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口棗制作的關(guān)鍵
項(xiàng)目13 其他類品種制作技術(shù)
任務(wù)1 植物皮類品種的制作技術(shù)
植物皮類品種主要是由芋頭、番薯、馬鈴薯、南瓜等富含淀粉類的原料為主料而制作的,主要品種包括:秋荔浦芋角、香煎番薯餅、南瓜餅等。
13.1.1 秋荔浦芋角
1)制作秋荔浦芋角餡的材料(如圖13.1)
瘦肉350克、叉燒肉100克、馬蹄或沙葛100克、濕冬菇50克、精鹽8克、味精6克、胡椒粉1.5克、白糖10克、生粉10克、芝麻油15克。
圖13.1 制作秋荔浦芋角餡的材料
2)秋荔浦芋角餡的制作過程(如圖13.2)
①瘦肉、叉燒肉、沙葛、濕冬菇切中粒備用。
②瘦肉拉油,與叉燒肉、沙葛、濕冬菇一起炒香,加入味料炒勻,勾芡,加包尾油即可。
圖13.2 秋荔浦芋角餡的制作過程
3)制作秋荔浦芋角皮的材料(如圖13.3)
荔浦芋500克、燙熟澄面400克、豬油125克、黃奶油75克、精鹽7克、味精10克、胡椒粉2克、白糖10克、麻油15克。
圖13.3 制作秋荔浦芋角的材料
4)秋荔浦芋角的制作過程(如圖13.4)
①芋頭去皮,切片入籠蒸制15分鐘至稔后拿出,壓爛成茸。
②加入熟澄面搓勻,然后加入豬油和黃奶油,充分搓勻后加入味料搓勻成團(tuán)狀。
③芋角皮出體每個(gè)30克大小,包入15克的芋角餡成欖核形。
④均勻擺放于笊籬上,慢慢地放于170℃油溫中炸至色澤金黃、蜂巢狀起發(fā)良好即可。
圖13.4 秋荔浦芋角的制作過程
5)秋荔浦芋角制作的關(guān)鍵
①必須選用粉質(zhì)較好的芋頭。
②要正確掌握加入豬油或黃奶油的量,可通過試體來判別:取一小塊芋角皮,放入170℃的油中試炸,如果不起蜂巢,則說明加油量不足,可通過多加油來補(bǔ)救,如果半成品散開,則說明加油量過大,可通過加入熟澄面來補(bǔ)救。
③正確掌握油溫的高低。試體中如果不起蜂巢,要首先考慮油溫過高,高溫定型至不起蜂巢。如果降低油溫后還不起蜂巢,則要考慮加油量不足;如果散開,則首先考慮油溫過低;如升高油溫后仍散開,則要考慮加油量過多。
6)秋荔浦芋角的品質(zhì)要求(如圖13.5)
要求秋荔浦芋角成品色澤金黃、外形美觀,形似蜂巢,食之外酥脆內(nèi)軟香。
圖13.5 秋荔浦芋角成品
13.1.2 香煎番薯餅
1)制作香煎番薯餅的材料(如圖13.6)
黃心番薯500克、白糖100克、糯米粉100克、澄面50克、吉士粉30克、煉奶25克、豬油40克。
圖13.6 制作香煎番薯餅的材料
2)香煎番薯餅的制作過程(如圖13.7)
①將黃心番薯去皮后切成薄片,放入蒸籠用猛火蒸約15分鐘至稔,拿出。
②將熟番薯用刀壓爛,加入白糖拌勻并溶解,再加入糯米粉及澄面拌勻,最后加入煉奶及豬油充分搓至純滑。
③出體每個(gè)30克大小,壓入晶餅?zāi)V校虺觥?/p>
④將半成品放入不粘鍋,用慢火煎至兩邊金黃色即可。也可以用油炸的方法,一般以160℃的油溫炸至色澤金黃、體積起發(fā)為原來的1.5倍大即可。
圖13.7 香煎番薯餅的制作過程
3)香煎番薯餅制作的關(guān)鍵
①蒸制番薯的時(shí)間不能太長,否則番薯會(huì)生水。
②糯米粉與澄面要趁熱加入。
4)香煎番薯餅的品質(zhì)要求(如圖13.8)
要求香煎番薯餅成品色澤金黃、外形美觀、花紋清晰、食之清甜、甘香可口。
圖13.8 香煎番薯餅成品
任務(wù)2 廣式煎餃
13.2.1 制作煎餃餡的材料(如圖13.9)
豬瘦肉350克、肥豬肉150克、馬蹄或沙葛200克、濕冬菇50克、韭菜400 克 、精鹽10克、味精5克、雞粉4克、白糖10克、胡椒粉1.5克、生粉25克、生抽10克、蠔油10克、麻油20克、豬油25克。
圖13.9 制作煎餃餡的材料
13.2.2 煎餃餡的制作過程(如圖13.10)
①將瘦肉、馬蹄、濕冬菇分別切成中粒,肥肉剁碎、韭菜切粒后加入少許精鹽撈勻備用。
②將韭菜用鹽腌制出水后沖洗干凈,將水?dāng)D出,晾干備用。
③將瘦肉加入精鹽拌打至起膠,加入除油外的其他所有材料拌勻,最后加入油料拌勻,入冰柜放置一段時(shí)間即可。
圖13.10 煎餃餡的制作過程
13.2.3 制作廣式煎餃皮的材料(如圖13.11)
高筋面粉200克、低筋面粉250克、糯米粉50克 、精鹽5克、清水約200克。
圖13.11 制作廣式煎餃皮的材料
13.2.4 廣式煎餃的制作過程(如圖13.12)
①將面粉過篩,先將約100克面粉與糯米粉一起用適量的沸水燙熟。
②將剩余面粉與熟面粉和清水、鹽一起搓成純滑的面團(tuán)。
③面團(tuán)出體每個(gè)7.5克大小。
④開薄成直徑為7厘米的圓件。
⑤包入20克煎餃餡成帶花紋的煎餃形,均勻擺放于已掃油的眼板上。
⑥入籠,以猛火蒸8分鐘后拿出。
⑦待涼后,煎至底面金黃色即可。
圖13.12 廣式煎餃的制作過程
13.2.5 廣式煎餃制作的關(guān)鍵
①韭菜腌制出水后,應(yīng)沖洗干凈。
②蒸制加溫要用猛火,否則會(huì)影響成品的爽口感。
③要掌握好形格制作及煎色。
13.2.6 廣式煎餃的品質(zhì)要求(如圖13.13)
要求煎餃成品花紋清晰,呈半透明狀,餡料飽滿,造型精美,底面煎色金黃,食之外皮香脆,內(nèi)餡爽滑有汁,香味濃郁。
圖13.13 廣式煎餃成品
任務(wù)3 笑口棗
笑口棗是廣州人春節(jié)必備的年貨之一,香甜暄酥,十分可口。同時(shí),它也是廣式點(diǎn)心中的油炸小吃品種。笑口棗有大小兩種類型,外形呈圓球形,實(shí)心,外面均勻地粘了一層白芝麻,表面有一裂口。也正是因?yàn)槠浣?jīng)油炸后表面的這一裂口而得名“笑口棗”。
13.3.1 制作笑口棗的材料(如圖13.14)
低筋面粉500克、白糖250克、清水150克、食粉4克、色拉油15克。
圖13.14 制作笑口棗的材料
13.3.2 笑口棗的制作過程(如圖13.15)
①將清水燒沸,加入白糖溶解,待涼凍。
②糖水涼凍后加入食粉與色拉油拌勻,加入過篩的面粉撈勻。
③用折疊手法折2~3次即為笑口棗皮。
④面團(tuán)出體每個(gè)30克大小。
⑤稍搓圓后再粘上濕水稍搓圓,然后在表面粘上芝麻。
⑥拿出再稍搓圓。
⑦放入150℃的油中炸制,讓其自行裂口,一直炸至色澤呈金黃色即可。
圖13.15 笑口棗的制作過程
13.3.3 笑口棗制作的關(guān)鍵
①嚴(yán)格控制糖水量,一般在煮糖水時(shí)稍微多放一些水,因?yàn)樵僦笾茣r(shí)會(huì)有水分揮發(fā)。
②必須使用折疊手法,避免面團(tuán)筋性過大。
③炸制過程中不要攪動(dòng),待其裂口完成后方可稍稍攪動(dòng),否則成品四處裂口或裂口不自然。
13.3.4 笑口棗的品質(zhì)要求(如圖13.16)
要求笑口棗成品色澤金黃,外形呈雞腎形,芝麻分布均勻,食之香甜,暄酥可口。
圖13.16 笑口棗成品
任務(wù)4 冰花雞蛋球
13.4.1 制作冰花雞蛋球的材料(如圖13.17)
低筋面粉250克、澄面250克、清水600克、牛油60克、雞蛋約16只。
圖13.17 制作冰花雞蛋球的材料
13.4.2 冰花雞蛋球的制作過程(如圖13.18)
①將清水燒沸,與牛油一起煮溶解。
②將低筋粉澄面過篩后倒入,燙熟后倒出并搓制純滑。
③將熟面團(tuán)加入攪拌機(jī),將雞蛋逐只加入,每加一次攪拌成團(tuán)后再加另一次,直至加完并攪拌成純滑的面糊。
④用手將面糊擠出約40克大小的圓球,放于130℃的油中炸制,炸制過程中不能攪拌,讓其自行翻動(dòng),并且等其全部浮上油面時(shí),用慢火升溫,一直炸至體積起發(fā)為原來的4倍大小,身硬。
⑤撈出瀝干表面油分,趁熱在表面粘上一層細(xì)白糖即可。
圖13.18 冰花雞蛋球的制作過程
13.4.3 冰花雞蛋球制作的關(guān)鍵
①面粉與澄面必須完全燙熟,否則影響其起發(fā)。
②加蛋必須逐只加入,并且不能過快,否則面糊生粒,吸收蛋量較少,影響成品質(zhì)量。
③炸制過程中不要攪動(dòng),否則易裂開,甚至散掉。
④炸制中油溫要均勻地上升,以蛋球在鍋內(nèi)自行轉(zhuǎn)動(dòng)的速度來判斷,如果長時(shí)間不轉(zhuǎn)動(dòng),則說明油溫上升過慢,若轉(zhuǎn)動(dòng)速度過快,則說明油溫上升過快。
13.4.4 冰花雞蛋球的品質(zhì)要求(如圖13.19)
圖13.19 冰花雞蛋球成品
要求冰花雞蛋球成品色澤金黃,裂紋自然,表面細(xì)糖分布均勻自然,內(nèi)部呈絲瓜瓤狀,食之外脆內(nèi)軟滑,油而不膩。
任務(wù)5 廣式炸油條
13.5.1 制作廣式炸油條的材料(如圖13.20)
高筋面粉500克、泡打粉7.5克、食粉3.5克、溴粉3.5克、精鹽10克、色拉油25克、清水350克。
圖13.20 制作廣式炸油條的材料
13.5.2 廣式炸油條的制作過程(如圖13.21)
①將面粉、泡打粉過篩,開窩,先加入250克清水及食粉、溴粉、精鹽、色拉油,搓勻后將面團(tuán)搓成團(tuán)狀,然后用搗制手法及摔打手法將剩余的清水加入并搓制純滑。
②放一邊靜置約2小時(shí)。
③將面團(tuán)開成寬12厘米,厚為0.7厘米的長方體。
④用刀切出寬2厘米,長12厘米的小面條,之后拿兩條重疊,用刀背中間輕壓,并拉長至20厘米左右。
⑤放于180℃的油中炸制,炸制過程中不斷翻轉(zhuǎn)半成品,一直炸至色澤金黃、表面硬脆即可。
圖13.21 廣式炸油條的制作過程
13.5.3 廣式炸油條制作的關(guān)鍵
①面團(tuán)靜止時(shí)間要夠,并且造型時(shí)不能太過于用力,否則筋度過大影響成品起發(fā)。
②切制造型時(shí)面團(tuán)表面不能過干或過濕,過干則炸時(shí)兩條易分開,過濕則起發(fā)小。
③炸制過程中要不斷翻動(dòng)半成品,使其充分疏松。
④炸制的油溫不能過低或過高,油溫過低會(huì)影響起發(fā),油溫過高會(huì)造成外焦內(nèi)不熟。
13.5.4 廣式炸油條的品質(zhì)要求(如圖13.22)
圖13.22 廣式炸油條成品
要求廣式炸油條成品色澤金黃,表面豆角泡裂紋自然,細(xì)糖分布均勻自然,內(nèi)部呈絲瓜瓤狀,食之外脆內(nèi)軟,甘香可口。
任務(wù)6 瑞士雞蛋卷
13.6.1 制作瑞士雞蛋卷的材料(如圖13.23)
帶殼雞蛋1 000克、細(xì)白糖450克、低筋面粉450克、蛋糕油35克、牛奶150克、生油100克。
圖13.23 制作瑞士雞蛋卷的材料
13.6.2 瑞士雞蛋卷的制作過程(如圖13.24)
①先將打蛋糕的用具洗凈,放入雞蛋與白糖,慢慢地將白糖攪拌至溶解。
②將面粉及蛋糕油加入蛋糖液中,先用中速攪拌均勻,再改用快速將蛋漿打至乳白色、雞尾狀。
③改中速并慢慢加入牛奶,一邊加一邊攪拌均勻。
④改慢速并慢慢加入生油,同時(shí)攪拌均勻。
⑤將打好的蛋漿倒入墊紙的炕盤里,放到爐內(nèi)。用上火210℃、下火190℃炕約15分鐘熟透,拿出放于一邊涼凍。
⑥待稍涼凍后,將蛋糕一分為二。
⑦取一半放于干凈的白紙上,在表面抹上一層椰子醬;用一根細(xì)酥棍將其卷成實(shí)心圓桶狀,放于一邊靜置約10分鐘定型。
⑧均勻地切成寬約2厘米的小圓件即成。
圖13.24 瑞士雞蛋卷的制作過程
13.6.3 瑞士雞蛋卷制作的關(guān)鍵
①白糖必須溶解,否則會(huì)影響蛋糕的疏松及其柔軟度。
②要正確判斷蛋漿起發(fā)的程度,用手指挑起成雞尾狀,不能過稀或過稠,過稀成品起發(fā)不夠,過稠則成品會(huì)發(fā)生收縮,質(zhì)地較硬。
③加生油必須改用慢速添加,否則會(huì)影響蛋糕起發(fā)。
④蛋漿打好后應(yīng)立即入爐,否則放置時(shí)間過長會(huì)由于油的消泡作用而影響成品的起發(fā)。
⑤卷蛋卷時(shí)不能過熱或過冷,過熱產(chǎn)品易爛且易掉皮,過冷則卷制時(shí)易爆裂。
13.6.4 瑞士雞蛋卷的品質(zhì)要求(如圖13.25)
要求瑞士雞蛋卷表面外皮完整,卷制以一圈半為宜,色澤金黃,無裂紋,無空隙,內(nèi)部組織細(xì)膩,質(zhì)感綿軟,食之香味濃郁,甘甜可口。
圖13.25 瑞士雞蛋卷成品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qǐng)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