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翻身是燒傷重要護理措施,一般要求4~6h翻身一次。大面積燒傷翻身體位很難維持,一般需用翻身床。
(一)翻身床的結構
翻身床片(仰臥床片、俯臥床片),支撐架,螺旋盤,擱手架、安全帶等。
(二)翻身的順序
鋪紗布、鋪紗墊、鋪海綿墊、上翻身床片、擰緊螺絲帽、系安全帶、去除床下雜物(便盆等)、放支撐架、拉開活塞、翻身(一人在中間翻身,二人則在床尾翻身)。固定活塞、上支撐架、松開安全帶、去掉螺絲帽、搬開翻身床片、揭海綿墊、紗墊、紗布。
(三)翻身的注意事項
1.使用翻身床前要檢查床的性能是否良好,各部件是否靈活、牢固、安全。
2.翻身床使用的海綿墊不能太薄,排便孔不能過大,以防骨突處直接接觸鋼絲而發(fā)生壓瘡,海綿墊外套翻身床套,污染后可及時更換。
3.向病人說明使用翻身床的目的及注意事項。取得病人合作。有精神癥狀的病人,上翻身床后要適當約束,以防患者墜床,必要時用鎮(zhèn)靜藥物,但注意體位性低血壓。
4.初次翻身俯臥位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半小時。觀察2~3次,病人適應后才可以逐漸延長俯臥位時間,面頸部燒傷伴嚴重水腫或懷疑有吸入性損傷而未做氣管切開的患者,以及術后翻身,俯臥位時間均應縮短到半小時。
5.翻身前妥善安置好各種管道、儀器,各種管道應放在一側。特別消瘦的病人,應懸空骶尾部、足跟、枕部、髖關節(jié)等骨突部位以防壓瘡發(fā)生。
6.翻身時檢查兩床片松緊是否合適,如太松應將床尾側海綿墊折疊,以防病人在翻身過程中滑出。
7.翻身后首先應檢查活塞是否到位。支撐架是否固定好床片。然后將患者的四肢放于功能位,充分暴露創(chuàng)面。特別注意擱手架的位置應與床片在同一水平線上。最后檢查各種管道是否通暢,儀器運轉是否正常。
8.休克期、嚴重心功能不全、使用冬眠藥物的病人禁用翻身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