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駁是一種特殊的論證方式,我們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如果對別人的意見有不同的觀點,那么就會進行反駁。反駁也是論證的一種方式。反駁的目的是為了論證對方的論題或論據(jù)是虛假的,或者論證對方的論證方式是錯誤的。如果想要反駁正確,就必須遵守反駁的規(guī)則,反駁的過程要針對對方的論題,不能改變別人的論題,而反駁的過程中所使用的論據(jù)也應當是真實的,論證方式也必須是正確的。
在反駁的過程中,詭辯者經常采用的方法有人身攻擊、偷換概念、虛假論據(jù)、預期理由的反駁。
人身攻擊中的反駁指的是在反駁或者在辯論的過程中攻擊對方的人格、能力,甚至去譏諷、嘲笑對方的生理缺陷。舉個例子,甲乙二人一起看完一場電影,甲說:“那個男主角演得一點都不好。”乙說:“如果讓你演的話還不如他呢。”
我們在反駁別人的某個觀點時,必須針對這個觀點。而不能撇開對方的觀點和要討論的問題,故意轉移為另外的問題,并借此去攻擊對方的人格、能力,甚至抓住對方生理上的缺陷進行攻擊。雖然批評者可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錯誤,但被批評者不應以此為理由而拒絕批評。還有,長相不好的人就無權批評別人了嗎?實際上,被批評者所持的論據(jù)是:“凡有缺點或錯誤的人都沒有資格批評別人”“凡長相不好的人都無權批評別人”。這兩個論據(jù)都不能成立,犯了論據(jù)虛假的錯誤。
有個青年在大街上隨便吐痰,還亂扔果皮。一位清潔工人前去勸阻,批評他這是不講衛(wèi)生、不文明的行為,違反了城市衛(wèi)生管理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這位青年狡辯說:“我怎么不講衛(wèi)生?我比你干凈得多。再說,沒人扔東西,還要你們干什么?你們不就失業(yè)了嗎?”
這位青年的反駁,有兩處邏輯錯誤:第一,清潔工人批評他不講衛(wèi)生,顯然是指不講公共衛(wèi)生,這位青年卻把它歪曲為不講個人衛(wèi)生,這就偷換了反駁的論題;第二,反駁中使用了一條被省略的論據(jù):“只有有人亂扔東西,你們清潔工人才不會失業(yè)?!边@是一個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根據(jù)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可以斷定它是虛假的,因為前件“有人亂扔東西”不是后件“你們清潔工人不會失業(yè)”的必要條件。實際上,清潔工人除了打掃“痰”“果皮”等人們亂吐亂扔的東西外,更大量的工作是清理垃圾、雜物、污水等污染環(huán)境的東西。所以,這位青年的反駁又犯了“論據(jù)虛假”的錯誤。用偷換論題和使用虛假論據(jù)的手法來拒絕別人的正當批評,為自己缺少社會公德的行為作辯解,這分明是狡辯或詭辯的行為。
反駁中的詭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