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四部曲
在心理過程中,相比較認知過程和行為過程,情緒過程是最為穩(wěn)固及隱性的影響力量。如果情緒沒有處理好,就會一直的持續(xù)的對類似事件造成負性干擾。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積極的心態(tài)帶來積極的情緒,促發(fā)積極的行動!所以,積極的心態(tài)和情緒每個人畢生追求的一種狀態(tài)。
情緒是心態(tài)的核心,積極的心態(tài)有賴于積極的情緒。而情緒是我們中國教育里所缺失的。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補上這一課吧!
1覺察情緒
要管理情緒,首先要能覺察到情緒。譬如你上山打老虎,如果你不知道老虎是啥樣的,可能你打到只兔子還大聲嚷嚷著打著老虎了。所以,情緒管理第一步,就是要能覺察自己的情緒是什么,是憤怒?是焦慮?是憂傷?是委屈?是失落,等等。
2接納正常的情緒
健康情緒不是指時刻處于陽光狀態(tài)。而是,你所表現(xiàn)出的情緒應與你所遇到的事件呈現(xiàn)出一致性。如果你失戀了,你傷心是正常的;如果你遇到搶劫,你有恐懼是正常的;如果你的親人離世了,你有悲傷是正常的;如果你被誤會了,你的憤怒是正常的。
所以,當你的情緒體驗符合客觀事件時,第一時間暗示自己:我現(xiàn)在的情緒是正常的,這樣一暗示,情緒張力就會下降,內心自然恢復平靜。
很多時候人的痛苦并不是來源于情緒本身,而是來源于對情緒的抵觸。
3表達情緒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我時常在表達??!據(jù)我的經驗,中國人的表達情緒大部分時候都是在發(fā)泄,所以傷己傷人,妨礙溝通。比如在我的婚姻個案中,先生回家晚了,太太的表達一般都是:“這么晚才回來,你心里根本沒這個家”、“你真是太不像話了,要我說多少次你才你早點回來呢”,這樣的表達一般都趨向于批評、指責對,主語是“你”,這樣的表達會導致戰(zhàn)火升級,溝通無從談起,只會讓先生更越來越晚回家,甚至關系破裂。
健康的情緒表達,表達的是自己的情緒,主語是“我”。
比如上面的例子,我一般會幫助太太調整成這樣的表達方式:“你這么晚回來,我很擔心你”、“晚上我一個人會害怕,老公如果早點回來陪我會讓我感覺非常幸?!?,這樣的表達方式,加上溫柔的語氣,會讓先生感覺到太太對自己的牽掛及愛,自然會憐惜起太太來,進而調整自己的行為。其實,每個男人都是期待回家的。當然,那個家要讓他感覺是溫馨有吸引力的,而非是指責有壓力的。
如果你有時候實在控制不了,要發(fā)火,教你一個管用的小方法:倒數(shù)8秒。這個方法實踐證明非常有用。
4陶冶情緒
情緒管理能力需要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及鍛煉,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
1) 盡量保持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生活規(guī)律了,情緒自然也就會規(guī)律,穩(wěn)定了;
2) 培養(yǎng)至少2項興趣愛好;
3) 照顧或幫助他人;
4) 時常聽輕音樂或者大自然音樂。這些音樂一般在音樂軟件里都可以搜索到;
5) 和情緒穩(wěn)定的人交往;
6) 至少有2個可以談隱私的知心朋友,實在沒有,至少要有一個心理咨詢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