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余自入師門,先生不以余鄙陋而棄之,耳提面命。余雖不敏,然亦駑馬十駕,焚膏繼晷,以勤補拙,冀千慮或有一得也。二〇〇九年拙作《大文藝觀視閾下的劉熙載書論略說》獲全國第八屆書學討論會一等獎。二〇一二年博士論文《劉熙載書學研究》獲第八屆中國文聯(lián)文藝評論獎,次年,又獲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
致叢先生函
叢先生大人函丈:
頃收中書協(xié)電函,弟子忝列中書協(xié)教育委員會委員,特稟告先生。
余自入師門,先生不以余鄙陋而棄之,耳提面命。余雖不敏,然亦駑馬十駕,焚膏繼晷,以勤補拙,冀千慮或有一得也。
二〇〇九年拙作《大文藝觀視閾下的劉熙載書論略說》獲全國第八屆書學討論會一等獎。二〇一二年博士論文《劉熙載書學研究》獲第八屆中國文聯(lián)文藝評論獎,次年,又獲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
二〇一六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并被評為國家二級教授。
如果說弟子尚有些成績的話,那全歸功于先生。先生之恩不忘,先生之恩山高水長。
新春將至,謹向先先匯報學習和工作情況,問師母安。
受業(yè) 寶林頓首
十二月廿六日
作品尺寸:35x25cmx4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