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節(jié)肢動物中其他種類一樣,蜈蚣的體表覆蓋了一層幾丁質,而幾丁質一旦生長完整,就不能再擴張,這就將束縛蜈蚣身體的繼續(xù)生長,為了突破過個束縛,蜈蚣便有了蛻皮的本能。蜈蚣從剛孵出到自己繁殖后代之前,需要蛻皮11次,其中3次發(fā)生在胚胎期,此期的蜈蚣還被母親抱在懷里,靠吸收卵黃供身體發(fā)育。以后的8次蛻皮,在飼養(yǎng)正常的情況下,分別發(fā)生在蜈蚣離開母體營獨立生活后的第38~48天、第69天左右、第334天左右、第380天左右、第442~436天、第703~738天、第779~808天、第1 139~1 142天。以后每年繁殖1次后還要蛻皮1次。在飼養(yǎng)正常的情況下,同種類的蜈蚣同時孵出的幼仔,其一生中每次蛻皮時間都相差不遠。
蜈蚣的蛻皮過程是:先用頭頂住硬物(如池壁、瓦片等),頂破頭板,然后依著自身的伸縮運動逐漸使身體從破裂處“鉆出”,其幾丁質外殼也就從前向后逐漸脫離蜈蚣軀體,從而完成蛻皮過程。每次蛻皮需時2~3小時。每次脫皮之后,蜈蚣的身體都比蛻皮前的長度有所增加,這個長度的增加是靠蛻皮過程中的牽拉作用實現(xiàn)的,并且蛻皮后的長度便是下一次蛻皮前身體長度生長的“基調”。也就是說:在下一次蛻皮之前,身體長度再不會有多大的增加,而只會長寬長結實。
剛蛻皮出來的蜈蚣,體表有一層軟膜,這層軟膜的主要成分是甲殼素多糖,這就是幾丁質的骨架,以后在這個骨架中逐漸沉積碳酸鈣等礦物質,這一層軟膜也就會逐漸變硬,最后形成硬殼的外骨骼。而蜈蚣在育子期的3次蛻皮,其軟膜骨化不充分,所以其體表也不“堅硬”。硬殼的礦物質外殼除保護機體抵抗機械力的作用外,還能阻擋病原微生物襲擊蜈蚣機體。因此,剛蛻皮的蜈蚣及幼子蜈蚣抗病力較弱,另外也特別需要營養(yǎng)物質充實因蛻皮被拉扯得“空虛”的身體。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