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妄念,忌浮躁
境隨心轉(zhuǎn)則悅,心隨境轉(zhuǎn)則煩。
——佛語
智慧品讀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理性和情緒的斗爭,自己隨時隨地在和自己爭訟。如果妄念不生,止水澄波,心兵永息,自然天下太平。但事實卻是普通人心中隨時都在打內(nèi)戰(zhàn)。遇事時,辦法還未想到,心先慌了。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消除心中的妄念,平息浮躁的情緒,從容淡定地應(yīng)對所有的外來橫逆之物。當(dāng)心隨著外界的情況變化時,煩惱就來了,而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心緒,你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不同了,境隨心轉(zhuǎn),喜悅自然而來。
人心緒慌亂之時需要“快刀斬亂麻”,一劍落下,繩結(jié)自開。如果在紛擾之中亂作一團(tuán),最終我們只會潰不成軍。然而,許多人在面對紛繁復(fù)雜的問題時,通常會自亂陣腳。
一個人經(jīng)過兩山對峙間的木橋,突然,橋斷了。奇怪的是,他沒有跌下,而是懸在半空中。腳下是深淵,他抬起頭,一架天梯蕩在云端,望上去,天梯遙不可及。倘若落在懸崖邊,他絕對會亂抓一氣,哪怕抓到一根救命小草。可是這種境地,他徹底絕望了,心慌意亂,不知如何是好。漸漸地,天梯縮回云中,不見了影蹤。云中有個聲音告訴他,其實這是障眼法,只要輕輕踮起腳尖兒就可以夠到天梯,但他手足無措,自亂陣腳,結(jié)果陷入絕境。
人生就是如此,從容淡定中,就有另一種活法,另一番境界。這就好比下雨時,匆忙奔跑的人躲雨卻成了落湯雞,而漫步賞雨的人,雖然渾身濕透但心境卻是明朗的。相比之下,這個淡然地欣賞雨景的人,其實深諳從容生活的智慧。面對問題,忙亂是一種選擇,從容也是一種選擇,而前者出錯,后者出方法。所以,那些被重任選擇的人多是選擇從容的人。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古今中外有許多人都在磨難的泥濘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腳印。雖然他們備受磨難,但是他們也從磨難中練就了處變不驚的氣度。他們不會因為遇到一點小挫折而憤憤不平,能夠耐得清貧、耐得寂寞,也能在浮華誘惑面前保持冷靜,不喪失本我。
“降自心”,“馭橫氣”,說的就是去除心中的妄念,保持心靈的平靜。實實在在、平平淡淡地過活便是圣人的智慧和灑脫。對于那些不可以強(qiáng)求的,保持“隨時”、“隨性”、“隨喜”的心境,順其自然,以一種從容淡定的心態(tài)來面對,我們的生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順其自然者,當(dāng)成大器。
在日常生活中,從容讓人在車馬喧囂之中多一分理性,在名利勞形之中多一分清醒,在奔波掙扎中多一分尊嚴(yán),在困頓坎坷中多一分主動。無論世事怎樣變幻、時間幾經(jīng)周轉(zhuǎn),一個人沒有古人這種心無旁騖、從容淡定的精神境界是不可能成就輝煌人生的。無論是在學(xué)習(xí)中還是在工作中,遇到問題和難處,首先降伏自己內(nèi)心的不協(xié)調(diào)因素,心境平和了,處理外事時就會從容了。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