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已變成禁區(qū)
“控制型父母”是少數(shù)幾個會讓人熱血沸騰的話題之一。當我告訴別人我在金礦的觀察時,大家的反應很不相同。有些人非常憤怒,有些人感覺有所觸動,也有些人認同地一直點頭。
我經(jīng)常聽到很多對控制型父母的批評,他們認為除了泰格·伍茲、蒂娜拉·薩芬娜和樸世莉,還有成千上萬有著控制型父母的孩子沒能成功,他們被父母不可動搖的壓迫摧毀了。他們都是些令人傷心的案例,施特菲·格拉芙、瑪麗·皮爾斯(Mary Pierce)和最近的耶萊娜·多克奇(Jelena Dokic)[1],她們跟父親的關系都很緊張。
有一點非常重要,控制并非僅僅是控制,控制有好的方法,也有壞的方法。以我的經(jīng)驗,事情之所以變得糟糕,主要是因為人們誤解了“控制”。英國著名的控制型母親朱迪·穆雷把她的兩個兒子安迪·穆雷和杰米·穆雷都帶到了網(wǎng)球運動的頂峰。朱迪是這樣說的:“你可以逼迫孩子去做某件事情,但你要讓他知道你為了促使某些事情發(fā)生,給他們提供了實現(xiàn)的機會。這兩者有很大區(qū)別?!?/p>
所有負面的、悲傷的故事都讓做父母的很為難,控制似乎成了一個不可提及的字眼。沒人敢討論這個主題,因為我們總會聯(lián)想到那些負面的故事。于是,許多父母為了讓孩子遠離恐懼,便把他們包在棉花團里,這些父母被稱為“直升機父母”,或者更嚴重些,叫做“黑鷹父母”,因為美國的軍事直升機都叫這個名字。這些父母無時無刻不盯著自己的孩子,不讓他們承擔任何責任、接受任何安排,也不要求他們堅持些什么。
西方的很多父母可能以為,韓國和俄羅斯那些野心勃勃的父母都是出于自私,出于自己未能實現(xiàn)的抱負,而他們是出于家庭倫理,出于對孩子的愛。不過,我不確定這是否正確。
在我游歷各國的經(jīng)歷中,遇到很多所謂的控制型父母和他們的孩子們,我看到他們之間的關系不是冷漠、自私和麻木的,相反,他們非常親密、溫暖和感人。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沒有相反的案例,確實存在相反的情況。但是,推動你的孩子并不意味著你一定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孩子。這些父母至少和那些不控制的父母一樣,他們這么做是出于對孩子的愛。
主要證據(jù)是,他們和孩子們一起做的事情多半是累人的、要求非常高的,這對他們自己而言也是個苦差事。對父母來說,讓孩子去做他們不愿做的事非常困難,堅持不漏掉一堂訓練課,讓孩子相信他們有自己并不知道的能力,這些事情也并非易事。更重要的是,放棄自己的事業(yè),幾乎全職地專注于孩子,更不是件快樂的事。也就是說,控制型父母并非不在意孩子,正好相反,他們愿意為了自己的孩子放棄一切。
【注釋】
[1]施特菲·格拉芙,德國女子網(wǎng)球運動員,德國史上最優(yōu)秀的女子體育人物之一?,旣悺て査?,著名法國網(wǎng)球選手,20世紀90年代中期最優(yōu)秀的女子網(wǎng)球運動員之一。耶萊娜·多克奇,澳大利亞籍著名網(wǎng)球選手。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