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會議的含義;明了會議的性質與功用;正確認識會議的兩面性。
上海輝宏會議服務公司為了能在世博期間做好各類會議服務工作,面向社會招收了30名會務工作人員,其中大部分人員屬于非文秘專業(yè)人員,對什么是會議、會議的功用等相關知識并不十分了解。如何讓新人快速了解會議的含義及功用,培訓部經理李明將這個任務交給了部門秘書王芳,并要求王芳2小時后將自己的想法以文字形式發(fā)送至其電子郵箱。
秘書王芳接到任務后,做了如下思考。
(1)經理要求快速,說明時間緊。
(2)本次招收的人員是為世博服務的,事關形象。
(3)可要求新人利用圖書、網站等自我學習。
(4)提供學習任務,實行考核(筆試、隨時提問皆可)。
秘書王芳經過思考,于一個半小時后給經理李明發(fā)出了郵件。
發(fā)給:liming@yahoo.com.cn
發(fā)自:wangfang@yahoo.com.cn
主題:會議的含義及功用
李經理您好!
您布置的任務,我準備采用以下方法完成。
考慮到此次新人的特殊情況,加之時間緊、工作任務重要,準備以布置學習任務的形式,要求新員工利用圖書、網絡等途徑自學,然后以筆試或隨時提問的形式檢查學習情況,力求使新員工真正了解會議的含義、理解會議的性質和功用、領會會議的重要意義,以及充分認識會務人員與會議的關系。
一、基本學習任務
(1)什么是會議(會議的含義)。
(2)了解會議的性質。
(3)會議的功用有哪些。
二、拓展學習任務
秘書在會議中的主要工作任務有哪些。
三、學習途徑
(1)與會議相關的圖書。
(2)利用網絡,輸入“秘書工作、會議組織、會議服務”等關鍵詞,搜索相關學習內容。
(3)向有經驗的人員請教。
(4)現場觀摩會議,加強對會議的認識。
以上意見是否可行,請指示。
秘書王芳
2009-7-10
孫中山先生在《民權初步》中談到:“凡研究事理而為之解決,一人為之獨思,二人為之對話,三人以上而循有一定規(guī)則者,則為之會議。”可見,會議應該是三人或三個以上的人一起參加的群體性活動。
無論是人類早期的氏族議事會議,還是當代社會的國際性會議,都是為了解決一定的實際矛盾和問題而舉行的。而且,自古以來會議就是有組織、有領導地商議某種事情的集會,是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和程序,組織有關人員活動的一種方式,是各級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各種社會團體商討問題、部署檢查工作、總結經驗和進行決策的重要活動形式。會議往往是事先約定、有組織、有目的的,那些沒有組織的聚合和議論,不能稱之為會議。
可見,會議形成的基本條件:三人以上(包括三人)、有目的、有組織、有領導、商議事情、集會。
從字義上講:會,是聚合、會合;議,是商議、議事;會議,就是聚眾議事。“會議”一詞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有組織、有領導地商議事情的集會,如領導辦公會、代表大會;二是指一種經常商議并處理重要事務的常設機構或組織,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外國的議會等。這里主要探討的是第一種。
會議是人類常見的一種溝通方式,是人們協商事宜、交流信息、溝通感情、達成共識的一種重要的行為過程,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處理有關問題的一項經常性的活動形式。
會議是指有組織、有領導地召集人們研究和討論問題的一種社會活動方式。它是領導機構進行決策和管理,實現領導職能的一種重要方式,被廣泛地應用于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會議工作一般被稱為會務工作,是指直接為召開會議服務的工作。從時間上看,會務工作包括會前的計劃籌備工作、會間的組織服務工作和會后的善后處理工作;從內容上看,會務工作主要有事務工作和文字工作兩個方面。會議工作是秘書要做的一項經常性的業(yè)務工作。秘書應該熟悉和掌握會議工作的有關知識和技能,盡職盡責地把會議工作做好,以提高會議的質量和效益。
會議是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發(fā)揚民主,實行集體領導的重要形式;是實施決策、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協調等現代化管理職能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貫徹政策、統(tǒng)一思想、議事決策、布置工作、溝通信息、統(tǒng)籌協調的有效途徑。
會議的功用是多方面的,不同類型的會議具有不同的功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發(fā)揚民主,集體決策
早期的會議活動與原始的民主制度密切相關,會議的基本作用就是發(fā)揚民主。而現代社會各級組織的決策越來越依賴于集體的智慧,即使是實行首長負責制的組織中,首長個人的決策也越來越多地由各種“智囊團”來先行謀劃、醞釀、論證,然后再作決斷。可見,各盡其言、集思廣益、發(fā)揚民主、集體決策依然是現代會議活動最為突出的基本作用。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的各種重要的決策,均應遵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通過會議做出決定。通過會議做出決定,體現了集體決策的原則,保證了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會議是保證集體領導原則得以實現的一個重要手段。
2.組織協調,推動工作
許多決策的實施、工作的開展,往往涉及多個方面、多個部門。決策的順利實施,需要通過一定的會議來傳達精神、布置工作、統(tǒng)一認識、統(tǒng)一部署、統(tǒng)一行動。會議是求得思想統(tǒng)一、行動協調的重要形式之一。通過會議,人們達成共識、協調關系、解決矛盾、統(tǒng)一步調,從而推動工作健康有序地向前發(fā)展。
3.交流情況,溝通信息
會議是收集信息、溝通思想的重要渠道,可以起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左右聯系、交換資訊和溝通信息的作用。通過舉行會議,人們可以增進了解與合作,互相支持,做好工作。同時,會議也為領導掌握豐富的信息,進而做出科學決策奠定堅實的基礎。
4.宣傳教育,提高認識
各級領導通過會議傳達上級指示,總結本單位工作,表彰先進,批評后進,能夠教育和組織群眾,提高群眾的思想認識,調動廣大群眾的工作積極性,使群眾自覺地貫徹執(zhí)行黨的方針政策,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
除了要對會議的含義和功用有充分的認識外,還要認識到在社會生活中有些會議的缺陷及其負面影響,以提高會議的管理效率,更好地發(fā)揮會議的積極作用。
1.無正當理由的會議
只要仔細觀察,就不難發(fā)現有許多會議是基于不正當的理由而召開的。
▲為滿足無聊的愿望而開會。有些會議是因“不妨找個時間大家聚一聚,不拘形式地談一談與大家有關的問題”而召開的。這一類會議其實與交際或聊天并沒有多大的差別。
▲為攀比而開會。例如,有些會議是因“人家財務部每星期都舉行一次會議,咱們人力資源部又豈能落后”而召開的。這一類會議的目的不是處理實際問題。
▲為表功而開會。例如,有些會議是因“若不多開會,則上級領導會以為咱們偷懶”而召開的。這一類會議被當做取得上司信任與好感的手段。
▲為推卸責任而開會。例如,有些會議是因“沒有理由讓我單獨承擔全部的責任”而召開的。這一類會議是欠缺勇氣面對決策風險的管理者所慣用的伎倆。
▲為逃避個別接觸所可能產生的難堪局面而開會。例如,有些會議是因“我不想讓少數人太難堪”而召開的。
基于不正當的理由所召開的會議自然難以收到實效,此類會議的操縱者甚至從一開始就失去了對會議功能和實效的期待。這樣的會議在開會之前、在會議進行中、在開完會之后,都必然會留下種種導致負面會議效應的缺憾。
會議前:目標不明確,無議程,與會人選不當(與會者太多或與會者太少),會議時間不當,開會通知時間不當(太早通知開會或太晚通知開會),開會通知內容欠周詳,會議地點選擇不當,會議場地設備欠佳,與會者無準備而來,未明確會議終結時間或每一方案時間分配不當,會議不能準時開始,會議太多而使與會者一聽說要開會就感到厭煩,會議太少而使每次會議方案堆積過多。
會議中:從事交誼活動,外界干擾,與會者發(fā)言離題,讓沒有必要留在會場的人員留在會場,猶豫不決,資料不充足卻貿然決策,少數人壟斷會議,與會者與主席爭論不休,視聽器材發(fā)生故障,與會者欠缺熱心,會議超出預定時間,主席未能總結會議成果。
會議后:欠缺會議記錄,不能對決議事項進行追蹤,不能對會議成敗得失進行總結,不能及時解散已完成任務的臨時性委員會或工作小組,與會者對會議感到不滿。
基于不正當的理由而召開的會議,其危害遠不止是浪費了會議經費,還將造成一系列的后果。
2.負面影響
▲加大了會議成本,迫使管理者為轉變會風而增加投入。
▲敗壞會議的名聲。
▲培養(yǎng)、放任了公眾和與會者對會議的不信任情緒。
▲誘發(f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沖突,增大了科學管理的難度。
▲降低士氣,甚至導致員工缺勤或流動率高。
·訓練目標
觀摩真實會議,體會會議的含義和功用。
·知識要求
了解會議的含義,知曉會議的功用。
·訓練要求
(1)觀察會場:會場布置、座位安排等。
(2)做好會議的詳細記錄。
(3)概括會議的主要內容。
(4)說明本次會議所起到的作用。
(5)寫出實訓報告。
·任務描述
劉麗應聘到廣揚公司辦公室工作,上班的第一天適逢公司開會。辦公室主任在征得總經理同意的情況下要劉麗旁聽會議,并要求劉麗弄清楚什么是會議、會議的形式、會議是如何召開的、會議的作用等問題。
如果你是劉麗,你將如何完成這一任務?
·操作提示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模擬廣揚公司會議。
(2)各小組臨場派出2人分別充當劉麗,單獨完成劉麗的任務。
(3)會議結束后,2人分別按照訓練要求講述任務完成情況,大家討論并評價。
(4)訓練前要求各小組事先商討議題,以便訓練時仿真演練。訓練時數為2課時(1課時會議,1課時討論并評價),課外進行。
要完成好這項訓練,你最好去參加一個真實的會議(學校的某些正式會議、學生社團會議、校外企事業(yè)單位的各類會議)。注意會議主持人的開場講話和會議結束時的總結發(fā)言,留心會議程序及其解決的問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