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自責
許多人有個通病,身上的污點就生怕被別人指出來,總是盡力為自己的過錯辯護。而那些勇于承認錯誤,敢于自責的人,往往令人敬重叫好。
一天,我來到灌裝車間,在自動灌裝機上操作的大薛,全神貫注,一手抓著瓶子,一手按著開關,“咔#”一聲,牛奶般的白膠便直往玻璃瓶中灌。坐在他右邊的小呂,織布機般地擺動雙手,往瓶子上貼標貼。我目不轉睛地看著,鮮紅的菱形標貼中的那個“家”字,真給我一種家的溫馨。
看著看著,我隨手從未打箱的包裝箱內拿起一瓶,觸電似地大吃一驚,怎么不偏不倚正好拿了瓶貼倒了的,那個“家”字似貼倒了的福,讓我又好氣又好笑?!霸蹅冃芜€真會創(chuàng)新,你們看這個‘家’。”大家的目光立即聚集到我手中的那瓶膠上。小呂吐了吐舌頭,紅著臉,“老總,是我貼錯的,我愿受罰!”如此豪爽,主動承認是自己的過錯,倒讓我成了被動。小呂不辯解,不找借口,坦白真誠地認錯,一下子將此事迅速畫上了句號。
一個人如果知道自己做錯事會遭到責備時,就應該先自己責備自己,這樣要比被別人責備好得多,自責就會給人予以諒解、寬容的理由,就會使舉著鞭子的手不由自主地放下。
給別人一面鏡子,就是給別人一次機會。管理中用盲目對抗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將簡單變復雜;而用求實寬容的方法解決問題,可能簡單又快捷。
?張德點評:
在企業(yè)管理中,經常會發(fā)生“以罰代管”的現象,但是,用盲目對抗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將簡單變復雜。此例中,劉鵬凱用一句調侃,引來當事人小呂的自責,一下子將此事迅速畫上了句號。事實證明:用求實寬容的方法解決問題,簡單又快捷。關鍵是領導者的態(tài)度,劉鵬凱并沒有舉起懲罰的大棒,而是給別人一面自省的鏡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