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應證 主要適用于脛骨骨折髓內(nèi)釘內(nèi)固定等手術。
2.擺放用物 頭圈、脛骨組件、膝托、牽引弓卡子、牽引弓、牽引器側滑軌、截石位腿架、支臂板、海綿墊、束臂帶。
3.擺放方法
(1)頭部墊頭圈。
(2)健側上肢放于身體旁,患側上肢置于支臂板,束臂帶固定。
(3)患肢打跟骨牽引,將患者平臥于牽引床上。
(4)將患肢抬高大腿與上身約成60゜夾角,腘窩正后方下墊海綿墊,保持高度和張力。
(5)用兩個膝托頂在股骨內(nèi)外髁兩側,保持膝關節(jié)水平方向的穩(wěn)定性。
(6)將跟骨牽引固定在牽引弓上,使小腿與大腿約成90゜夾角。固定好床與地的支撐架來保持床的穩(wěn)定性。
(7)把健側下肢用截石位腿架固定。
(8)調整足部牽引裝置牽引骨折端,在C形臂透視下,通過持續(xù)牽引保持良好的復位效果及穩(wěn)定性。
4.護理問題及措施
(1)檢查牽引床各個配件是否齊全,各項功能運轉是否正常,將牽引床各部件安裝于手術床上呈所需備用狀態(tài)。
(2)嚴格檢查牽引床各關節(jié)固定是否牢固。
(3)患側上肢抬高的高度適宜,避免過度牽拉,防止損傷腋神經(jīng)。
(4)患側上肢用海綿墊充分包裹,避免接觸金屬物導致電燒傷皮膚。
(5)患側肩下墊海綿墊可避免肩部懸空、肌肉牽扯而造成的肩部不適和損傷。
(6)在擺放牽引體位前,會陰部阻擋柱須用軟墊保護,以減輕牽拉后對會陰的擠壓,消毒鋪單時特別注意對男性患者陰囊的保護。
(7)在擺放體位時足部使用軟墊包扎松緊適宜,術中及時觀察足尖的血供變化。
(8)術中使用G形臂,確保在無菌的環(huán)境下進行透視操作。
(9)術中操作牽引床,應采用微調模式。
(10)擺放體位時,要求健側支腿架不宜過高,墊軟墊。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