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營造和諧
17.感恩營造和諧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外國就有一個感恩節(jié),在那一天,無論天南地北,再遠的孩子,也要趕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和長輩。雖然它從宗教儀式演變而來,但至今為人們所重視,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能教化人們學會感恩。
古人說得好:“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但今天我們說的“感恩”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感謝”和“感激”。感恩,應該是一種更深層面的內(nèi)涵,它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生活態(tài)度。對生活感恩,其實也是善待自我,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而事實上,我們也需要感恩??墒侨粘I钪校钊诉z憾的是,感恩似乎已在慢慢趨于隱匿,取而代之的是無休止的抱怨和冷漠,甚至是以怨報德。我們生活的周圍常常也碰到或聽到,年邁的父母省吃儉用、含辛茹苦地養(yǎng)育兒女,而兒女卻有的不孝不忠、忘恩負義、辱罵甚至毆打老人。有的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了,卻又開始抱怨生活不夠富裕;面對關愛自己的父母親,卻抱怨他們太過嘮叨,太煩;擁有了平靜安穩(wěn)的婚姻,卻又抱怨生活太平淡,沒有激情;看到別人升了官發(fā)了財,便會抱怨命運的不公平;在接受別人的饋贈和幫助時,變得心安理得;面對需要幫助和關心的人,卻漠然置之……
我們似乎已經(jīng)忘卻了,曾經(jīng)我們還在貧困中掙扎時,是那么渴盼能過上溫飽的日子,哪怕只有一天,我們也會感恩;我們在失意的痛苦中徘徊時,是那么渴盼真誠的問候和鼓勵,哪怕只有一句,我們也會感恩;我們跌倒了無力爬起時,是那么渴盼能有人過來攙扶,哪怕只有一下,我們同樣也會感恩。
可在物質(zhì)生活富裕的今天,我們常常對周圍的一切不以為然,有些人把金錢和利益看得太重,而忽視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覺得父母的細心照顧、朋友的關心幫助都是理所當然的。忙忙碌碌的生活,讓我們忘卻了感恩,這不能說不是一種悲哀。
其實,人需要知恩,更要學會感恩。只有感恩的人多了,施恩的人才會更多,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
幾年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為什么能感動13億國人呢?這正是因為他們都是懂得感恩的人。
浙江省一所大學里,劉同學背母上大學的事跡就感動了很多人。
那時,在母親病情嚴重被折磨得面黃肌瘦的時候,劉同學接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是已經(jīng)80多歲的姥姥根本無法照料好病重的母親,經(jīng)過慎重考慮,他做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決定,帶著母親一起去讀大學。
就這樣,利用短短的假期,劉同學一邊在當?shù)蒯t(yī)院醫(yī)生的幫助下學會了打針、量血壓,一邊給學校打電話。最終劉同學的誠意和孝心感動了學校,學校破例答應他可以在校外租房子。去學校報名的時間到了,劉同學就把媽媽背出了家門,帶著身患重病的媽媽踏上了漫長的求學之路。
期間,為了盡可能的節(jié)省,也為了減少母親的疲勞。劉同學每天都自己給母親量血壓,然后再趕著去上早自習。上完早自習,他又急匆匆地趕回家給母親做早飯,因為母親的腎不好,不能吃油膩的東西,她就經(jīng)常給母親煮些白粥。
后來,母親吃藥打針都成了他的事情,除了要按時上下課、完成作業(yè),他還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照顧病重的母親,讓母親開心。
而由于家里的錢已經(jīng)花光了,母親用于控制病情的日常用藥已經(jīng)跟不上了,看到和自己相依為命的母親越來越瘦,病情越來越重,他非常痛苦,為了能救母親,他跑到學校餐廳找了份勤工儉學的工作。通過打工,除了一個月能有50元的補助外,他每天還可以獲得一份免費的飯菜。剛開始的時候,他會把這份免費的飯菜帶回家和媽媽一起吃。后來,學校餐廳知道了他和媽媽的事,就非常照顧他,讓他在餐廳吃完后再給生病的母親另外帶上一份,好讓他們母子倆都能吃飽飯。而為了怕帶給母親的飯菜涼了,他在回家的路上總是走得特別快。
再后來,他們母子的事被當?shù)氐拿襟w知道了,通過媒體宣傳,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劉同學把生病的母親帶到大學并照顧她的感人故事,他們也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后來,上海一家好心的醫(yī)院為他母親免費做了腎移植手術,手術很成功,關注他們的人都感到很欣慰,而劉同學背母看病的孝行也讓天下所有的母親收獲了慰藉。
當今社會像這種感動大地的先進行為也愈來愈多。這一個個感人的事跡,都教育我們:要學會感恩,要做個感恩的人。
有很多作家,在很多電影和電視劇故事里一再告訴人們:感恩,就像陽光一樣,給我們帶來溫暖和美麗。
感恩于自然,感謝它給了我們?nèi)祟愘囈陨媾c發(fā)展的家園;感恩于父母,感謝他們給予我們生命,并把我們撫育成人;感恩于老師,感謝他們用真誠的心靈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感恩于朋友,感謝他們給我們真情,與我們風雨兼程;感恩于機遇,感謝它給了我們升華自我的階梯;感恩于苦難,感謝它磨煉了我們的意志。
如今,學會感恩,我們便會變得更寬容,不再抱怨,不再計較;學會感恩,我們便能以一種更積極的態(tài)度去回報我們感恩的對象;學會感恩,我們會懷抱一顆感恩之心,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學會感恩,我們會摒棄那些陰暗自私的欲望,使心靈變得澄澈明凈,心中感到舒展踏實……
有人說,一滴水只有置身于汪洋中方可彰顯其生機與活力,個體的人亦只有置身于群體之中方能得以生存與發(fā)展。現(xiàn)今社會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于人人為我中,我們盡享他人的耕耘苦辛換得的錦衣玉食;于人人為我中,我們盡情遨游知識的海洋,越過人生道道物質(zhì)與精神的溝坎,一躍成為一個肉體與精神美輪美奐的大寫的“人”。
我們今天說得學會感恩,要知恩圖報。如果人人都做一個感恩的人,人人學會做好一個感恩的人,那么,現(xiàn)實社會上將再也沒有坑、蒙、拐、騙的丑惡行為,取而代之的將是人與人之間的愛,這樣社會人際相處也將更加和諧美好,社會將變得到處充滿著愛。
哲理導航
和諧的環(huán)境往往讓人心情愉快,也讓人能夠在融洽的氣氛下工作。然而,構(gòu)造和諧的環(huán)境需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只有有了和諧的環(huán)境,你才能夠更快樂地生活。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