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上西方言和壟西方言相應(yīng)句式與普通話“給”字句的比較
(1)你把書給小王了沒有?我給了。
普通話“你把書給小王了沒有?”的語序是“主語+介賓短語(把書)+動詞‘給’+賓語+語氣詞‘了’+否定副詞‘沒有’”,句子中的介賓短語“把書”作狀語,“給”是動詞作謂語,副詞“沒有”用在句尾組成正反問句,意思與“你有沒有把書給小王?”差不多。這個句子中的“把”是介詞,“給”是動詞。
普通話語氣詞“了”,在蓮花方言中都是使用“哩”。
(2)給我一碗水。
上西方言:掇碗水得我/拿一碗水得我。
壟西方言:掇碗水得我/拿一碗水得我。
普通話“給我一碗水”的語序是“動詞‘給’+間接賓語+直接賓語”。此句中“給”是動詞作謂語,“給”字后面帶了兩個賓語,是個雙賓句,間接賓語“我”指人,直接賓語“一碗水”指物。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和壟西方言使用“掇碗水得我”時,其語序可以碼化為“動詞‘掇’+賓語+動詞‘得’+賓語”。這個句子是一個連動句(連謂句),這個句子中的“掇”是動詞,“得”也是動詞。這種說法中,名詞“水”之前只使用了量詞“碗”,可以認(rèn)為是“一碗”的省略?!岸蕖笔莻€文言色彩的動詞。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和壟西方言使用“拿一碗水得我”時,其語序可以碼化為“動詞‘拿’+賓語+動詞‘得’+賓語”。這個句子是一個連動句(連謂句),這個句子中的“拿”是動詞,“得”也是動詞。這種說法中,名詞“水”之前使用了數(shù)量短語“一碗”,數(shù)詞“一”也可以不出現(xiàn)。
(3)給灌了一碗酒。
上西方言:得別個灌哩一碗酒/得人灌哩一碗酒。
壟西方言:得別個灌哩一碗酒/得人灌哩一碗酒。
普通話“給灌了一碗酒”的語序是“助詞‘給’+動詞+語氣詞‘了’+賓語”。此句中“給”是助詞表被動,行為的主動者沒有出現(xiàn),動詞“灌”作謂語,“一碗酒”作賓語。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和壟西方言使用“得別個灌哩一碗酒”時,其語序可以碼化為“介詞‘得’+名詞+動詞+語氣詞‘哩’+賓語”。此句中“得”是介詞表被動,“得別個”是介賓短語作狀語,“別個”是行為的主動者,動詞“灌”作謂語,“一碗酒”作賓語?!皠e個”是人稱代詞,是“別人”的意思。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和壟西方言使用“得人灌哩一碗酒”時,其語序可以碼化為“介詞‘得’+名詞+動詞+語氣詞‘哩’+賓語”。此句中“得”是介詞表被動,“人”是行為的主動者,“得人”是介賓短語作狀語,動詞“灌”作謂語,“一碗酒”作賓語?!叭恕笔遣欢ㄖ?。
普通話動態(tài)助詞“了”,在蓮花方言中都是使用“哩”。
(4)你不要了就給我。
上西方言:你不要哩就把得我/你不要哩就拿得我。
壟西方言:你不要哩就拿得我。
普通話“你不要了就給我”是一個緊縮復(fù)句,“要”是一般動詞,“就”是關(guān)聯(lián)副詞,“給”是動詞,“我”作賓語。這個句子的意思是“你如果不要了就給我”。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使用“你不要哩就把得我”時,是一個緊縮復(fù)句,“要”是一般動詞,“就”是關(guān)聯(lián)副詞,“把得”可以看作是雙音節(jié)動詞或準(zhǔn)雙音節(jié)動詞,“得”有“給”的意思,“我”作賓語。這個句子的意思也是“你如果不要了就給我”。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和壟西方言使用“你不要哩就拿得我”時,是一個緊縮復(fù)句,“要”是一般動詞,“就”是關(guān)聯(lián)副詞,“拿”是動詞,“得”是介詞,“得”有“給”的意思,“得我”組成介賓短語一起作補語。這個句子的意思也是“你如果不要了就拿給我”。
普通話動態(tài)助詞“了”,在蓮花方言中都是使用“哩”。
(5)你給我說說吧!
上西方言:你跟我話一下吧/你就話一下得我聽吧!
壟西方言:你跟我話一下吧/你就話一下得我聽吧!
普通話“你給我說說吧”的語序可以碼化為“主語+介賓短語作狀語+動詞重疊形式‘說說’+語氣詞‘吧’”,“給”是介詞,“我”作介詞“給”的賓語,“給我”是介賓短語作狀語,“說說”是動詞的重疊。這是一個祈使句。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和壟西方言使用“你跟我話一下吧”的語序時,可以碼化為“主語+介賓短語作狀語+動詞‘話’+補語+語氣詞‘吧’”,“跟”是介詞,“我”作介詞“跟”的賓語,“跟我”是介賓短語作狀語,“話”是動詞,數(shù)量短語“一下”作補語。這是一個祈使句。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和壟西方言使用“你就話一下得我聽吧”的語序時,可以碼化為“主語+關(guān)聯(lián)詞語‘就’+動詞‘話’+補語+介賓短語作狀語+動詞‘聽’+語氣詞‘吧’”,“就”是關(guān)聯(lián)副詞,“話”是動詞,數(shù)量短語“一下”作補語,“得”(“給”的意思)是介詞,“我”作介詞“得”的賓語,“得我”是介賓短語作狀語,“聽”是動詞。這是一個祈使句。
另外,觀察可知,普通話動詞的重疊形式“說說”在蓮花方言中都不能用重疊形式表示,都使用“話一下”的形式。從中可以看出,普通話動詞的重疊形式有表示時量短的意義。
(6)給他瓶子打油。
上西方言:拿只瓶得渠去打油。
壟西方言:拿只瓶哩得渠去打油。
普通話“給他瓶子打油”這個句子有兩種分析方法。一種方法認(rèn)為:可將句子二分為“給他瓶子”和“打油”,前面是述語,后面是補語,補語的語義主語和述語的語義主語不一致,后面是目的補充語。這種述補結(jié)構(gòu)中,句法結(jié)構(gòu)和語義結(jié)構(gòu)不一致。另一種方法將其分析為雙賓套兼語句,即動詞“給”之后帶雙賓語,“他”是間接賓語,“瓶子”是直接賓語,間接賓語“他”又作“打油”的主語,即“他”是兼語。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使用“拿只瓶得渠去打油”時,這個句子有兩種分析方法。一種方法認(rèn)為:可將句子二分為“拿只瓶得渠”和“去打油”,前面是述語,后面是補語,補語的語義主語和述語的語義主語不一致,后面是目的補充語。這種述補結(jié)構(gòu)中,句法結(jié)構(gòu)和語義結(jié)構(gòu)不一致。“得渠”作動詞“拿”的補語。另一種方法將其分析為連動(連謂)套兼語,即“拿只瓶”與“得渠”組成“連動(連謂)”結(jié)構(gòu),“渠”作動詞“得”(“給”的意思)的賓語,“渠”又作連動(連謂)結(jié)構(gòu)“去打油”的主語,即“渠”是作兼語。名詞“瓶”之前使用了量詞“只”。
蓮花壟西方言的情況與上西方言差不多,只是在名詞“瓶”之后加了一個后綴“哩”。此句,蓮花上西方言也可以在名詞“瓶”之后加一個后綴“仔”,但以不加后綴為常,“瓶仔”是小瓶子的意思,而“瓶”則一般指中等大小以上的瓶子。
(7)給你寫封信。
上西方言:跟你寫封信/寫一封信得你。
壟西方言:跟你寫封信/寫一封信得你。
普通話“給你寫封信”的語序可以碼化為“介賓短語作狀語+動詞+賓語”,“給”是介詞,“你”作介詞“給”的賓語,“給你”是介賓短語作狀語。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和壟西方言使用“跟你寫封信”的語序時,與普通話是一致的,可以碼化為“介賓短語作狀語+動詞+賓語”,“跟”是介詞,“你”作介詞“給”的賓語,“跟你”是介賓短語作狀語。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和壟西方言使用“寫一封信得你”的語序時,可以碼化為“動詞+賓語+動詞‘得’+賓語”,這是一個連動(連謂)結(jié)構(gòu),“得”是動詞,“給”的意思,“你”作動詞“得”的賓語。
(8)不要多了,少給一點。
上西方言:不要崮多,少拿一發(fā)仔/不要多哩,少拿一發(fā)仔。
壟西方言:不要崮多,少拿一發(fā)哩/不要多哩,少拿一發(fā)哩。
普通話“不要多了,少給一點”的語序可以碼化為“狀中短語作狀語+謂語+語氣詞‘了’,形容詞作狀語+動詞‘給’+補語”,此句中“給”是動詞。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和壟西方言使用“不要崮多,少拿一發(fā)仔/少拿一發(fā)哩”的語序時,可以碼化為“否定副詞‘不’作狀語+謂語+補語,形容詞作狀語+動詞‘拿’+數(shù)量補語”,此句中“拿”是動詞,“一發(fā)仔/一發(fā)哩”是數(shù)量短語作補語。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和壟西方言使用“不要多哩,少拿一發(fā)哩”的語序時,與普通話是一致的,可以碼化為“狀中短語作狀語+謂語+語氣詞‘哩’,形容詞作狀語+動詞‘拿’+補語”,此句中“拿”是動詞,“一發(fā)仔/一發(fā)哩”是數(shù)量短語作補語。
(9)拿給我吃。
上西方言:拿得我吃。
壟西方言:拿得我吃。
普通話“拿給我吃”的語序可以碼化為“動詞+動詞‘給’+兼語+動詞”,動詞“拿”與動賓短語“給我”組成連動(連謂)結(jié)構(gòu),“我”既是“給”的賓語,又是“吃”的主語,屬于兼語,此句中“給”是動詞。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和壟西方言使用“拿得我吃”的語序時,與普通話是一致的,可以碼化為“動詞+動詞‘得’+兼語+動詞”,動詞“拿”與動賓短語“得我”組成連動(連謂)結(jié)構(gòu),“我”既是“得”的賓語,又是“吃”的主語,屬于兼語,此句中“得”是動詞。
(10)我給他吃糖。
上西方言:我把糖得渠吃/我把糖渠吃/我拿糖得渠吃。
壟西方言:我拿糖得渠吃。
普通話“我給他吃糖”這個句子可以分析為:“主語+動詞‘給’作謂語+兼語+謂語+賓語”,“他”是兼語。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使用“我把糖得渠吃”時,這個句子可以分析為:“主語+介賓短語作狀語+動詞‘得’作謂語+兼語+謂語”,“把糖”是介賓短語作狀語,“得”是動詞,“給”的意思,“渠”是兼語。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使用“我把糖渠吃”時,這個句子可以分析為:“主語+動詞‘把’作謂語+直接賓語‘糖’+兼語+謂語”,“把”是動詞,“糖”是直接賓語,“渠”作“把”的間接賓語,“渠”又作“吃”的主語,“渠”是兼語,“吃”作謂語。
當(dāng)蓮花上西方言和壟西方言使用“我拿糖得渠吃”時,這個句子可以分析為:“主語+動詞+賓語+動詞‘得’作謂語+兼語+謂語”,這是一個連動(連謂)兼兼語句,“拿糖”和“得渠”是連謂短語,“得”是動詞,“給”的意思,“渠”是兼語。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