溶性膳食纖維有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zhì)素等,存在于谷類和豆類的外皮殼及植物的莖葉部,可在腸道吸附水分,形成網(wǎng)絡狀,使食物與消化液不能充分接觸,使淀粉類消化吸收減慢,可降低餐后血糖、血脂,增加飽腹感并增加糞便容量及軟化糞便,而易排出體外。糖尿病患者每日的膳食纖維攝入量以30克左右為宜,攝入過多會引起胃腸道反應。在選擇食物時,應參照附錄二,優(yōu)選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
5.維生素與微量營養(yǎng)素
糖尿病患者,因糖類、脂肪、蛋白質(zhì)代謝紊亂,會影響人體對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而易患并發(fā)癥。所以,必須調(diào)節(jié)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平衡,才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糾正代謝紊亂而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糖尿病患者需要攝入的相關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主要有以下幾種:抗氧化的維生素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卜素等。因為糖尿病患者代謝的紊亂,致使氧自由基(使人衰老物質(zhì))增加,血和組織中抗氧化酶(抗擊自由基的物質(zhì))活性下降,損傷動脈內(nèi)皮細胞,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氧自由基還能損傷腎小球微血管引起糖尿病腎病,損傷眼的晶狀體引起白內(nèi)障,損傷神經(jīng)引起多發(fā)性神經(jīng)炎。
(1)β胡蘿卜素:β胡蘿卜素在人體內(nèi)可以轉(zhuǎn)化成維生素A,為脂溶性,有較好的抗氧自由基(抗衰老)的能力。因糖尿病患者抗氧化系統(tǒng)失衡,多吃富含β-胡蘿卜的食物或服β胡蘿卜素,均有利于控制糖尿病及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無論服β胡蘿卜素,還是從蔬菜中獲取,每天均需補充15~25毫克。
(2)維生素E:維生素E又叫生育酚,是脂溶性的抗氧化營養(yǎng)素,有保護β-胡蘿卜素免于被氧化的作用,故兩者有協(xié)同作用,應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抗衰老及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的并發(fā)癥,每天可補充維生素E 100~200毫克。但從食物獲得為優(yōu),詳見附錄一。
(3)維生素C: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是水溶性抗氧化劑,與維生素E及β胡蘿卜素有協(xié)同抗氧化作用。補充維生素C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增高的血漿脂質(zhì)過氧化物(LPO),降低血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緩解微量蛋白尿及早期的糖尿病性視網(wǎng)膜病變。一般成人每日維生素C的推薦攝入量為60毫克,糖尿病患者可補充100~500毫克。但大劑量維生素C是有副作用的,故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先用小劑量,再從攝取的食物中補充一定劑量的胡蘿卜素為宜。詳見附錄一。
(4)微量元素
①鋅。微量元素鋅參與胰島素的合成與降解,缺鋅時胰腺和β 細胞內(nèi)鋅丟失較多,使胰島素合成下降。β細胞分泌胰島素也分泌鋅,兩者釋放是平衡的。當血鋅降低時,β細胞不能獲得足夠的鋅,為了使鋅增加,胰島素只能替代鋅而釋放加強,這是造成高胰島素血癥、產(chǎn)生胰島素抵抗的原因之一。所以,糖尿病患者應及時補充鋅。成人每日鋅的推薦攝入量為15毫克,含鋅豐富的食物有貝殼類及肉類食物,治療糖尿病常用的益氣健脾的中藥如山藥、太子參、白術等含鋅量較高。在膳食中,應選擇富含鋅食物,詳見附錄一。
②三價鉻。三價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復合物在人體中稱“葡萄糖耐量因子”,有利于提高糖耐量,其中三價鉻是活性成分。糖尿病患者每日可補充鉻200微克,含鉻豐富的食物有海帶、蓮子、綠豆等。
③硒。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重要成分,后者有清除氧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糖尿病患者血硒低,補硒可使血中的脂質(zhì)過氧化物(使人衰老的物質(zhì))降低,保護心肌細胞、腎小球及眼晶體免受氧自由基的攻擊,預防糖尿病并發(fā)癥。硒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50微克,糖尿病患者可每日補充150~200微克。含硒豐富的食品為海產(chǎn)品、海帶、紫菜等,大蒜中含硒也較豐富。詳見附錄一。
④釩。釩有促進心臟糖苷的作用,增加心肌的收縮力。也影響胰島素的分泌,促進脂肪組織中葡萄糖的氧化和運輸及肝糖原的合成,抑制肝糖異生,具有保護胰島的功能。含釩豐富的食物有芝麻、莧菜、黑木耳、核桃、蓮子、黑棗等。
此外,鈣和磷缺乏時糖尿病患者更易引起骨質(zhì)疏松,鎂對防止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高血脂有一定作用,應注意補充,且鎂作為人體代謝過程中某些酶的激活劑有利于胰島素的分泌與作用。
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代謝紊亂并不是在短時間能夠觀察到的,所以補充微量元素的效果也并不可能立竿見影。過分夸大微量元素缺乏的危險或盲目補充某種微量元素都沒有必要,前者會加重患者的恐慌心理,后者會使某些微量元素攝入過多。提倡糖尿病患者在控制總能量前提下,有目的地選擇富含β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E及鋅、硒等微量元素的谷物、水果、蔬菜、魚類等食物,持之以恒,長期食補,或在醫(y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含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制劑也是可以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