梃擊案是怎么一回事?
?梃擊案是怎么一回事?
在中國封建皇朝的禮制中,皇帝應該立皇后所生的嫡長子為太子。當皇后無所出時,則應以年長者為太子。盡管明朝數(shù)代皇帝經(jīng)過特別情況而被立為帝,如明成祖起兵篡奪侄兒惠帝的皇位,明代宗景泰帝因明英宗被俘而被大臣擁立,明世宗因明武宗無子而入繼大統(tǒng),但明朝基本上依然是依襲這套禮制的。
明神宗萬歷皇帝在位期間,由于王皇后無子,因此朝臣主張立年長子為太子?;书L子朱常洛,萬歷十年出生,是神宗與一宮女所出;皇三子福王朱常洵,萬歷十四年出生,是神宗的寵妃鄭貴妃所生,神宗非常希望福王為太子,鄭貴紀也不斷向神宗進言。不過大臣們堅持立朱常洛為皇太子,并且皇太后李氏,皇后王氏也都支持立朱常洛。
起初,神宗不斷拖延,并且處分了一些支持朱常洛的大臣,以期有所轉(zhuǎn)機。但東林黨也支持朱常洛,這就使得支持皇長子為太子的聲勢更大。萬歷二十九年,皇長子朱常洛20歲,神宗再也無法拖延下去,只得冊立朱常洛為皇太子,朱常洵為福王,封地為洛陽。(123shoppingwar.com)
為此,鄭貴妃忍無可忍,結(jié)果,終于爆發(fā)了明朝立國以來最嚴重的宮廷仇殺事件——梃擊案。
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五月,一男子張差,手持木棍,闖入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打傷守門太監(jiān),太子內(nèi)侍韓本用聞訊急忙趕到,在前殿捕獲了張差。
經(jīng)過御史劉廷元審訊得知,張差乃是薊州井兒峪人,說話語無倫次、顛三倒四,但經(jīng)常提到“吃齋討封”等語。刑部主事王之寀認為事有蹊蹺,覺得張差決不像瘋癲之人,于是用飯菜引誘他:“實招與飯,不招當饑死?!睆埐畹皖^說:“不敢說?!蓖踔畬u命令眾人回避,親自審問。
原來張差是一個鄉(xiāng)野村夫,主要靠砍柴和打獵為生。在一個月前,張差在濟州賣完貨后,賭錢輸了,恰好碰上一個太監(jiān),太監(jiān)說可以帶他賺錢,張差就跟隨這個太監(jiān)進了京,見到另外一個老太監(jiān),老太監(jiān)以酒肉款待張差。幾天后,老太監(jiān)帶張差進紫禁城。老太監(jiān)交給張差一根木棒,又讓張差飲了不少酒,然后把他帶到慈慶宮,并囑咐他進宮后見人即打,尤其是見到穿黃袍者(暗指太子朱常洛),他是個奸人,一定要將他打死。老太監(jiān)言明,如果打死穿黃袍者,必定重重有賞,倘若被人捉住,他也會營救張差。
張差最后供出,自己是受鄭貴妃手下太監(jiān)龐保、劉成所指使。
大臣們有人懷疑是鄭貴妃想要謀害太子,王志、何士晉、張問達奏疏譴責外戚鄭國泰“專擅”。鄭貴妃為此惶惶不可終日,于是向神宗哭訴,神宗朱翊鈞讓她去向太子表明心跡。結(jié)果太子朱常洛不愿深究,最后以瘋癲奸徒罪將張差凌遲處死。張差臨死前曾言道:“同謀做事,事敗,獨推我死,而多官竟付之不問?!?/p>
張差死后不久,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前后五次會審龐保、劉成二人,由于人證已死,龐、劉二人有恃無恐,矢口否認與此案有關(guān)。六月一日,明神宗密令太監(jiān)將龐保、劉成處死,此案遂就此草草了結(jié),案情真相亦自此無從查證,因此成為明宮第一大疑案。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