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腳戶組織的堡壘——馱隊
舊時的西北,沙漠縱橫,高山深壑,交通十分困難。再加上地方匪盜成患,長途商業(yè)販運風險很大,為防止發(fā)生意外,腳戶哥們往往組成馱隊集體遠行。這樣,一來可以相互溝通商業(yè)信息。二來可以相互照應,確保安全。三來可以排解旅途中的寂寞。漸漸馱隊就成為腳戶哥賴以生存的堡壘。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腳戶哥在歲月的洗禮中逐漸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馱隊規(guī)矩。河州馱隊一般由掌柜的、攬頭和腳戶三個部分組成。“掌柜的”是馱隊中每個馱幫的統(tǒng)領,也是每幫騾子、馬、驢等的所有者,主要負責貨物交易時的定價和處理旅途中的各種突發(fā)事件;“攬頭”是從各馱幫的腳戶中推舉出來的趕騾能手,他們機智、勇敢,是眾望所歸的英雄人物,主要負責率領頭幫騾子行進和指揮整個馱隊。而“腳戶哥”則是馱隊中的主力軍,不僅要負責騾子的喂養(yǎng)、使用和照看,還要處理旅途中發(fā)生的各種意外情況。所以,腳戶哥必須具有充沛的體力和很強的應變與協(xié)調能力。譬如,腳戶要到四川、青海等地,必須通過一些極其險峻的路段(如棧道),騾子馱著貨物無法通過,腳戶哥只有將沉重的貨物扛在肩上,慢步而行,非常吃力。同時,走在前面的腳戶哥必須大聲吆喝,讓對面來的馱隊暫且等候,以免狹路相逢,進退兩難。
腳戶用的水壺
馱隊在規(guī)模上有大小之分。大的一般有十八九頭騾子,小的則只有四五頭騾子。但無論大小,一般都分成頭幫、二幫和三幫。行路時,頭幫在馱隊的最前面帶隊,二幫、三幫則跟在后面。在路過土匪出沒的地段時,一般要等頭幫過去之后,二幫、三幫才跟著過去。每個馱幫的掌柜只負責自己所管的腳戶,而每個腳戶則要照管一至二頭騾子。在每個馱隊中,前后都掛有6個或8個銅鈴,以便馱隊在夜間行走時能夠循聲前進,不至于迷路。在馱隊的三個馱幫中,頭幫的作用最大。馱隊行進時,頭幫要擔負偵查、向導、安全保護、信息傳遞等工作。由于頭幫的這種特殊作用,整個馱隊對頭幫領頭人的要求也相應較高。這些人一般都身強力壯,并且善于處理各種突發(fā)情況。頭幫中的腳戶也需要會點兒拳腳,他們一般都擅長使用炮尕、條子棍、流星錘、打狗棒、彈弓等民間防身用具。此外,腳戶哥通常都會有幾手看家本領,譬如收拾鞍韉,編制籠頭,釘鐵掌等,以備不時之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