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展,癌癥已不再被稱為“不治之癥”。醫(yī)生經常會根據肝癌病灶(癌塊)情況及肝臟整體的情況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那么具體都有哪些內外科治療手段呢?
1.外科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治療是肝癌治療的傳統(tǒng)方法,也是早期肝癌治療的主要方法。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手術治療結合內科治療使得術后療效更加顯著。肝癌外科治療分為手術切除治療和不能切除的術中局部治療。前者分為肝臟部分切除術和肝移植術兩種,后者又分為術中肝動脈門靜脈化療并結扎、置入式注藥泵輸注化療、術中置入式微波輻射治療、肝癌的序貫治療等。
2.放射治療 近年來,隨著三維適形、調整放射治療等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放射物理學、放射生理學等學科的逐漸發(fā)展,肝癌的放射治療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尤其對于不能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的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療結合放射治療的治療方案(如局部放射治療等)使得肝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提升到25%~30%,副作用也降低到最低水平。但是放射治療也會導致肝臟功能受損,因此,一定要在全面評估的基礎上進行放射治療。
3.全身化學治療 由于化學治療藥物對肝癌組織進行“攻擊”的時候,也對正常組織細胞產生了“毒害”,因此不免會產生一系列副作用,總體上化學治療對肝癌的療效比較低。但往往很多患者發(fā)現(xiàn)肝癌時就失去了外科手術的機會,全身化學治療也是可以選擇的肝癌治療手段。隨著新一代化療藥物如奧沙利鉑、吉西他濱、卡培他濱等的誕生,使得化學治療肝癌的效果得以提高。
4.介入治療 根據2015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絡(NCCN)指南,介入治療已經被公認為中晚期肝癌的首選治療方式。即使是早期肝癌,但由于肝功能失代償或對于外科手術無法耐受的患者也可以通過采用局部灌注靶向藥物(如順鉑、奧沙利鉑等化療藥物)、腫瘤血管栓塞(TACE)及射頻消融(RFA)、無水乙醇消融、CT引導下微波消融等介入方式集中消滅肝癌細胞。而對于癌組織小于3 cm的肝癌,介入治療甚至可以達到與手術治療相同的效果。有些癌組織的大小處于手術切除的上限,這時候如果想進行手術,則可以先進行介入治療將癌組織縮小一些,再安全地進行手術切除,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5.生物治療 生物治療主要包括基因治療、干細胞治療、免疫治療等,其治療特點主要是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等。但是由于該類治療費用昂貴,且多處于臨床研究階段,療效還有待確定,因此不作為常規(guī)治療手段。
6.分子靶向治療 此治療手段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事先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位點可以是癌細胞內的一個蛋白質分子,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來設計對應的藥物,當該藥物進入體內后會特異性結合該致癌位點并發(fā)生作用,使癌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癌組織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就像一個定向導彈發(fā)射至“敵營”(癌組織)摧毀“目標物”(癌細胞)一樣,所以分子靶向治療又被稱為“生物導彈”。目前該類治療手段有確切療效的藥物主要是索拉非尼,索拉菲尼可以延長患者生存時間達數月之久,甚至更長,已作為晚期肝癌的標準藥物。其他的藥物目前還處于臨床研究階段,還不能作為常規(guī)治療手段。
7.中醫(yī)治療 中醫(yī)藥在肝癌的治療中也有一定的作用。益氣養(yǎng)血的中藥可以促進手術后患者身體的恢復;疏肝健脾的中藥可減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扶正與祛邪相結合的中藥可提高晚期患者的生活質量。但由于治療的效果多為個案報道,且藥方不統(tǒng)一等原因,使得中藥目前仍然處于肝癌治療的輔助地位。對于早期肝癌的患者應該將目光放在西醫(yī)手段上,力求做到根治,而不應將最佳治療時機浪費在苦苦追尋中藥治療偏方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