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鄉(xiāng)間和不同地區(qū)間的人力資本遷移
第二節(jié) 我國城鄉(xiāng)間和不同地區(qū)間的人力資本遷移
一、2000年、2010年各省市“知識型”流動人口的對比
2000年我國“知識型”外來人口[1]有2038萬人,占“知識型”常住人口的46%?!爸R型”外來人口最多的五個省份分別是廣東、江蘇、北京、遼寧和湖北,分別約171.4萬人、146.3萬人、116.3萬人、110.3萬人和99.5萬人?!爸R型”外來人口占外來人口比例最高的五個省份分別是北京、陜西、天津、遼寧和吉林,比例依次為28%、23%、20%、20%和19%。
2010年我國“知識型”外來人口有4276萬人,占“知識型”常住人口的36%?!爸R型”外來人口最多的五個省份分別是廣東、北京、山東、江蘇和上海,分別約382.6萬人、328.6萬人、310.9萬人、288.7萬人和260.3萬人?!爸R型”外來人口占外來人口比例最高的五個省份分別是北京、山東、陜西、河南和湖南,比例依次為32%、24%、23%、22%和22%。
2000年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知識型”外來人口分別為1110.6萬、575.5萬和352.3萬,比值為54∶28∶17。2010年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知識型”外來人口分別為2201.2萬、1408.5萬和792.4萬,比值為50∶31∶18。2000年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知識型”外來人口分別占東部、中部和西部“知識型”常住人口的50%、41%和44%。2010年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知識型”外來人口分別占東部、中部和西部“知識型”常住人口的40%、32%和32%。
2000—2010年,我國總體上“知識型”外來人口占外來人口的比例一直高于“知識型”常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2000年我國“知識型”外來人口占外來人口的比例是14%,“知識型”常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為4%;2000年我國“知識型”外來人口占外來人口的比例是17%,“知識型”常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為10%。
具體到東部:2000年我國“知識型”外來人口占外來人口的比例是16%,“知識型”常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為6%;2010年我國“知識型”外來人口占外來人口的比例是19%,“知識型”常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為13%。
具體到中部:2000年我國“知識型”外來人口占外來人口的比例是16%,“知識型”常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為4%;2010年我國“知識型”外來人口占外來人口的比例是19%,“知識型”常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為9%。
具體到西部:2000年我國“知識型”外來人口占外來人口的比例是15%,“知識型”常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為3%;2010年我國“知識型”外來人口占外來人口的比例是17%,“知識型”常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為9%。
無論常住人口還是外來人口,2000—2010年的“知識型”人口的比例都有所增加?!爸R型”常住人口比例的增幅明顯快于“知識型”外來人口比例的增幅。東、中、西部“知識型”常住人口比例的差距幅度明顯比“知識型”外來人口比例的差距幅度要大。
表7-3 2000—2010年“知識型”遷移人口的情況(單位:萬人,%)
(續(xù)表)
注:本文假設(shè)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為“知識型”人口。
排除省內(nèi)遷移人口,“知識型”外來人口的比例明顯下降。例如,東部作為最大、最優(yōu)質(zhì)的人口導入地區(qū),2010年省外遷入的“簡單”勞動人口遠高于“知識型”勞動人口的問題很明顯。省外遷入流動人口大都僅具有初中及以下學歷,我國人口遷移仍處于“簡單”勞動力的集聚階段,遠遠沒有上升到知識外溢和人才集聚的高度。人口導入?yún)^(qū)如果維持教育結(jié)構(gòu)偏低的勞動力集聚現(xiàn)象,肯定會對人口導入?yún)^(qū)的產(chǎn)業(yè)發(fā)展形成逆向擠出,阻礙知識外溢和人才集聚階段的出現(xiàn)。
二、2000年、2010年各省市遷移流動人口人力資本對比
2000年我國城市、鎮(zhèn)和鄉(xiāng)村遷出人力資本分別約5.17億人年、1.56億人年和7.54億人年,對應(yīng)地遷入城市、鎮(zhèn)和鄉(xiāng)村的人力資本分別約8.97億人年、2.77億人年和2.53億人年。鄉(xiāng)村作為我國人力資本總量凈導出區(qū)(人口數(shù)量和人均受教育程度同時下降),凈導出約5.01億人年,占鄉(xiāng)村常住人口總?cè)肆Y本的9%。城市和鎮(zhèn)是我國人力資本總量的凈導入?yún)^(qū)(人口數(shù)量增幅遠大于人均受教育水平的降幅),凈導入分別約3.8億人年和1.21億人年,各占城市和鎮(zhèn)常住人口總?cè)肆Y本的14%和9%。
2010年我國城市、鎮(zhèn)和鄉(xiāng)村遷出人力資本分別約8億人年、2.9億人年和15.1億人年,對應(yīng)地遷入城市、鎮(zhèn)和鄉(xiāng)村的人力資本分別約17.7億人年、5.1億人年和3.2億人年。鄉(xiāng)村作為我國人力資本總量凈導出區(qū),凈導出約12億人年,占鄉(xiāng)村常住人口總?cè)肆Y本的26%。城市和鎮(zhèn)是我國人力資本總量的凈導入?yún)^(qū),凈導入分別約10億人年和2億人年,各占城市和鎮(zhèn)常住人口總?cè)肆Y本的26%和11%(參見表7-4)。
表7-4 2010年我國流動人口人力資本在城市、鎮(zhèn)和村的交叉遷移情況(單位:億人*年)
注:根據(jù)六普資料匯編中表L7-10全國按現(xiàn)住地、戶口登記地類型分的遷移人口表和六普教育數(shù)據(jù)計算得到。
具體到各省市:2000年我國城市人力資本凈遷入最大的五個省份依次是廣東、浙江、江蘇、北京和山東,分別約1.09億人年、0.29億人年、0.25億人年、0.24億人年和0.23億人年;鎮(zhèn)人力資本凈遷入最大的五個省份依次是廣東、浙江、福建、江蘇和河北,分別約0.42億人年、0.14億人年、0.07億人年、0.06億人年和0.05億人年;村人力資本凈遷出最大的五個省份依次是四川、湖北、河南、安徽和山東,分別約0.58億人年、0.46億人年、0.42億人年、0.41億人年和0.37億人年。
表7-5 2000年、2010年我國城市、鎮(zhèn)人力資本凈導入和村人力資本凈導出前5省
對比2000年和2010年,我國城市、鎮(zhèn)人力資本凈導入和村人力資本凈導出最大的五個省差異變化不大。城市人力資本凈導入最大五省合計占城市人力資本總導入比由2000年的55%下降到54%,鎮(zhèn)人力資本凈導入最大五省合計占鎮(zhèn)人力資本總導入比由2000年的61%下降到39%,村人力資本凈導出最大五省合計占村人力資本總導出比由2000年的45%下降到38%。
將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進行合計:2000年我國人力資本凈導入量最大的五個省是廣東、北京、浙江、福建和上海,人力資本凈導入量分別是1.4億人/年、0.26億人/年、0.23億人/年、0.15億人/年和0.13億人/年;人力資本凈導出量最大的五個省是四川、安徽、湖南、河南和江西,凈導出量分別是0.39億人/年、0.34億人/年、0.34億人/年、0.27億人/年和0.25億人/年。
2010年我國人力資本凈導入量最大的5個省是廣東、浙江、上海、北京和江蘇,人力資本凈導入量分別是1.89億人/年、0.86億人/年、0.83億人/年、0.71億人/年和0.41億人/年;人力資本凈導出量最大的五個省是安徽、河南、四川、湖南和江西,凈導出量分別是0.82億人/年、0.7億人/年、0.65億人/年、0.62億人/年和0.53億人/年。
將人力資本遷入和遷出進行合計:2000年我國人力資本總遷移最大的五個省是廣東省、江蘇省、四川省、山東省和浙江省,人力資本遷移量分別是3.57億人/年、1.73億人/年、1.69億人/年、1.63億人/年和1.44億人/年;我國人力資本總遷移最小的五個省是西藏自治區(qū)、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甘肅省和陜西省,人力資本遷移量分別是0.03億人/年、0.1億人/年、0.12億人/年、0.39億人/年和0.6億人/年(具體參見表3-5)。
2010年我國人力資本總遷移最大的五個省是廣東省、江蘇省、四川省、山東省和河南省,人力資本遷移量分別是5.49億人/年、3.35億人/年、3.02億人/年、2.98億人/年和2.88億人/年;我國人力資本總遷移最小的五個省是甘肅省、海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qū),人力資本遷移量分別是0.7億人/年、0.36億人/年、0.29億人/年、0.19億人/年和0.03億人/年(具體參見表7-6)。
表7-6 2010年我國各省人力資本遷移情況(單位:億人/年)
(續(xù)表)
資料來源:根據(jù)“六普”數(shù)據(jù)計算。
表7-7 2000年我國各省人力資本遷移情況(單位:億人/年)
(續(xù)表)
資料來源:根據(jù)“五普”數(shù)據(jù)計算。
分東部、中部和西部來看:2000年我國東部城市凈遷入人力資本2.71億人/年,鎮(zhèn)凈遷入人力資本0.91億人/年,村凈遷出人力資本1.6億人/年,區(qū)域人力資本凈導入量2.02億人/年;中部城市凈遷入人力資本0.64億人/年,鎮(zhèn)凈遷入人力資本0.13億人/年,村凈遷出人力資本2.16億人/年,區(qū)域人力資本凈導出量1.39億人/年;西部城市凈遷入人力資本0.47億人/年,鎮(zhèn)凈遷入人力資本0.17億人/年,村凈遷出人力資本1.3億人/年,區(qū)域人力資本凈導出量0.66億人/年。
2010年我國東部城市凈遷入人力資本7.35億人/年,鎮(zhèn)凈遷入人力資本1.3億人/年,村凈遷出人力資本3.91億人/年,區(qū)域人力資本凈導入量4.74億人/年;中部城市凈遷入人力資本1.36億人/年,鎮(zhèn)凈遷入人力資本0.6億人/年,村凈遷出人力資本5.6億人/年,區(qū)域人力資本凈導出量3.64億人/年;西部城市凈遷入人力資本1.21億人/年,鎮(zhèn)凈遷入人力資本0.61億人/年,村凈遷出人力資本2.89億人/年,區(qū)域人力資本凈導出量1.07億人/年。
表7-8 2000年、2010年我國東、中、西部城鎮(zhèn)人力資本凈導入對比
【注釋】
[1]將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定義為“知識型人口”。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