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光說不練假把式”,光會說還遠遠不夠,如果在辦事上拖拖拉拉、漏洞百出,反而會給人浮夸和不切實際的印象。
20幾歲的年輕人,怎樣才能在華麗的言語背后,用行動給人留下能干的印象呢?就要通過辦事,日常生活雞毛蒜皮的小事、與老板同事相處、代表公司洽談業(yè)務……所有你正在進行或計劃進行的行為動作,都可以稱為你辦的事。既然已經打上了“你做的”這個烙印,你就必須在辦事的基礎上更加用心,才能展現(xiàn)出你的才能與魅力,讓更多人欣賞你,看中你,當然,這個“更多人”里,包括你的老板和客戶。
在這個人與人相互緊密聯(lián)系的社會中,無法避免地有一張人際的大網籠罩著每一個人,無論你是大人、小孩、窮人富人、大老板還是打工仔,只要你生存在這個社會中,就避免不了與人接觸,就避免不了人際二字。因此,也可以說,辦事的藝術就是處世的藝術。在工作中,辦事的能力就是你的工作能力。
而一個人若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地控制局面,把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遇到險情能夠化險為夷,最后圓滿完成任務,那這就是一個會辦事的人,這樣的人,也勢必會得到大家的賞識。
紀元來北京好幾年了,現(xiàn)在是一家外企的辦公室主任,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干了4年了。有一份可觀的收入,老婆孩子也遷到了北京,小日子過得挺紅火。
中學的時候,他是全班有名的邋遢王,最喜歡丟三落四。而現(xiàn)在,從言行舉止上來看,那種嚴謹和周到,讓人覺得與從前相比完全判若兩人。
有一次,紀元公司的一個項目的剪彩儀式,原定由5位市里和區(qū)里的領導剪彩。當這5位領導被請上臺后,公司的老總發(fā)現(xiàn)臺下還有一位級別相當?shù)睦项I導也來了,于是硬把這位領導也拉上了臺,讓他一道剪彩,可是臺上只有5把剪刀,眼開就要出洋相了,紀元迅速從大衣口袋里拿出了一把剪刀遞了過去。6位領導一字排開,喜氣洋洋地剪完了彩。
他的上司沖他滿意地點點頭,夸他是個“會辦事”的人。
“會辦事”這對于一個員工來說,已經是一個很高的評價。能辦事是一回事,但會辦事又是另一回事。有時候,對于職場中人來說,會辦事更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工作是由對問題的處理而組成的,所以通常一個人的辦事能力,也就是工作能力。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把事辦得天衣無縫,是一個人高能力、高水平的體現(xiàn)。辦事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是否具有很強的辦事能力,是否可以把事情辦好,是否能用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把任務完成,這對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很關鍵的因素。因為我們的成功,是通過一件件小事的成功累積起來的,我們每天都在不停地辦事,小事辦妥當了,別人才放心讓我們辦大事;大事辦成了,才能幫助我們達到理想境界。能辦事、會辦事、辦成事、辦好事,恰巧就是我們能力的體現(xiàn)。
把話說得滴水不漏,把事做得天衣無縫,是一種本領,而這樣的本領才是幫助你更進一步的武器。說話嘴上要有硬工夫,辦事心里要有軟手段。說話與辦事可以分開來講,卻不可以分開來做。話說得好聽,事辦得利落,這樣的人當然會受到社會的歡迎。一個既會說話又能辦事的人,就是現(xiàn)代社會中的人才,遲早會大展拳腳,成就事業(y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