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的概念和種類,匯率的標價方法和種類
(一)外匯的概念和種類
1.外匯的概念
外匯是國際匯兌的簡稱,有動態(tài)和靜態(tài)兩種含義。靜態(tài)外匯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動態(tài)的外匯是指人們?yōu)榱饲鍍攪H間的債權(quán)債務(wù)關(guān)系,將一種貨幣兌換成另一種貨幣的行為。
廣義的靜態(tài)外匯是泛指可以清償對外債務(wù)的一切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資產(chǎn)或債權(quán)。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一國“國際清償力”項下的外匯,即外匯儲備所下的定義是:“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gòu)、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quán)?!?/p>
狹義的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國際債權(quán)債務(wù)關(guān)系清償?shù)闹Ц妒侄?。其前提條件有兩個:第一,以外幣表示的資產(chǎn);第二,可直接用于國際結(jié)算。以外幣表示的有價證券不能直接用于國際結(jié)算,故不屬于狹義的外匯;外國鈔票也不能算作狹義的外匯,因為正常國際交易使用的是銀行存款,不用現(xiàn)鈔。根據(jù)這一定義看,狹義外匯的主體是在國外銀行的外幣存款,它還包括對銀行存款的索取權(quán)具體化了的外幣票據(jù),如銀行匯票、支票等。
外匯的基本特征:外國貨幣當局發(fā)行的,各國政府和居民普遍接受的,能夠在外匯市場上自由交易的貨幣資產(chǎn)。
2.外匯的種類
(1)自由外匯與記賬外匯
根據(jù)可否自由兌換,外匯分為自由外匯與記賬外匯兩類。
自由外匯是指無需貨幣發(fā)行國批準便可以隨時動用,或可以自由兌換成為其他貨幣,向第三國辦理支付的外匯。自由外匯的根本特征是可兌換貨幣。目前世界上有50多種貨幣是可兌換貨幣,如美元、英鎊、日元、瑞士法郎等。
記賬外匯也稱協(xié)定外匯或清算外匯,是指未經(jīng)貨幣發(fā)行國批準不能自由兌換成其他貨幣或?qū)Φ谌龂M行支付的外匯。例如,兩個友好國家政府為了節(jié)省自由外匯的使用,簽訂了一個用于雙邊貿(mào)易結(jié)算的雙邊支付協(xié)定,開設(shè)賬戶記載彼此間的債權(quán)和債務(wù)。并在一定時期(如年終)集中沖銷,從而結(jié)出貿(mào)易差額。這時對順差國來說,當順差額被轉(zhuǎn)入下一年度用于抵消其以后債務(wù)時,這一差額便是順差國的外匯。由于它被記載在雙方指定的銀行專門開設(shè)的清算賬戶上,故稱記賬外匯。
(2)貿(mào)易外匯和非貿(mào)易外匯
根據(jù)外匯的來源不同,可將外匯劃分為貿(mào)易外匯和非貿(mào)易外匯。貿(mào)易外匯是指通過貨物出口取得的外匯。非貿(mào)易外匯是指通過對外提供勞務(wù)(運輸、保險、旅游等)、匯回投資收益(利息、股息、利潤等)和僑匯等途徑取得的外匯。對個別國家而言,非貿(mào)易外匯是其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
(3)即期外匯(現(xiàn)匯)和遠期外匯(期匯)
根據(jù)外匯交易的交割日期不同,外匯可以分為即期外匯和遠期外匯。即期外匯又稱現(xiàn)匯,是指在買賣成交后的兩個營業(yè)日內(nèi)辦理交割手續(xù)的外匯。遠期外匯又稱期匯,是指買賣的雙方先按商定的匯率和數(shù)量簽訂買賣合同,約定到將來(如30天、60天、90天等)辦理交割手續(xù)的外匯。
(二)匯率的標價方法和種類
1.匯率的概念
匯率,又稱匯價或外匯行市,就是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折算比價,也就是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相對價格。
2.匯率的標價方法
(1)直接標價法與間接標價法
①直接標價法
以一定單位(1個或100個、1 000個、100 000個單位等)的外國貨幣作為標準,折成若干數(shù)量的本國貨幣來表示匯率的方法。也就是說,在直接標價法下,是以本國貨幣表示外國貨幣的價格。目前,世界上除了英國和美國外,各國都采用直接標價法。
用公式表示:假定A貨幣是本國貨幣,B貨幣是外國貨幣
外幣的直接標價法:匯率=A貨幣/B貨幣
在直接標價法下,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折算的本國貨幣的數(shù)額增大,說明外國貨幣幣值上升,或本國貨幣幣值下降,稱為外幣升值,或稱本幣貶值。反之,一定單位外幣折算的本國貨幣的數(shù)額減少,稱為外幣貶值,或稱為本幣升值。
例:USD1=CNY8.2
USD1=CNY8.11
說明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
②間接標價法
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折算成若干數(shù)額的外國貨幣來表示匯率的方法。也就是說,在間接標價法下,以外國貨幣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目前,世界上只有英國和美國采用間接標價法。
用公式表示:假定A貨幣是本國貨幣,B貨幣是外國貨幣
外幣的間接標價法:匯率=B貨幣/A貨幣
在間接標價法下,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折算的外國貨幣數(shù)量增多,稱為外幣貶值,或本幣升值。反之,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折算的外國貨幣數(shù)量減少,稱為外幣升值,或本幣貶值。
例:GBP1=DEM2.3
GBP1=DEM2.2
說明馬克升值,英鎊貶值。
(2)美元標價法
以一定單位的美元折成若干數(shù)量的各國貨幣來表示各國貨幣匯率的方法。
例:USD1=FRF5.5540
USD1=DEM1.5630
USD1=CAD1.1860
3.法定升值與升值、法定貶值與貶值的含義
法定升值是指政府通過提高貨幣含金量或明文宣布的方式,提高本國貨幣對外的匯價。例如二戰(zhàn)后西德馬克和瑞士法郎都曾被宣布法定升值。升值是指由于外匯市場上供求關(guān)系的變化造成的貨幣對外匯價的上升。兩者的區(qū)別在于動因,而匯率值變化的表現(xiàn)卻是一致的。因此,有時籠統(tǒng)地將兩者混稱為“升值”或“上浮”。
法定貶值是指政府通過降低貨幣含金量或明文宣布的方式,降低本國貨幣對外的匯價。例如美國政府曾分別在1971年和1973年兩度實行法定貶值,降低美元對外的匯價。貶值是指由于外匯市場上供求關(guān)系的變化造成的貨幣對外匯價的下降。同樣,有時也籠統(tǒng)地將兩者混稱為“貶值”或“下浮”。
當某貨幣的匯價持續(xù)上升時,我們習慣稱之為“趨于堅挺”,稱該貨幣為“硬通貨”;反之則習慣稱之為“趨于疲軟”和“軟通貨”。
4.匯率的種類
(1)基本匯率和套算匯率
按制定匯率的方法不同,劃分為基本匯率與套算匯率。
①基本匯率。外國貨幣的種類很多,如果制定或報出本國貨幣與每一種外國貨幣之間的匯率,既不方便也無必要,因此,就選擇出一種與本國對外往來關(guān)系最為緊密的貨幣即關(guān)鍵貨幣,并制定或報出匯率。本幣與關(guān)鍵貨幣間的匯率稱為基本匯率。關(guān)鍵貨幣通常是可自由兌換的,并且是該國國際收支中使用最多、在該國外匯儲備中比重最大的貨幣。大多數(shù)國家都把美元當作關(guān)鍵貨幣,把本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作為基本匯率。
②套算匯率,又稱為交叉匯率。有兩種含義:
其一,它是指各國在制定出基本匯率后,再參考主要外匯市場行情,推算出的本國貨幣與非關(guān)鍵貨幣之間的匯率。例如,我國某日制定的人民幣與美元的基本匯率是
USD1=CNY5.72
而當時倫敦外匯市場英鎊對美元匯率為
GBP1=USD1.7816
這樣,就可以套算出人民幣與英鎊間的匯率為
GBP1=CNY(1.7816×5.72)=CNY10.19
其二,由于西方外匯銀行報價時采用美元標價法,為了換算出各種貨幣間的匯率,必須通過各種貨幣對美元的匯率進行套算。例如,香港某外匯銀行的外匯買賣報價是
USD1=DEM1.7720
USD1=CHF1.5182
據(jù)此可以套算出馬克和瑞士法郎之間的匯率:
DEM1=CHF(1.5182/1.7720)=CHF0.8568
(2)買入?yún)R率、賣出匯率和中間匯率
從銀行買賣外匯的角度,劃分為買入?yún)R率、賣出匯率和現(xiàn)鈔匯率。
①買入?yún)R率(也稱買入價):指銀行從同業(yè)或客戶買入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
②賣出匯率(也稱賣出價):指銀行向同業(yè)或客戶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
③中間匯率,指銀行買入價和銀行賣出價的算術(shù)平均數(shù),主要用于新聞報道和經(jīng)濟分析。
④現(xiàn)鈔匯率,指銀行買賣外國鈔票的價格。銀行的現(xiàn)鈔買入價要比一般的外匯買入價低。
(3)電匯匯率、信匯匯率和票匯匯率
按外匯的匯付方式不同,劃分為電匯匯率、信匯匯率和票匯匯率。
①電匯匯率:是以電匯方式買賣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電匯是銀行以電訊(電報、電傳等)方式通知國外分支行或代理行付款給收款人的匯款方式。國內(nèi)銀行間以電匯方式賣出外匯時,由于付款快,不占用客戶的資金,能減少客戶的匯率波動風險,因此國際支付絕大多數(shù)用電匯方式。電匯匯率是外匯市場中計算其他各種匯率的基準。
②信匯匯率:是以信匯方式買賣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信匯是銀行以信函方式通知國外分支行或代理行付款給收款人的匯款方式。由于信匯方式所需的郵程長,銀行可以在一定時期內(nèi)占用客戶資金,因此信匯匯率比電匯匯率要低些。
③票匯匯率:是以票匯方式買賣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票匯是銀行在賣出外匯時,開立一張命令其國外分支行或代理行付的匯票(Draft),并將其交給匯款人,由匯款人自帶或寄往國外取款的方式。
(4)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現(xiàn)匯匯率和期匯匯率)
按外匯交易交割日不同,劃分為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
①即期匯率:也稱現(xiàn)匯匯率,是指買賣雙方成交后,在兩個營業(yè)日以內(nèi)辦理交割所使用的匯率。
②遠期匯率:也稱期匯匯率,是指買賣雙方成交時,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進行交割所使用的匯率。
(5)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①固定匯率:是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選擇一個基本參照物,并確定、公布和維持本國貨幣與該單位參照物之間的固定比價。充當參照物的東西可以是黃金,也可以是某一種外國貨幣或某一組貨幣上時,我們就稱該貨幣釘住一攬子貨幣上或釘住在貨幣籃子上。
②浮動匯率:是指匯率水平完全由外匯市場上的供求決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預(yù)的匯率。但在實際經(jīng)濟中,每個國家都會以不同的程度與方式干預(yù)外匯市場。
(6)單一匯率和復(fù)匯率
①單一匯率:指一種貨幣(或一個國家)只有一種匯率,這種匯率通用于該國所有的國際經(jīng)濟交往中。
②復(fù)匯率:指一種貨幣(或一個國家)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匯率,不同的匯率用于不同的國際經(jīng)貿(mào)活動,它是外匯管制的一種產(chǎn)物。
(7)名義匯率、名義有效匯率和實際匯率的含義
①名義匯率:就是現(xiàn)實中的貨幣兌換比率。它可能由市場決定,也可能由官方制定。名義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的雙邊匯率,運用名義匯率值的變化說明匯率的變動幅度和趨勢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②名義有效匯率:是一種加權(quán)平均匯率,其權(quán)數(shù)取決于各國與該國經(jīng)濟往來的密切程度(例如各國與該國的貿(mào)易額占該國總貿(mào)易額的比重)。名義有效匯率和名義雙邊匯率的關(guān)系類似于價格指數(shù)和商品價格之間的關(guān)系,因此又稱之為匯率指數(shù)。名義有效匯率能夠更綜合地反映一國貨幣匯率的基本走勢。
③實際匯率:是名義匯率用兩國價格水平調(diào)整后的匯率,即外國商品與本國商品的相對價格,反映了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名義匯率R與實際匯率e之間的關(guān)系是
其中:Pf和P分別代表外國和本國的有關(guān)價格指數(shù),R和e都是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人們提出實際匯率的概念是為了用它說明一國國際競爭力的變化。例如,在本國貨幣相對于外國貨幣貶值即R變大時,如果其他條件不變,則本國商品的競爭力提高。但是,如果本國的相對價格上漲率大于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幅度,則本國的國際競爭力仍然下降。由于考慮到了兩國價格水平的相對變動,實際匯率能夠較好地反映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實際匯率值越大,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越強。
5.遠期匯率的升水、貼水和平價
銀行一般都直接報出即期匯率,但對遠期匯率的報價有兩種方式:
一是直接報價,即直接將各種不同交割期限的期匯的買入價和賣出價表示出來,這與現(xiàn)匯報價相同。日本、瑞士等國銀行采取這種方法。
二是用遠期差價或掉期率報價,即報出期匯匯率偏離即期匯率的值或點數(shù)。英、美、德、法等國采用此法。遠期差價有升水、貼水和平價三種形式。升水表示期匯比現(xiàn)匯貴,貼水表示期匯比現(xiàn)匯便宜,平價表示兩者相等。銀行報出的遠期差價值在實務(wù)中常用點數(shù)表示,每點為萬分之一,即0.0001。采用此法的銀行通常只報出兩個信息:第一,直接報出即期匯率;第二,報出遠期差價值。而遠期匯率則由交易者自己計算。這是因為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同升同降,遠期差價值取決于兩國利率差異,通常保持不變。這樣的報價就避免了即期匯率變動時,還要同時改報遠期匯率的麻煩。
在直接標價法下: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升水-貼水
在間接標價法下: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升水+貼水
例如,在巴黎外匯市場上,美元即期匯率為USD1=FRF5.100 0,三個月美元升水500點,六個月美元貼水450點。則在直接標價法下,三月期美元匯率為USD1=FRF(5.100 0+0.050 0)=FRF5.150 0,六月期美元匯率為USD1=FRF(5.100 0-0.045 0)=FRF5.055 0。
再如,在倫敦外匯市場上,美元即期匯率為GBP=USD1.550 0,一月期美元升水300點,二月期美元貼水400點。則在間接標價法下,一月期美元匯率為GBP1=USD(1.550 0-0.030 0)=USD1.520 0,二月期美元匯率為GBP1=USD(1.550 0+0.040 0)=USD1.590 0。
在實際外匯交易中,也要報出遠期外匯的買入價和賣出價。這樣,遠期差價的升水值或貼水值也都有一大一小兩個數(shù)字。在直接標價法下,如遠期外匯為升水,則報出的遠期差價形如“小數(shù)~大數(shù)”;如遠期外匯為貼水,則報出的遠期差價形如“大數(shù)~小數(shù)”。在間接標價法下,如遠期外匯為升水,則報出的遠期差價形如“大數(shù)~小數(shù)”;如遠期外匯為貼水,則報出的遠期差價形如“小數(shù)~大數(shù)”。
例如,某日香港外匯市場外匯報價如下:
即期匯率:USD1=HKD 7.780 0~7.800 0?。ㄖ苯訕藘r法)
一月期USD升水: 30~50 ?。ㄐ?shù)~大數(shù))
三月期USD貼水: 45~20 (大數(shù)~小數(shù))
則遠期匯率的計算方法為
(直接標價法)(銀行買入USD價)(銀行賣出USD價)
即期匯率: USD1=HKD 7.780 0~7.800 0
升水(+) 0.003 0~0.005 0
一月期遠期匯率:USD1=HKD 7.783 0~7.805 0
(直接標價法)?。ㄣy行買入USD價)(銀行賣出USD價)
即期匯率: USD1=HKD 7.780 0~7.800 0
貼水(-) 0.004 5~0.002 0
三月期遠期匯率:USD1=HKD 7.775 5~7.798 0
再例如,某日紐約外匯市場外匯報價為
即期匯率:USD1=FRF 7.222 0~7.224 0?。ㄩg接標價法)
六月期FRF升水: 200~140 ?。ù髷?shù)~小數(shù))
九月期FRF貼水: 100~150 ?。ㄐ?shù)~大數(shù))
則遠期匯率的計算方法為:
(間接標價法)?。ㄣy行賣出FRF價)(銀行買入FRF價)
即期匯率: USD1=FRF 7.222 0~7.224 0
升水(-) 0.020 0~0.014 0
六月期遠期匯率 USD1=FRF 7.202 0~7.210 0
(間接標價法)?。ㄣy行賣出FRF價)(銀行買入FRF價)
即期匯率: USD1=FRF 7.222 0~7.224 0
貼水(+) 0.010 0~0.015 0
九月期遠期匯率:USD1=FRF 7.232 0~7.239 0
有些外匯銀行在報價時并不說明遠期差價是升水還是貼水。例如,巴黎某外匯銀行報價為:
即期匯率: USD1=DEM 1.841 0~1.842 0
三個月: 200~300
六個月: 300~100
這時如何計算遠期匯率呢?通過前面的觀察可以得出:如果遠期差價形如“小數(shù)~大數(shù)”,說明基準貨幣升水,標價貨幣貼水,遠期匯率等于即期匯率加遠期差價;如果遠期差價形如“大數(shù)~小數(shù)”,說明基準貨幣貼水,標價貨幣升水,遠期匯率等于即期匯率減遠期差價。根據(jù)這個原理計算可得:
三月期遠期匯率:USD1=DEM 1.861 0~1.872 0
六月期遠期匯率:USD1=DEM 1.811 0~1.832 0
(三)影響匯率變化的主要因素
1.國際收支狀況
國際收支狀況是影響匯率變化的一個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因素。當一國國際收支順差時,該國貨幣有升值趨勢;當一國國際收支逆差時,該國貨幣趨于貶值。
2.通貨膨脹率差異
通貨膨脹意味著該國貨幣代表的價值量下降,發(fā)生貨幣對內(nèi)貶值的現(xiàn)象。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貨幣對內(nèi)貶值必然引起對外貶值。國內(nèi)外通貨膨脹率的差異是決定匯率長期趨勢的主要因素。一般來說,相對通貨膨脹率持續(xù)較高的國家,表示其貨幣的國內(nèi)價值的持續(xù)下降速度相對較快,其匯率也將隨之下降。
3.利率差異
作為資本的價格,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金融資產(chǎn)的供求。如果一國的利率水平相對于他國提高,就會刺激國外資金流入增加,本國資金流出減少,由此改善資本賬戶,提高本國貨幣的匯價;反之,如果一國的利率水平相對于他國水平下降,則會惡化資本賬戶,造成本幣匯率下降。
4.經(jīng)濟增長率差異
國內(nèi)外經(jīng)濟增長率差異對匯率變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就它對商品、勞務(wù)的進出口而言,一方面,當一國經(jīng)濟增長率較高時,意味著收入增加,從而進口需求增加;另一方面,高的經(jīng)濟增長率往往伴隨著勞動生產(chǎn)率的提高,這會使生產(chǎn)成本降低從而使本國產(chǎn)品競爭能力增強,有利于出口。凈影響要看兩方面作用的力量對比。經(jīng)濟增長率的差異也會對資本流動產(chǎn)生影響。一國經(jīng)濟增長率高時,在國內(nèi)對資本的需求較大,國內(nèi)外投資者也愿意將資本投入這一有利可圖的經(jīng)濟中,于是資金流入??偟膩碚f,在長期時段下,高的經(jīng)濟增長率會對本國幣值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并且這種影響的持續(xù)時間也較長。
5.外匯市場投機
外匯市場上的投機活動對匯率的變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今天的世界資金市場上充斥著數(shù)萬億美元的“游資”,這些資金根據(jù)各種信息和投機者對匯率變化的預(yù)期,在短期內(nèi)從一種貨幣轉(zhuǎn)換成另一種貨幣,以獲取投機利潤,并在實際上引起了匯率的變動。
6.中央銀行干預(yù)
各國貨幣當局為保持匯率穩(wěn)定,或為操縱匯率的變動以服務(wù)于某種經(jīng)濟政策目的,都會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yù),如在外匯市場買進或賣出外匯,或發(fā)表影響外匯心理預(yù)期的聲明等。這些行動雖然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匯率的長期走勢,但對匯率的短期走勢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
7.其他因素(如預(yù)期因素或財政政策等)
預(yù)期因素是影響國際資本流動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國際資本流動的規(guī)模日益龐大,預(yù)期因素對匯率的影響越來越大。預(yù)期變化受到政治和經(jīng)濟因素的影響。如果市場上預(yù)期某國通貨膨脹率將比別國提高,實際利率將比別國降低或者經(jīng)常項目將發(fā)生逆差等不利因素時,該國的貨幣就會在市場上被大量拋售,其匯率就會下跌;反之,其匯率就會上漲。人們對某種貨幣的預(yù)期心理往往會引起市場投機活動,從而加劇市場匯率波動。
【復(fù)習提示及知識補充】
財政赤字的增加或減少,也會影響匯率的變動方向。財政赤字往往導致貨幣供應(yīng)增加和需求增加,因此,赤字的增加將導致本國貨幣匯率的下降。但和國際收支等其他因素一樣,赤字增加對貨幣匯率的影響也并非是絕對的。如果赤字增加的同時伴有利率上升,則其對貨幣匯率的影響就很難說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